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

2017-08-12 18:32
月读 2017年8期
关键词:蜀汉荆州孙权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其主要事迹记载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早年避世,躬耕于南阳,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作“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又辅佐后主刘禅,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五丈原镇)。诸葛亮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反映他一生智慧和才能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为人们传颂不绝。然而,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多是从《三国演义》和戏曲中获知的,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描绘成一位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的“神”。他可以“借东风”击退曹军,可以上演“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于是鲁迅先生就有《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之叹。可见,文学艺术作品已将历史上的诸葛亮浪漫化和神化了。要想真正了解诸葛亮这个人,我们还需要从信史的记载中去梳理。

躬耕南阳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生于一个门第不高的官僚地主家庭。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负责监督纠察京师百官及附近地方的官员),为官清正,执法严明,这对诸葛亮家族的家风是有一定影响的。诸葛亮的父亲叫诸葛珪,当过泰山郡郡丞,就是协助太守掌管郡内行政、司法的官员。

诸葛亮出生的年代,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天下大乱”。当时,以汉灵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千方百计地搜刮百姓的钱财,甚至公开标出价格,卖官鬻爵。那些花钱得到官位的人,事后必然想变本加厉地捞回买官的钱,最终遭难的当然还是百姓,加之水灾旱灾接二连三地发生,终于,公元184年,也就是诸葛亮出生的第四年,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军农民起义。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继位,宦官、外戚两大集团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发展成火并,弄得两败俱伤,然而这却给董卓一个攫取东汉政治权力的机会。董卓进京,废少帝,立汉献帝刘协为帝,自己掌控着政局。董卓是一个残暴的人,他在京城洛阳纵容兵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后还挟持献帝到了长安。各地州郡长官见此,纷纷以讨董卓为名,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形成一股股割据势力,开始了无休止的军阀混战。此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在乱世中成长起来的诸葛亮,深深感受到军阀割据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就连贵为天子的皇帝居然也会被挟持,这些对他日后思考和分析天下大势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

除了生活在乱世外,诸葛亮的童年也是不幸的。在他幼小的时候,生母章氏就病故了;大约八岁时,他的父亲也去世了。从此,他的生活便由叔父诸葛玄来照料。

诸葛玄叔父先带着诸葛亮投奔了占据淮南的袁术。袁术死后,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亮到荆州投奔刘表。襄阳是荆州的首府,在这里诸葛亮认识了许多名士,像庞德公及其侄子庞统,还有司马徽等等。这让青年诸葛亮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加深了对天下形势的理解。

然而,不久,诸葛玄也病逝了。17岁的诸葛亮面临着人生的抉择。他不愿意在刘表那里做官,因为他认为刘表是个徒有虚名、庸庸碌碌的人。他也不愿意到別的地方,因为天下都在混战。最终,他选择了隐居,搬到了襄阳城西边二十里、地属当时南阳郡邓县管辖的隆中,在这儿盖起了几间草屋,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

隐居中的诸葛亮,不仅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还时常与当时的名士交往,议论形势。其实,此时的诸葛亮是一个胸怀大志、关心时政的人,他的志向并非地方的刺史、太守,而是像管仲、乐毅那样,做出更大事业。庞德公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卧龙”。正像龙不可能永远潜伏一样,一旦时机到来,他就要腾飞。

对策隆中

让诸葛亮这一“卧龙”腾飞的人,就是刘备。在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时候,刘备正依附于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上宾礼”对待刘备,让其屯兵新野,但刘备还是不甘于寄人篱下,他急切盼望壮大实力,以求实现逐鹿中原的大志。为此,他求贤若渴,尤其需要一位辅佐之才。

有一次,司马徽在与刘备会面时表示:“能了解当今局势的人才是俊杰,就目前来看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二人配得上这一称呼。”后来,徐庶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华已经有所耳闻,加之他对徐庶很信任,于是赶紧让徐庶招诸葛亮前来。但徐庶却建议道:“诸葛亮这个人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您还是应该屈尊亲自去请才是。”说“屈尊”,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代,也算是汉皇室的后裔;二是此时刘备已47岁,诸葛亮才27岁,两人整整差了20岁。然而,求贤若渴的刘备完全顾不得这些,他听从了徐庶的建议,亲自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三顾茅庐。

刘备第三次拜访,终于见到诸葛亮之后,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刘备说自己用尽心力,追求的就是消灭割据势力,兴复汉室。但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可我并不气馁,今天特地来请教先生您,请您指明我该如何去做。诸葛亮认真听了刘备的话,深深被他的谦虚、坦诚和志向所打动。于是,诸葛亮根据平时掌握的材料,对当时的形势,从政治、经济、地理、人事各方面,向刘备进行了分析,并向刘备提出了如何壮大自己的力量,以便完成统一的具体方案。诸葛亮的这番宏论,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

现代学者将《隆中对》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点:一是“跨有荆、益”,夺取刘表、刘璋割据称雄的地盘,建立强大的根据地;二是利用四川“天府之土”的优越自然条件,积极发展生产,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总揽英雄”,“内修政理”,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三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妥善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解除与劲敌争锋之时的后顾之忧;四是“结好孙权”,孤立曹操,利用二对一的优势,先造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待时机成熟,再兵分两路北伐曹操,取宛、洛(今河南南阳、洛阳),入秦川(今陕西、甘肃渭水流域),得胜之后,再挥师统一天下。

从后来的历史演进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他为刘备制定的安邦治国的策略,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这体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分析、判断能力。

听了诸葛亮的这番宏论,刘备大喜过望,力邀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其实,诸葛亮早已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蒙将军不弃,我将为您奔走效劳。”就这样,27岁的诸葛亮跟随刘备离开隆中,开始了自己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表演。

助刘备开创基业

离开隆中后,诸葛亮和刘备屯驻在樊城(今湖北襄阳)。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随后便大举南下,直袭荆州。走到半路时,占据荆州的刘表就病死了,其次子刘琮继位,因被曹操大军的声势吓破了胆,不战而降。刘备得知这一消息,为避曹军的锋芒,一退再退而到了樊口(今湖北鄂城)。此时,刘备是孤军自守,处境十分危急。此刻,诸葛亮挺身而出,建议刘备马上实行《隆中对》中“联孙抗曹”的战略,并主动承担出使江东、说服孙权的任务。

此时的孙权正驻兵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军队号称十万,实际上不满三万,处境也不乐观。曹操大军一路南下,直接威胁到了孙权的根据地。面对曹操这个强大的对手,孙权集团内部就抵抗还是投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张昭为首的一批儒生,认为曹操兵强马壮,势不可当,因此主张投降;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江山险固,应该抵抗曹军。孙权当然不甘心就此投降,但如何抵抗强大的曹军,他也很犯难,一时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来到了柴桑。面对犹豫不定的孙权,诸葛亮说道:“您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好好考虑一下。如果能以江东兵力对抗曹操,不如趁早与他断绝往来,争取时间定下战守之策;如果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够,那就只有投戈卸甲,前去投降。可现在您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徘徊不定,这局势是瞬息万变,如果不能果断作出抉择,那就要大祸临头了。”诸葛亮这番话的目的就是让孙权认识到,东吴的实力确实不如曹操,如果孤军抵抗,也有被曹操击败的危险,摆在孙权面前的只有联合刘备一起抗曹这条路。

听了诸葛亮的陈述,孙权激动地说:“我不能让整个江东的土地和十万人马,受别人控制。我抗曹的决心已下。况且现在,除了刘备,也没有人再能和曹操抗衡了。”说完这话,孙权又提出一个疑虑,就是刘备刚刚在长坂战败,他还有实力对抗曹操吗?对此,诸葛亮分析了几方的形势,特别是曹军的弱点,他说:曹操是从北方远道而来,长途奔袭,已经很疲劳了,加之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战,而荆州的军队虽然跟随曹操,但不是真心愿意为他出力,等等。最后,诸葛亮总结道:“如果将军您能派几员猛将,率领几万精兵,和刘备同心协力,就必然能打败曹操。曹操失败后,必然会退回北方。成败的关键时机,就在今天了。”诸葛亮的这番话,使人心悦诚服。于是孙权决定派周瑜、鲁肃领兵与诸葛亮一起抗击曹军。孙刘联盟的建立,是诸葛亮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

不久,号称兵力八十万的曹操大军进到乌林(今湖北嘉鱼,在长江北岸),孙刘联军总共不到五万人驻扎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在长江南岸)。接下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利用“诈降”、火攻的方式,打败曹军,取得了这场决定历史进程的战役的胜利。

赤壁之戰后,战败的曹操退回了北方,孙权则巩固了他在江东地区的统治,刘备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此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此后,诸葛亮一方面帮助刘备巩固荆州的根据地,一方面积极准备进取益州。这也是《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预定方针。当时,占据益州的刘璋笼络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很不得人心。最终,在公元214年,刘璋出城投降,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公元219年,刘备又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这样刘备的实力更加壮大了。

受托辅政

蜀汉政权建立前后,蜀汉和东吴围绕荆州问题发生了冲突。诸葛亮在隆中时就指出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守住荆州,才能进取益州,才能兵分两路北伐以实现统一大业。可就在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关羽这个人骄傲轻敌、盲目自大,甚至连吴主孙权都不放在眼里。公元219年,关羽置东吴于不顾,倾荆州的兵力攻打曹操。孙权乘机发兵攻打荆州,关羽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最终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被吴国军队所杀。这件事,为后世留下了两个俗语:“败走麦城”和“大意失荆州”。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在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下,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关羽被杀,荆州失守,是刘备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讨伐孙权,一是为关羽报仇,一是要重新夺回荆州。对于这件事,诸葛亮的态度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此时诸葛亮的心理也是矛盾的,他既不想破坏孙刘联盟,也不愿意就此丢掉荆州。而刘备,则是下定决心要东征。但最终的结果是,公元222年,刘备的蜀汉军在夷陵之战中败于陆逊指挥的吴军,刘备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自关羽被杀、失掉荆州,如今又兵败夷陵,刘备遭受了很大打击,加之战阵劳累,就得了病。第二年,刘备病情恶化,他召诸葛亮前来托付后事,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若是我的儿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才,你就代替他做皇帝吧。”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答道:“我怎敢不竭心尽力,效忠贞之节,就是死也报答不了陛下对我的知遇之恩。”不久,刘备病死,其子刘禅继皇帝位(即后主),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辅佐新皇帝治理国家,成为蜀汉朝政实际的主持者。

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鉴于当时蜀汉的实际,诸葛亮首先采取了修内政、举贤才、安民生的措施。

修内政的关键就是加强法治,赏罚必信。为此,他亲自主持制定了蜀汉的法典《汉科》,并公布于众。对于那些胡作非为的豪强世族和高级官员,诸葛亮也不手软,做到了赏罚公正。正如当时一位叫张裔的官员所说:“诸葛丞相处事公正严明,赏罚不分亲疏远近。无功者不能得赏,权贵者不能免罚。这是人人奋勉的主要原因。”

在选人用人方面,诸葛亮反对东汉末年时以门第和资历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更反对“富贵者称贤”,他认为能够通达时势又有工作能力的人才是人才,这无疑是一个进步而又符合实际的思想。另外,他还秉持“有能而任官”“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原则,最终招纳了不少贤才为蜀汉政权服务。

为了安民生,诸葛亮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鼓励农耕,发展农业生产。他命令官府不得妨碍农时,更不能对农民横征暴敛。二是在汉中地区大行屯田,并派督农官加强管理。三是对都江堰等水利设施常年进行保护和维修,以提高灌溉能力。四是鼓励百姓养蚕织锦,并将蜀锦销往吴、魏等国,以增加财政收入。五是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煮盐、冶铁等手工业部门实行官营。

这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性,增强了蜀汉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来的平定南中叛乱、北伐中原创造了条件。

南中是益州十二郡中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牂牁郡(治今贵州黄平)、越嶲郡(治今四川西昌)四郡的总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更是蜀汉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治理不当,当地的豪强贵族总想割据自立。公元223年,益州豪强雍闿趁刘备病死,蜀汉力量削弱之机,联合永昌豪强孟获叛乱,并波及整个南中地区。南中叛乱直接威胁着蜀汉的安危,更影响着诸葛亮北伐的计划。于是,在采取修内政、举贤才、安民生的举措,增强蜀汉实力之后,公元225年,诸葛亮果断率军南征,平定叛乱。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应该说,南征是打击割据势力,维护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正义之战,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这也是诸葛亮能成功平定叛乱的主要原因。南中平定后,诸葛亮采用了“和睦安抚”的方针,动员当地百姓务农桑,并根据当地情况选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官吏。平定南中,为北伐中原解决了后顾之忧。至此,诸葛亮眼前的头等大事就是组织力量北伐曹魏了。

北伐曹魏,就是要实现《隆中对》的最后一个目标——统一全国。出师之前,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诉说自己欲完成刘备未竟之业,谋求统一的决心,这封奏疏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其中体现着诸葛亮作为辅政之臣公忠体国、励精图治的品格。

从公元228年起,诸葛亮率军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军伐魏,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伐魏。由于长期的鞍马劳顿、繁重的军政事务,导致54岁的诸葛亮积劳成疾,最终病死在军中,地点在蜀军屯住的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岐山)。后主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故又有“诸葛武侯”之称。

鞠躬盡瘁,名垂后世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完全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他一生经历了54个春秋,以27岁为节点,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是他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后半生则是他以自己的忠勤和操守、才能和智慧辅佐君主建立和成就事业的阶段。虽然诸葛亮没有实现统一全国的最终愿望,但他一生的作为和精神,为后世之人所敬仰和尊崇。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是我们认识诸葛亮的最基本的资料,陈寿认为诸葛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同时,他还认为诸葛亮是一位军事家,只是将略不及政理。“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这一评价还是较为公允的。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他的政治才能,这一点可以从他北伐的行动上看出来。此外,按当时的客观情况而言,鼎足而立的魏、(蜀)汉、吴三国,实力大体均衡,互相牵制,蜀汉统一的时机并未成熟,因此诸葛亮的北伐不一定是明智之举,这也证明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

到了唐代,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调子升高。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多次向臣下称道诸葛亮治国的忠勤,称他为“贤相”,赞他为政“至公”。唐中期的宰相裴度也说:“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与此相应,唐代诗人歌颂诸葛亮也形成一个高潮,像杜甫在《咏怀古迹》诗中就赞叹说:“诸葛大名垂宇宙。”

宋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诸葛亮的形象开始“神”化,描绘的一些故事也偏离了历史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谦虚谨慎、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忧国忧民的精神,深深扎根在了人们的心中,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忠臣和智者的代表。

还需指出的是,诸葛亮不仅能治国,他对家教问题也很重视。《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为的是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等做人的道理,既是诸葛亮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文中的名句,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蜀汉荆州孙权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任用拆台的人
七擒孟获
任用拆台的人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筋骨强 腰身壮
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