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科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道路是人们的出行的基础,故其质量必须得到全面的提高与保证。要想保证道路的高质量建设,在试验检测环节必须严格把控,进而提高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的准确度。本文将从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的原则出发,深入分析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道路原材料 道路路基 检测方法
1、检测对于道路工程的重要性
当前道路桥梁技术不断更新快速发展,道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改进,才能够满足当前道路工程的实际需求。道路检测工作一方面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控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另外还能够保证道路建设施工的科学性。当前道路工程的检测方法较多,且不同方式方法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数据结果才能够最真实可靠的溯源出道路原材料及路基的真实情况,从而提升道路质量。
2、道路原材料检测方法
2.1 取样部分
路桥施工中原材料种类众多,可以按照多性质将其大致分为三类:水硬性原料、颗粒状物料、沥青类物料。在进行道路原材料选取的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进行水泥取样时,采用随机取样方式,抽取若干袋,并从中抽取定量水泥混合。取出10公斤左右的混合水泥作为样品,其二是进行砂、石取样时,在堆料区的顶中低部进行分别抽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进行混合,最后遵循相关规范要求,选用约40kg的碎石及约10kg的黄沙。其三是沥青储存池中的沥青应待加热熔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为有效保障数据的准确率,需要合理的增加试验的次数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也就是意味着需要增加样品量。
2.2 试验部分
2.2.1 水泥试验
作为工程建设的根本材料,水泥的质量至关重要,对水泥进行试验,当其质量符合标准以后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道路工程建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故水泥试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节。对于将要进入施工场地的水泥,必须提前进行试验检测,达标以后方能准许进入场地,严禁将质量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水泥投入道路工程施工中。在水泥进场的前一周,试验检测人员就需要对水泥进行采样及检测工作,此外还要注意水泥的储存条件,防止其质量下降,对于储存不当的水泥进行降低标号处理,若是检测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必须给予淘汰处理,来保证道路质量。
2.2.2 砂、石试验
在进行砂、石的试验检测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细度模数上,如果进料中细砂范围的含量相对较多,需要重新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以此来合理的降低细料的含量,如果细砂的含量相对较少,可通过计算进行细砂的定量添加,再次拌匀后再次进行取样检测;其次,在泥块含量上,如果数量比较多,则可能需要借助振动来筛除泥块,如果数量较少,便可以直接人工现场除去;然后,在云母含量上,其对于砂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云母含量较多,超过标准,则应当现场定义砂不达标,给予清除处理;最后,在含泥量上,如果存在超标的情况,则应当依据泥质超标的实际情况进行试样翻洗。
2.2.3 混凝土试验
首先,针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有效检测,可使用抗压强度试块法,将标准尺寸的样本,按照相关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试块。同时,不同强度等级以及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应在浇注地点以及拌合地点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分别抽取材料进行试块。其次,在检测到试块样本强度测试结果有异议后,充分考虑原材料、施工、养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外部自然灾害、火灾等情况对试验结果的干扰,需要采用芯样钻取方式,注重对结构以及构件受力较小部分进行取样。需要注意的是,取样必须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避开主筋、预埋件的位置,可对样本进行外观上的观察,尺寸以及端面进行有效测量[4]。针对样本试件以及同强度试件数量不足时,同时标准试件在试压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并对结果有所怀疑时,可采取在每个构建测区数不少于10个,最小5个,相临两侧区间距在2米,距离边缘不宜大于0.5米。采用科學的回弹值进行有效计算,使样本更符合实际有效结果。
2.2.4沥青类物料试验
对于沥青类物料的检测试验,应当按照相关的要求,检测沥青的三大指标试验,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常规试验,沥青混合料中应定量抽取,检测其油石比能否达到标准,若是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进行油石比的试验之后,还需要检测其矿料级配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若不能满足,则需要调整相关比例。此外,还需要进行马歇尔试验,主要是对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若是不能达标,需要找出原因,并进行改进后再进行施工,同时还能够为之后沥青路面压实密度的检测提供标准密度。
3、路基试验检测
3.1 地基系数检测法
当道路投入使用后,受到外界环境及承载荷载的作用,会对地基造成负面效应,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受损等,故在道路的施工中,必须保证路基的高质量。道路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凹槽等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不但对其行车舒适度有影响,还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路基的刚度及其承载能力的检测。其检测可以借助地基系数来完成,其检测的装置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加载、量测。一般情况下,需要把检测仪器的支架和地板进行水平安放,与此同时选择大配重的车辆来作为支撑反力来源,随后进行缓慢加载,需要保证地基已经完全完成了下沉变形后才进行加载。此外,还需要保证检测试验所选用的荷载为一定值,每次地基变形稳定后,需要补充千斤顶。
3.2 灌砂法
灌砂法是测量路基压实度常用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其优点较多。环刀法测量工作效率较低,且不适用于较松散的土壤。而核子密度仪法仅适用于过程控制,不可以用来作质量评定。比较而言,灌砂法具有操作简便,并且不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的特点,所测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时,需要计算地基土的湿密度,经过换算之后,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就是湿密度。随后再按照规范推算孔隙率,再通过土样含水量进行干密度的测量。
3.3 路基密实度检测
路基密实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新兴科技的检测方法,其主要有电波发射机接收机、计算机等,同样的也称此法为探地雷达法。主要应用在部分路基较深,检测相对困难的区域,其能够完成路基密实度的检测,并不会对检测的路基造成任何损坏。其主要的是借助电磁波在不同厚度介质中反射程度的差异来进行路基判断的,若是检测中,波组异常,便可以判定该路段路基异常。
4、结束语
在进行工程检测时,应当根据工程的不同进度选择不同的检测办法,才能够保证道路的原材料与路基的质量,从而保障道路高质量。在进行检测方法选择中,需要衡量每一种办法的利弊,进行综合考虑,不能过于死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在实际检测中,还必须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严禁编造数据,才能够反应出道路最真实的情况,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道路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海娟,薛钦.浅析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J].江西建材,2016,(01):152+ 154.
[2]张哲.浅析道路原材料及道路路基试验检测方法[J].民营科技,2015,(03):186.
作者简介
姓名:胡杰;出生年月(1983—09)男;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工作年限: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