曹卉
[摘 要] 随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国家更加注重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法与中职会计教学有效结合。根据案例教学法对会计教学的意义就如何在会计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改善教学模式能够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会计;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154-01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上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過程中应积极地实施案例教学法,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有关内容
中职教学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不能有效地理解教学中的有关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学中的有关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三)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还转变了传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两种模式:课堂讨论模式、会计实践操作模式。
(一)课堂讨论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的模式中,所谓课堂讨论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出一个案例,然后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这样的课堂讨论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中职会计教学中的有关理论知识产生直观的印象,进而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基础会计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提出一个案例:“同学们,假如你们是某公司的会计,你的上司拿出吃饭的200元发票让你报销,这时你应该怎么办,下面同学们围绕这个案例进行讨论。”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积极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上司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积极地制止他。”有的学生说:“我们在制止上司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和上司说我们会计在工作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会计法律的有关内容。”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让上司了解到会计法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进而打消上司伪造财务的想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教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回顾,加深了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有关案例进行讨论的方式使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上得到有效利用。
(二)会计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上的应用还体现在会计实践操作模式中,所谓会计实践操作模式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围绕案例的有关内容进行实践操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适应能力。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案例,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对案例中的内容进行模拟,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共分成三组并编号一组、二组和三组,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某个企业的主管会计,现在企业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有关财务经济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下面同学们根据案例中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有的学生在对教师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有的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存货成本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对企业的盈利和亏损进行有效统计,这样学生能够对其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案例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实践模拟的方式突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模式、会计实践操作的方式将案例教学法与中职会计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对会计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形成有效的知识构架,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德利.会计学基础教程[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4-08.
[2]黄杰.美国效绩审计的发展与思考[J].审计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