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文 白衣少年依旧

2017-08-12 21:50张蔓莉
商界·时尚 2017年7期
关键词:朱亚文姜文男神

张蔓莉

他来自柔情的南方,却独具北方的粗犷。两种看似对立的性格却在朱亚文的身上相辅相成,荧幕上他是铁血硬汉,生活中他是温情人父。被奉为完美男神,却从不以此标榜。他是有态度不妥协的朱亚文,撕掉“荷尔蒙”的标签,他愿意活得生动,活得洒脱。

5月28日,距离酒店不远处的万象城已是万人空巷,万千影迷眼中“行走的荷尔蒙”朱亚文即将出现在这里为他代言的ECCO品牌站台。而活动开始一个小时前,朱亚文在酒店接受了媒体的专访。空间有限的酒店客房搭起了一个采访专用背景板,房间被大量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站满。房间内异常安静,但大家都非常期待男神朱亚文的出现。稍作准备以后,朱亚文从客厅后的房间中快步走出,大长腿的优势尽显,两三步便站到了采访背景板前,一米八的身形挺拔帅气,富有棱角的脸颊比电视画面中更有型男质感。他身着黑白相间的衬衫配以灰色的西装休闲裤和ECCO杰里米系列男鞋,清爽干净,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他所代言的品牌ECCO来自北欧丹麦,那个将简约却又不失设计感的调性发挥到极致的国度。面前的朱亚文不霸道不嚣张,不忠犬不总裁,不北京醋王,也不走变态帅的撩妹路线。他像极了从安徒生童话中走来的王子,褪下华服,演绎出来自古老丹麦的温雅精致。

从不标榜自己是男神

作为世界气候大会的举办地,丹麦一直倡导绿色出行,首都哥本哈根更有“自行车之城”的称号。活动当天,当朱亚文骑着自行车以独具北欧特色的方式出现在ECCO倾情打造的“丹麦适空间”时引得现场尖叫连连。

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2002年那部让朱亚文正式出道的电视剧《阳光雨季》,他在剧中饰演宏远高中某班班长岳超飞。1984年出生的朱亚文彼时正值18岁青春年华,考上北电又迎来人生中第一个角色,在很多刚刚踏入演艺圈的人看来是幸运至极,虽还没褪去婴儿肥尚无如今这般明显的轮廓,但高挑的个头儿已足以让他在一众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虽说那个时候更多是本色出演,但依旧是出场便自带男主光环,加上品学兼优好班长的人设,那个时候的朱亚文是不输于后来《流星花园》中道明寺的存在。

在《阳光雨季》的剧情里,朱亚文饰演的岳超飞在最后怀揣梦想,身背行囊,踏上了北去的列车。而朱亚文后来从求学到成名的经历就像是电视剧戏外的延续,这个来自南方“鱼米之乡”的大男生北上求学,本想报考音乐专业却“阴差阳错”读了表演,因成功诠释了一系列北方硬汉而成名,在不断的学习与打磨中,日趋成熟的演技在他身上终究是跨越了地域的属性,摘去了形象的标签。

他不再只是能用本色诠释阳光的男孩,也不仗着优质的身形在完美男神与霸道总裁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上一秒他还是高粱地里抢亲与九儿野合无视封建传统,唤醒人性与血性的糙汉余占鳌,下一秒他已是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奋斗在北上广的风趣幽默的IT男赵小亮。

走红以后的朱亚文也是各类时尚杂志与时尚大片的常客,不管是演绎硬汉风还是雅皮风,对于身高一米八拥有模特身材的朱亚文来说都是手到擒来的。但对于如今娱乐圈“泛男神”的现象,朱亚文告诉我们他从来不标榜自己是男神,那是个过于遥远高大的称号。在大家看来是男神标配的大长腿,在他的微博里却成了用来与粉丝互动的段子,如此接地气不高冷,反其道而行之的“男神”,更是撩倒了评论底下的一众妹子。

此刻被粉丝环绕,骑在自行车上的朱亚文,干干净净,宛如昨日白衣少年似是与昔日篮球场上风采动人的岳超飞引得女同学为之倾倒的场景相重叠。依旧是温暖袭人的微笑,却是少了份青涩张狂多了份成熟稳重。

我不惧比较

很多观众成为朱亚文的死忠迷妹始于2013年那部在全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红高粱》。

2012年《红高粱》小说的作者莫言成为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获奖者,国内立刻掀起一股“莫言热”,《红高粱》翻拍电视剧自是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朱亚文在里面饰演余占鳌,绝对的男一号,而在1987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版中这个角色的饰演者是姜文。电视剧的翻拍向来都会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更不用说电影版的《红高粱》有着取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这样傲人的战绩,在朱亚文之前姜文几乎就是“余占鳌”的代名词,似乎没有姜文就没有余占鳌这个角色的存在。

曾经有记者采访朱亚文的时候问他在演戏时是否会受到姜文的影响,一般的演员面对这样的问题多会回答说参考过前辈的表演甚至有些许借鉴。但朱亚文的回答却很出乎他人的意料,他感谢姜文,不是感谢姜文对这个人物的诠释对他产生了影响而是感谢前辈们为这部片子打下坚实基础,让他没有诠释的压力。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清楚地知道电影与电视是两种不同的作品载体,如果说在电影油画风格一般的画面中姜文所呈现的余占鳌是演出了一个高粱地男人血性的魂,是意识流的,那么朱亚文就是在电视剧那一波三折的剧情中在为观众重塑余占鳌的骨血与肉,两者的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余占鰲。在他看来,电视剧在剧情上更加饱满,而他的诠释是对这个人物的延续。

对角色,要有匠人的初心

《红高粱》的走红让朱亚文就此在观众心中奠定了“硬汉”、“热血”的形象地位,而在此之前他另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角色是2008年《闯关东》里的朱传武。

有网友曾经将“朱传武”和“余占鳌”这两个角色进行对比:“朱传武和余占鳌骨子里有七分像,豪气,野性,不同的是,占鳌总有三分匪,传武多出来的却是英气和秀气。这差异,也就在这眼神中。”

一起合作了《闯关东》的萨日娜老师曾评价朱亚文:“朱亚文是一个既勤奋又有灵性的演员,当初拍摄《闯关东》的时候,朱亚文已经是剧组里有名的‘戏痴,他十分注重对角色内心的深入挖掘。”这些评价都在他5年后诠释余占鳌这个角色时得到了证实。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他不仅牺牲蜜月将自己练壮晒黑,更是每天到片场以后就进入半狂躁状态,因为他深知对于余占鳌这个人物来说狂放和野性几乎就是本能。

他说:“不让自己的思绪、状态有懈怠和自怜,基本上是一个自我摧残式的创作过程”,以至于在电视剧杀青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能走出这个角色。

正如采访时朱亚文回答他为什么会接受ECCO的邀请一样,他对匠人有着天生的敬畏。在他看来匠人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在严肃中带着传承,这样的敬畏促使他自己在表演领域时刻以一个匠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探索人物内心的演技为凿,一点点为一个冷冰冰的角色雕塑注入新鲜的血液与生命的活力。

匠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求技艺、研究技艺、打磨技艺中循环反复,好的演员亦是如此。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不同的人生,于是我们看到了倔强的传武,痞贱的春明,帅气的志航,匪气的占鳌,甚至是《我是证人》中的变态杀手唐铮。

这部翻拍自韩国电影的作品引来无数争议,然而在一片争议声中唯独对朱亚文的演技是一边倒的好评,媒体将他在这部戏里贡献的演技评为这部电影恐怖氛围的“基石”,勇于打破自己经营已久的正面形象是一种勇气。一直认为对于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所谓形象上的转变,因为能游走于不同的角色之间于演员来说不仅是一项技能更应是一种本能,不尝尽人生百味何以演绎百味人生?观众也不接受永远的英雄。在7月即将上映的《建军大业》中朱亚文将二度诠释周总理,这一次他带来的周总理会与之前《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意气风发,谈吐优雅的“伍豪”有何不同?匠人朱亚文值得我们期待。

我喜欢鲜活的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友判断一个明星有多红的标准是取决于其表情包数量,如果还没有人为你专门制作表情包,那么抱歉,你一定是还不够“红”。采访当天问及朱亚文是否会用自己的表情包时他的回答打破了在场人心中那个预设的答案。他说:“我从来不用自己的表情包,我更喜欢鲜活状态的自己。”这样的答案出乎意料却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恰恰反映出了他的“鲜活”。

翻看朱亚文的微博多是围绕着老婆孩子或者一日心情,在如今这个“泛娱乐”的大背景下很多网友开始怀念微博上还没有流量小生和标签达人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明星似乎更加真实可爱,敢说敢言。在还不盛行用经纪团队打理微博的时候,微博是粉丝真正能够“近距离”接触心中偶像的那一方净土,而如今更多的明星账号被用来卖人设,卖广告,卖机场尬拍,热评一栏永远是自己的粉丝团,一张普通生活照要千呼万唤始出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所以幽默不仅仅是停留于用表情包博大众哈哈一笑,粉丝经济的年代宣传自是无可厚非,粉丝们也乐于见到自己的偶像被贴上正能量类的标签,只是带着温度的幽默,让粉丝实实在在能在言语中感知到偶像的存在,在严肃与正经间收放自如的幽默,在朱亚文看来依旧是要靠着用心分享鲜活的自己才能获得的。

是女儿奴,也是老婆迷弟

而让这样一个“鲜活”的朱亚文能呈现在粉丝面前大概离不开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他的妻子和女儿。这两个女人对他的爱,让再是铁打的硬汉也化作了绕指柔。纵然是打着“热血青年”的标签,但在朱亚文的眼里,不管是演艺事业还是家庭生活都不是三分钟热情的热血,那种热血应该是满怀热情去细水长流地经营。

与一些明星在活动中鲜少聊到自己的家人不同,朱亚文向来在媒体面前都毫不吝啬地展现对妻子的爱,活动和采访中都不止一次开玩笑说想把当天展示的衣服鞋子带回家给妻子做礼物,言语间是满满的宠溺与爱意。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微博中更是展露无遗,不管是妻子的生日还是简单的520,只要是与妻子有关的日子他统统都要来一次花式表白:表白妻子是他的主心骨;表白她做母亲的辛苦;表白她“一般好看”的模样却配着美美的照片。自诩内心深处依旧是文艺青年的他,偶尔也会玩玩儿文字游戏发一条微博说:“泠比冷多一点…湿暖… ???”,配图是简单的黑白,模糊的光影中他和妻子相拥于寒风中凌乱,这样一张散着寒气的照片却被网友暖心地评为:“这大概就是嫁给了爱情吧。”

对于女儿,朱亚文这个上辈子的“情人”到了这辈子依旧是尽心守护。女儿有一日长大成人要将她交于另一个陌生人是很多父亲自女儿出生起就在困扰和拒绝面对的问题,作为妥妥的“女儿奴”朱亚文早早地就表达了自己的擔忧:“晚上回家,妮子说哈哈今天扶着床边站起来了。我不高兴!总觉得她离嫁人不远了……”让人啼笑皆非的言语间可微微察觉出对于女儿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格外珍惜。

常年拍戏在外为了多陪伴女儿他可以每次转场都“重建家园”。现场采访中他曾说:“我认为父亲更重要的是陪伴,在生活当中给她留下有力量、有保护的这种感觉。”大概也正因如此他才给女儿取名“哈哈”,他愿自己的陪伴能带给她快乐,而她却是朱亚文心中“解忧去乏的药”,这样的依赖让他也总是不由感叹:“希望你将来不管去到多远,也要漂洋过海来看我们!”

生活中的朱亚文温暖,体贴,家庭是他心尖上的柔软,他说“太能扛事儿也不好”,但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演员,他扛得起演技,也扛得起家庭。

猜你喜欢
朱亚文姜文男神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教授朱亚文,用钢笔画为爱情增温
朱亚文:“在每个角色面前,我其实都很无能为力。”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下一站男神
朱亚文:好婚姻让人成长
男神爸爸,都在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