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维
随着青奥会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赛事的成功举办,南京市的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体育场馆不断提档升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4平方米。
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管理问题随之而来。两个问题较突出:如何加强公共体育健身器材管理?如何推进体育场馆“低免”开放?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南京市体育部门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形式和“互联网+体育”新模式破解发展中出现的难题。
两个难题
2010年底,南京市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如今,已增长到3.04平方米。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覆盖率达100%,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青奥会之后,南京市大力改造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对各区体育中心都进行了提档升级。截至2016年底,南京市建成晨晚练健身点5261个、全民健身工程(点)3948个、街镇体育活动中心100个、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752个,较大自然村小篮球架2301个,健身步道近1000公里。
此外,南京市还新建了体育设施:1个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1个3000座左右的体育馆,1个标准游泳池,1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
然而,随着全民健身工程(点)的日益完善,管理难题也随之而来。公共体育健身器材易损坏,体育器材报修难,如果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健身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群众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场馆需求越来越高。
2016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全年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一般不得少于35小时,并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公办学校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前提下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
如何实现公共体育资源为社会共享,让群众得到实惠,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设施管理
一件健身器材出现了损坏,前来锻炼的居民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报修。不到一个小时,巡检人员到达现场并完成数据上传,随后万德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对器材进行了维修。
这一起报修案例,发生在南京市建邺区的金马郦城小区。
以往,由于管理人员少,供货厂家多,体育器材维修不及时,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健身,而且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南京市体育局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维护管理,目的就是通过专业的团队对全民健身路径(是指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合设置的,供民众健身、娱乐使用的一系列体育器械——记者注)进行及时有效的巡查和管理。
南京市体育局联合下属各区体育部门和南京万德游乐设备有限公司在原有的维护管理机制上,创新建立“400免费报修电话+二维码微信投诉”和24小时后台受理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400免费报修电话或用手机扫描器材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这个体育器材的建造日期、所在位置、健身方法和报修服务,可将问题直接反映到该市体育健身中心的管理后台。”南京万德体育产业集团总经理吴万鹏说。
谈及体育健身设施管理成效,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史忠说:“采取措施后,市政务热线‘12345投诉工单由原来每月30多起,转为‘0投诉。”
“低免”开放
5月31日,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对加快发展南京市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部署。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南京市体育局、财政局即联合开展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试点工作,推出“宁体汇”APP服务平台。
通过“宁体汇”APP,市民可以查询全市范围内的入围场地、场馆信息,实现网上预订等。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还可通过身份证(市民保障卡)在场馆进行验证,验证渠道与“宁体汇”APP后台对接记录订单数据。
市民通过“宁体汇”APP预订入围场馆的场地,可以享受门票优惠。根据合同协议,该后台由市体育局实施监控,市体育局会同财政局核实订单数据,在次月按合同向场馆结算当月“预订门票”的政府补贴。
通过这种“互联网+体育”的模式,实现了体育场馆“低免”开放。“截至3月20日,67家场馆共验证订单22.4万余人次,客户支付396万元,财政补贴384万元。”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任唐鑫说。
今年,南京市财政预算已经安排1000万元,确保让市民能够享受到类似这样的直接补贴。
据了解,首批67家入围场馆参与试点,入驻“宁体汇”APP。第一批试点项目包括: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網球、器械健身、篮球、足球和体质监测。
“今年,‘宁体汇入围场馆增至80家,4年内计划增至100家以上;进一步推进社会体育场馆以更优惠的价格向市民开放。”唐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