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

2017-08-12 03:12陈伟玲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会意识交流

陈伟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也逐渐进入了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之中。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正视在许多阅读课堂中,那脆弱虚假的自主,那热热闹闹的合作,那形式主义的探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滋生了学生散漫随意的学习坏习惯。其实,小学语文阅读课,不可能也不必要课课合作,堂堂探究,更重要的应该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会竞争合作的技巧,激发起自主探究的热情。

一、组织引导,培养探究阅读的自主意识

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出现了很多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状况,而自主学习理论的倡导,有效改善了上述情况,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设立学习目标,并针对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方式,这对于阅读学习来说具有很强的促进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意识,还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多教学启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年龄限制,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完全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主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提倡个性化阅读,点燃自主学习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出新的个性化标准,学生应该对此标准进行自主把握,教师是不能替代学生对此标准进行建立。在文章阅读中,学生对统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存在很大不同。而阅读的意义就是给予读者不同的个性体验,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阅读内容刚好是自己喜欢的一方面,学生会通过仔细阅读来增长见识,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个性,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实施民主阅读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通过用心读、用心感悟,了解作者创作的中心思想,最终让自身得到良好的文化启迪。

(二)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在成长过程中,总将自己比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果教师能够将阅读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合理提炼出来,并演化出一种教学全新的情境,会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主的在阅读过程中提炼相关文字信息,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加強指导,培养自主阅读探究的能力

自主探究是学生接受学习最好的表现方式,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正确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主探究阅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之后,教师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

(一)以疑启思,引导探究

俗话说的好:“学贵质疑,疑是学之端,思之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一般来说,人们在阅读中发现了让自己疑惑的问题,并通过资料查找和学习将问题解决,就意味着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步。与此同时,在阅读过时,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写下来,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比标记,通过研究将问题解决。

(二)适时点拨,促进探究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方式,可以提取出文章中大量的语言信息,并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交流当中,并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并对重点词汇进行分析。通过教师的组织,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氛围。但教师也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小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来说,当阅读中存在大量的难以理解的词汇时,教师不可让学生完全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避免学生降低学习兴趣。

三、精心组织,增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发言时,有些同学在认真倾听,而有些学生置若罔闻,有些学生不屑一顾,这时教师要耐心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用欣赏的心态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取长补短,学会思考。哪怕同学的回答,错误至极,我们也要等别的说完以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生起码表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欣赏别人也才会获得别人的欣赏”,这是我经常对学生们说的两句话。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才能学会专心倾听,他们的心中才会有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二)引导学生学会交流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切记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负面影响。在阅读中,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发言时间,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耐心,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过程,如果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应利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改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例如:”“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对于这个问题,谁还有不同意见?”,“某某同学,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予一些补充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可以帮助老师一下?”,李老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将发言权交给学生,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并主动与别人交流,准确表达自己在阅读中的深刻体会,为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可以让传统阅读模式和新型阅读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并结合文章特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最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自主探究人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中自主、合作、探究》青田小学教研网 城西小学 黄梅影

猜你喜欢
学会意识交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学会尊重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