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2017-08-11 11:54陆科宇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陆科宇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对市政道路的影响,以及施工场地狭窄、施工周期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给水、雨水、污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本文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市政工程技术基层道路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 路面基层 施工技术

一、市政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路面基层本质上是一种木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中容易受到地质、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路面基层容易受到侵蚀跟破坏,因此提高路面基层的坚固性、耐久稳定势在必行。

1、离析问题。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期间会出现离析现象,造成材料内部的组成配合不均匀,降低了沥青材料的性能。如:级配离析问题中,是因为粗料集中区、细料集中区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混合料搭配密度不均匀。纵向离析问题是沥青施工的常见的问题。

2、硬化问题。大部分的材料不当造成的硬化率控制。是公路路面施工所需混凝土、沥青两种材料,两者之间的比率时,它可能会导致不良的表面硬化问题。如:混凝土、沥青和其他复杂的情况下,容易使路面沉陷、肿胀和其他问题。

3、侵蚀问题。对于路面基层而言,其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砂、石等原始颗粒细料。这些材料在铺设之后难以抵抗雨水的冲击,由此引起各种侵蚀问题而破坏了材料的紧密性。如:在雨季施工中,路面基层铺设好的材料会受雨水冲刷而变得松散。

二、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中影响因素

1、土壤的性质

自然土是路面基层的基本材料,控制好自然土的质量能够保证沥青路面铺盖的密实性。此环节可以结合试验分析,如:施工人员可以对自然土的颗粒状况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回弹模量越低,砂性土回弹模量高。这种自然土材料是最理想的,能满足路面基层的使用要求。

2、含水量

基层施工选择的材料要保证含水量处在标准范围内,这是为了避免水分蒸发引起路面收缩。现场负责人要指导技术人员对基层铺设材料含水量严格控制,对含水多的材料需晾晒风干后使用。同时,施工阶段要尽量避免雨淋、暴晒,严禁砂、石、水泥材料水量增多。

3、密实度

沥青路面基层的铺设是路基质量的保证,密实度能够体现路基各个层面的密度状态,由此推断出基层结构的强度是否符合工程标准。在路基施工阶段,作业人员要综合检测路基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铺设路面基层材料时应严密压实。

三、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施工质量。由于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以及不断受到行车的碾压,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1)测量放线与路基排水 。所谓测量放线,就是相关测量人员按照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来严格地进行放线工作。在此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对路线中心桩的位置以及路基边缘的位置等问题进行重视。路基排水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排水、路面排水与地面的排水。在进行地下排水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暗沟、渗井、盲沟、渗沟等措施进行;在进行路基路面排水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分散排水与集中排水的方式,将路面内的积水迅速的排出,并使路面雨水的渗入量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避免雨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的路拱横坡应不低于2%。而市政工程路基地面排水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边沟、截水沟、地表排水管、跌水、急流槽等措施。

(2)填方路基。首先,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路铺筑,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

另外,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3)路基填筑。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土石方运到施工作业段摊铺后,用尺量测松土厚度,每填一层都应超出路堤的宽度,并有足够的余宽,以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压实的分层厚度、压实机具类型、碾压遍数,均应视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而定,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有条件应做试验段取得施工参数。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

(4)路基压实。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工序是路基压实。根据实践研究表明,经过科学的压实之后,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善路基的渗透系数、塑性变形与隔温性能等。在施工之前,需要检验压实机械,对最佳含水量予以确定,如果土体没有合理的含水量,需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过干洒水,过湿晾晒;慢速开始,保证在4千米/小时内,按照从内向外的原则来碾压,直线段则是从两边到中间,将进退式应用到纵向碾压中,保证足够的均匀和密实。一般来讲,碾压之后路基表面会比较的疏松,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次的慢速静压。

四、结语

总之,为了优化市政工程的建设,提高道路的整体水平,我们只处理一个清晰的道路基础的重要性,科学的发展和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技术措施才能真正优化平滑路面基础,承压强度,抗压实,光滑的交通,创造显著的好处,延长公路工程的生活服务应用程序,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韩桂林,陈德林.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要点[J].居业,2015,7,19.

[2]陈火祥.市政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6.

[3]廖和猛.浅谈路面基层填隙碎石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5.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