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观与他视”民族志影像的新实践

2017-08-11 23:40
数码摄影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族志纳西族少数民族

第二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在2017年春夏之交如期评选,二十位摄影师的作品入围。对于每月都有各类“国际影会”的中国摄影界而言,这个由民间机构组织的摄影展评活动或许并非主流,但对于众多生活在边疆地区,力图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的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来说,这场两年一度的影像庆典,正是他们审视自我,展示成就,以及在万众孤独之中辨识同道的一场欢聚。

除了摄影的艺术价值之外,第二届“故乡的路”延续了对人类学民族志价值的守望——尽管在本届评委当中人类学者未能列席,略有缺憾。特别是获得大奖的纳西族摄影师苏国胜作品《俄亚大村》,便是一组较为典型的民族志风格的影响作品,在较长的时间维度内,系统地关注和记录纳西族的习俗信仰、宗教仪式、人生节礼,在存续古老文化血脉的同时,也揭示这种民族传统在当代社会的脆弱易逝与自我调适。这种对“故乡”与“传统”的关怀和反思,也正是这一少数民族攝影师奖最为根本的人文主义依托。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入选者中,不乏拍摄其他民族生活方式或公共文化领域的少数民族摄影师,如拍摄云南“大花苗”的回族摄影师,拍摄布朗族的傣族摄影师,以及拍摄澜沧江或红河流沿岸景观的哈尼族、彝族摄影师,这应当看做评委们力图突破“故乡”囿限,为少数民族摄影师提供主流文化表述权力的一种努力。的确,在面向民族本体的自我凝视,建立起文化主体性的影像观念之后,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更应举目四方,寻到一条故乡与他乡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继而坚定地行走向远方。

猜你喜欢
民族志纳西族少数民族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