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改进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改进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造价资金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 资金管理模式 改进
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即工程建设所花费的费用,其包含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使用的全部费用。为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及竞争优势的提升,需要对造价及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金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下面对建筑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的资金管理模式改进措施进行具体阐述,希望为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调整等方面工作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决策时期、设计时期、在建时期的造价资金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对各时期造价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对造价管理方法滞后的问题进行处理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下面对相应的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改进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二、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一)决策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的调整
建筑工程决策时期设计立项等方面工作对后期造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此时期造价管理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调整,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工程造价可谓是立项设计阶段的最主要工作,其主要内容便是需要对所有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认真分析,为决策制定合理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在立项文件形成后,需要将投入资金、估算造价视为预期的投资限额,在其影响下可以使建筑工程概算标准维持在相应的区间内。投资限额时期,需要确保建筑工程各项情况及工作清晰明确,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各类材料信息、数据指标的整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总投入比重清晰明确。
进行投资估算时,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使设计方对设计意图进行真实表达,同时做好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环节、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化调整工作,为施工方案合理性的提升奠定基础,为施工配置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另外,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使其对组织因素、设备材料因素、施工人员成本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设计工作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工作合理性,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投资预测等方面工作提供更多支持,避免出现资金缺口等问题。
(二)设计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的改进
设计费用在建筑工程整体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其会对后续建设施工、项目整体投资等产生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其影响比例超过整体造价的70%,基于此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对初次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图设计等方面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对建筑工程规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掌握。在此阶段,甚至可借助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工作进行辅助,对各类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及经济比较,为施工材料选择、结构构件合理性等方面的提升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目的。
此时期工作与立项决算设计部署具有较大差异,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将目光聚焦于建筑工程工艺技术、施工关键设计等方面,减少设计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降低后期施工过程中变更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设计时期工作与工程质量、造价资金管理等方面工作效果息息相关,为了避免施工工序、施工质量一类的问题对造价资金管理工作产生影响,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此环节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设计合理性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减少后期停工、返工、整改一类问题的出现几率,提高造价资金管理效果。
(三)建造时期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的改进
此时期即建筑工程施工至竣工的时间段,此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不利因素的控制工作,例如对变更、施工材料价格浮动、施工设备租赁价格浮动一类的问题进行处理,换言之此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所有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若想对“低价中标”一类违规行为带来的造价风险及影响进行有效控制,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将“价格变更、国家相关政策改变、中标价签证”一类的内容在施工合同内注明,下面从几方面对此阶段造价资金管理模式改进方面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加强招投标文件签订环节的管控和造价资金管理。通常情况下招标文件内对施工方案、施工程序一类的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这些内容与建筑工程造价费用具有较强的关联,因此实际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事先做好招标文件方面的研究工作,了解其中各方义务、责任方面的情况,在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进行调整和改进,一旦出现与施工规范不符的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制定改进方案,为建筑工程施工合理性的提升及造价的降低提供更多保证。
其二,加强施工图纸会审方面的工作。参照施工图纸方面的内容能够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估算,若想对工程造价及资金方面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对施工图纸会审方面的工作提高重视,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之后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完成实际造价的估算,将两个估算值进行比对,若实际造价超出施工图纸预估值,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全面分析工作,及时发觉潜在问题,对相应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为造价资金管理模式合理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三,加强施工材料方面的造价资金管理。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费用与工程造价资金管理工作具有较大联系,基于此造价资金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强对采买环节的管控,避免出现材料性价比极低的情况,在保证材料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其成本。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当地市场材料价格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招投标等方法选择适宜的供应商进行合作,提高造价资金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结全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投入建设施工工作中。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针对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处理。本文已经对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改进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对建设资金效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等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罗郭芳.刍议建筑工程造价资金管理模式的改进[J].经营管理者,2014(20):283-283.
[2]蒋易慧.探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5):1-1.
[3]蒋富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模式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21):12-12.
[4]林宪文,王硕,孙黎.试论工程造价的财务制度管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X):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