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湟
【摘 要】适时巧妙介入,适度隐性推动,促进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行为的有效介入,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效果。通过判断有效介入的需求,把握有效介入的时机,选择有效介入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行为的有效介入。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教师行为;有效介入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行为的有效介入能够适度隐性推动课堂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对小学生音乐知识的认识与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行为介入的有效性对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本文就判斷有效介入的需求,把握有效介入的时机,选择有效介入的方法的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教师行为介入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判断有效介入的需求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行为的介入应当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据,盲目的行为介入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结果,不利于课堂进程的推进。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在必要情况下以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为目的进行相应行为的介入。学生学习的需求较多,主要包括引导需求、疑问解答需求、表达、表现需求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四季童趣》课程的教学时,判断歌曲《四季童趣》的难易程度,教师在学生的引导需求上给予积极的行为介入[1]。《四季童趣》歌曲的旋律优美、意境美好,但是,歌曲中的第一句“童趣在春天”和第五句“童趣在夏天”两句的歌词相似而旋律差异大,学生容易在这一地方唱错。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为学生进行示范歌唱,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该歌曲的正确唱法。
二、把握有效介入的时机
(一)偏离课堂主题时介入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课堂教学围绕着课堂主题进行,学生偏离课堂主题,就可能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方向,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与课程的推进。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在学生偏离课堂主题时即刻介入行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樱花》课程的教学时,因该首歌曲描述的是日本樱花的美丽景象,因历史性问题的延伸,可能有学生会爆发对日本的愤恨与反感之情,对钓鱼岛等有关日本的问题进行意见的发表与情绪的发泄[2]。教师应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引导学生回归课堂主题的行为介入,表明《樱花》是优秀的文明结晶,与国家无关,值得积极学习。
(二)重、难点知识介入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点,教师应当进行相应的行为介入,强调重、难点问题,引导重、难点问题的突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内容,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教师行为的介入应当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猫虎歌》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歌曲最后一句“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进行重点强调。该句歌词的节奏较难,教师可以用手势来引导学生把握歌词的节奏,在“森林之王”“不服”这几个字用向上的手势提醒学生唱出升调,在“你服”这几个字用向下的手势提醒学生唱出降调。升调的手势分为“哆 瑞 咪 发 嗦 啦 唏”对应七个高度的向上手势,降调用的手势分为“哆 瑞 咪 发 嗦 啦 唏”对应七个高度的向下手势。通过这样肢体行为介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攻破音乐知识的调重、难点问题。
三、选择有效介入的方法
(一)鼓励式介入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歌唱对于小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要促使学生敢于开口去唱歌,教师应当学会用鼓励的行为介入引导学生掌握歌唱相关内容。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门为目标适对学生加强鼓动引导,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鼓励式介入可以贯穿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始终。鼓励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相关研究表明,鼓励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相较于批评而言,更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在积极表现给予大力的肯定与支持,用“非常不错、你很棒、继续努力,你可以的。”等鼓励性的话语促进学生,突破自我不断成长。
(二)技艺性介入
歌唱属于一种技艺,因此,歌唱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技艺性教学。因而,技艺式介入在歌唱教学中十分必要。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技艺性行为的介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唱知识。主要的技艺性介入行为包括教师的歌唱技巧示范、指导示范、练习示范等。
例如,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动作模仿、声音演展、实物提供、操作示范等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歌唱中的难点与重点部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不断提高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3-4]。技艺术性介入对教师专业歌唱技能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与技巧,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水平。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其具体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行为介入;在学生偏离课堂主题以及遇到重、难点问题等情况时进行必要的行为介入;选择鼓励式、技艺式等介入方式进行引导行为的介入。
参考文献:
[1]陆洁瑾.“点缀”与“累赘”的思考——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多声部教学有效介入的实践与研究简[J].赤子(上中旬),2017,1(01):271-272.
[2]徐淑彬.且舞且歌唱——以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对歌唱教学中音乐元素的理解与感受[J].艺术科技,2015,10(01):266-268.
[3]高萍蔚,徐玉莲.浅谈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简[J].戏剧之家,2017,1(05):248-250.
[4]张彦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