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洪波
【摘 要】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体育教育;健康第一
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而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新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突显健康目标。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人报告中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人人才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真正变成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我国几十年来对学校教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话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将“健康第一”贯穿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下自由发挥、自由活动。
教师更是学生的管理者,甚至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师生互动,以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投入充分,而不是学生活动的主宰。在体育课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就可以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任务和要求,完成“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骨干的培养,放手让体育骨干参与课堂管理,行使教师的职责,完成体育教学活动。教师走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活动给子指导和帮助。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把体育课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的主人。课堂气氛活泼、轻松,确实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课堂中。
二、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多元化教学,落实教学新理念
实施“健康第一”就是要变传统灌输式学校体育教学为服务型健康教学,重视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养成體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其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潜能。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及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体育课程在学校诸多课程中,要成为在教学形式上最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上最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知识、技能的认知、形成规律;必须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的不同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体育课无论是“创设情境”、“创新体育”还“成功体育”模式,都是对新课改的一种注释、继承和对体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体育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竞技项目进行改造,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教师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体育课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得到发展。
三、适应时代要求,为学生健身营造良好的氛围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我国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这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政治思想合格,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学校培养的学生尤其要注重身心健康。树立起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健康第一思想,剔除与新世纪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育、内容和方法。据调查,目前,学生的营养正常率仅占59%,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学生达32.6 %,超重和肥胖学生达7.7%。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对于这些情况,要深刻认识它的严重性,如不加以改变,将不能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普及全民健身和卫生保健等科普知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大气候,让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学校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来总结经验与教训。学校培养的学生。品德与文化科学知识合格,但身体不合格,不能算达到了培养目的。目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的时间是绝对保证的,而体育、美育等则无法保证。这种情况如长期存在下去将全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和全面成长。无数的事实证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强化了体魄,增强了抵御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发展了智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文化知识,也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这一定义,不仅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体育教育既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又要强调树立新的体育观,未来的学校体育必须冲破单一的竞技体育和片面追求金牌的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领域,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综合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与教材,认真组织好大量学生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的实施,使体育的健身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吸引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锻炼中来,组织一些适合学校环境的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体育锻炼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学习先进国家重视学校体育卫生的成功经验。
四、教师的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关键
体育教育成功的关键与教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现代体育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按课本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单一模式,而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首先,掌握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体育专业扎实的基本功。能了解,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次,体育教师应对本专业知识技能有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去实践,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课堂上更多的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的进程。第三,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知识。过去只限于一般理论与教学,过于简单。现在应注重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与理论,一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育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四,体育教师要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技巧以及终身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体育教育是需要许多人合作,课任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以及在社区工作环境中人与人的精神沟通,情感交流,才能形成协同活动,产生协调效应。所以,能理解人,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21世纪的体育教学更重视教师对教学的监控能力,把它视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它包含教师按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评估学生知识,技能的能力等。体育教师应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参与体育科研,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间题,探索问题,不断在研究中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五、体育、卫生、美育有机结合是健康的有力保障
从事体育锻炼,要真正有实效地达到增强体质目的。除了要讲究科学锻炼方法外,还必须注重营养,讲究卫生习惯等因素,将身体锻炼与卫生保健结合起来,常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良好作风,陶冶性格的重要时期,关系到成人后的优良品德和文化修养水平。因此,中学生应对有关营养、卫生保健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要付诸实践,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营养指导,在利用健康教育课时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的同時,要充分与家长配合,对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发挥家长在改善学生营养方面的特殊作用,学校的食堂,应注重膳食的搭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保证住校生的营养供应。目前,学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已有良好的开端,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还要进一步完善。及时了解学生体质与健康数据,对应采取改善措施。紧密结合学生生长发育与生活实际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会自我保护,预防疾病发生。把学生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好。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未来学校的体育与卫生保健更加密不可分,而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应视为体育与卫生保健有机结合的最佳结晶。学生学习期间,兴趣广泛,喜爱各种活动,学校应通过宣传引导,激励学生“人人参与锻炼,人人享有健康”,只要把体育项目与体育领域拓宽,有益于健身,有益于娱乐,学生会乐于参与。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无疑会带动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育生活更加充满生机。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可使体育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提高学院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运动质量。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把舞蹈、音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然而欢快的跳起舞来。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陶冶了情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它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为完成终身教育打基础,这就是新世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总之,更新教育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张应华.浅谈在中学体育教学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J].体卫艺教研.2006,(22)
[3]翟元, 杜长亮, 崔建等.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J].健康教育.2006
[4]毛振明. 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 6)
[5]吴志超,曲宗湖. 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