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和方法

2017-08-12 07:52杨卫平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任弼时思想

杨卫平

【摘 要】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的政治家、革命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抗战时期,任弼时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对党群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在实践中良好的运用,使党的群众思想路线得以丰富与完善,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并积累相关经验,更好的指导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本文就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和方法进行论述与探讨。

【关键词】任弼时;群众工作;思想;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可以说是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重要路线,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任弼时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秘书长,十分注重群众工作,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与方法,注重群众利益的维护,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积极与群众学习,明确群众工作的艺术方法,更好的为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一、发挥人民群众力量,积极向群众学习

群众工作是党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党建设的根本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就要强化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吸引力等,充分发挥积极因素,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党的事业中,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进步。对于抗战时期而言,党的群众工作效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与能力,并且关系到党能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最终获取胜利。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民实践活动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都十分注重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毅力与精神。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毛泽东曾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这都表明要实现抗战的胜利,就应该相信、信任群众,形成坚实的群众基础,最终获得伟大的人民胜利。任弼时也注重抗战期间人民的力量,认为抗战是革命的、自卫的战争,需要将全民族的力量都动员起来,最终获得胜利。任弼时还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向群众学习,向事件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对群众的行为活动进行指导。

二、密切群众联系,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任弼时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源自于群众,受到群众的拥护,党如果脱离群众,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基础和力量[2]。因此要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是中国共产党员必须要具备的,并且依据革命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联系群众的方法。

在白色恐怖下,积极与群众联系是极为重要的,大革命失败后,任弼时提出革命形势已经与国共合作时期是不同的,党的群众工作方法也需要适当的变化,同时任弼时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明确在国民党压迫时期,群众工作急需复兴,中国共产党要利用一切机会与群众积极联系,保证共产党的主张能够深入人心。在城市工作中,要注重那些比较小但是能够争取群众的斗争,将群众暴动意识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工作。对于没有割据的农村,也需要经常组织农村群众工作,进一步扩大群众组织,获得群众的信仰。任弼时认为在白区工作,不仅要发展革命力量,还要保护革命力量。1929年,任弼时在《争取公开机会的意义与教训》中指出,“秘密的党必须善于运用公开或半公开机会,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号召群众起来行动,只有使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够强固党在群众中的作用。”[3]同时成立了上海工会联合会以及群众组织“上海各界反帝大同盟”,群众组织与党组织密切联系,为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持。在实际情况下,结合当地实际,与群众建立联系,将秘密与公开工作相结合,积极与群众联系,并加强党对群众的领导。

对于和平时期,也需要积极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获得群众的支持。健全支部组织工作,这是党的基本组织,也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中介,如果党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容易与群众脱离,把党部工作的开展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理念,能够站到群众中间,积极与群众融成一片。任弼时可以说是联系群众的典范,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任弼时出席兴国县团代会,当时的县委书记周爱民在陪同任弼时调研工作时,“任弼时同志最大的长处就是没有官架子,与群众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亲密无间。”[4]贺龙也回忆与任弼时一同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时,之所以根据地能够积极向前发展,政治、军事、思想等更加健全,群众运动积极开展,与任弼时的领导以及艰苦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三、依据当地群众需要发展,独立创造事业改进作风

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能够顺利实现需要有正确的领导和工作作风作保障,任弼时在党的建设中担任重要的任务,并且积极对党以及政府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变坏的工作作风,强化党的领导,

对于陕甘宁边区,任弼时依据环境以及工作任务的变化,倡导要转变领导以及工作方法,认为任务发生变化,相应的工作方法也需要转变,转变领导方法需要有新的工作作风,积极创造,发挥党员干部的创造意识,要依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独立的创造事业,也就是要将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形成新的作风以及方法。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意见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任弼时在革命实践中强调共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到群众中开创革命事业。但是大革命失败,任弼时认识到革命暴动需要群众,但是不能主观的、一意孤行的发动群众,需要结合当时、当地以及群众需要进行,让群众形成好的暴动意识,反对代替群众的包办主义[5]。任弼时指出要了解马列主义思想,真正与人民群众联系,结合群众的需要以及觉悟提出政策主张,并通过群众保证政策主张的顺利实现,积极宣传,让群众认识到政策方针对于他们是有利的,接受党的主张政策,并且能够积极斗争。

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党领导机关以及人民群众负责,任弼时将这一宗旨深入到实践中,并且形成了“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群众的损失就是我们的损失”的理念,到群众中了解实际问题并有效处理,使群众需要得以满足。抗战时期,任弼时认为,要想群众爱戴軍队,使军队成为组织领导群众的重要力量,就要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危害群众的利益。在艰苦的环境中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人民的负担减轻。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精兵简政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任弼时对吃、穿、用等进行调查,并进行计算,在保证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积极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

四、明确领导艺术,带领群众发展革命事业

任弼时认为对群众领导其实是一种艺术,需要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依据经验技术科学的对党的方针路线进行贯彻,更好的促进革命事业的进步。

革命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好群众工作,实现党的政权领导也需要有群众作为保障,要对群众领导就还必须要懂群众,关注群众的生活、心理等,依据群众的习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明确当前的形势,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积极组织群众革命运动。

群众工作开展时也要明确主要矛盾,任弼时指出要依据形式以及任务变化,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确定发展的方向。抗战时期要积极强化根据地的建设,使用合适的方法,党员干部要细致认真的工作、生产,为抗战提供充足的供给,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发展[6]。

任弼时认为要使党的群众路线得以落实,加强党与群众间的联系,就需要转变领导以及工作作风,打破教条以及公式主义的限制,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任弼时认为解决官僚主义的方法就是要调查研究,依据客观实际运用理论,同时加强党内自我批评,转变工作作风,纠正错误,从而获得更多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五、结束语

实践表明,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积极的与群众联系,从而使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密切党群关系。任弼时在群众工作中形成的思想路线与方法对于如今党群干部关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黎锋.延安时期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和方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04:12-14.

[2]王黎锋.略論延安时期任弼时开展群众工作的思想和方法[J].福建党史月刊,2014,08:13-15.

[3]王晓荣,丁晓宇.任弼时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05:66-70.

[4]唐军.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述评[J].新西部(理论版),2016,11:96-97.

[5]曹春荣.任弼时的青年团工作群众化思想[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08:7-9.

[6]由新华.浅述抗战时期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J].党史文苑,2015,06:23-24.

[7]王耀强.青年工作应青年化群众化——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评析及其现实启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1:13-14.

[8]李军.任弼时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实践[J].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2004,04:28-29.

[9]崔清新,胡锦武.密切联系群众:任弼时与《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J].人民日报,2016,06:18-19.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任弼时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思想与“剑”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