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雅多维尔围城战》看枪械与战术

2017-08-11 19:27朱子于
轻兵器 2017年15期
关键词:迫击炮冲锋枪维和部队

朱子于

《雅多维尔围城战》是由里奇·斯邁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导演的一部爱尔兰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冷战时期的刚果,围绕着“刚果危机”和“联合国出兵刚果”展开,主要讲述了150名爱尔兰维和部队的新兵被困在刚果境内的雅多维尔,和火力与人数是自己10倍以上的法国外籍兵团军人领导的非洲雇佣兵展开的斗智斗勇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影片的视角,穿越到这场战争中,评析枪械与战术的运用——

影片故事背景

一名维和部队士兵使用卡尔·古斯塔夫M45冲锋枪射击

刚果原为比利时殖民地。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1960年比利时政府被迫同意刚果独立。但是在要求比利时军队即时退出刚果时,不愿回国的比利时官兵随即发动叛乱,攻击首都。刚果西南部盛产铜矿的加丹加省趁机宣布独立,并组建了“加丹加部族联盟”武装部队,同刚果中央政府的部队进行对抗,这就是著名的“刚果危机”。

面对混乱的局势,刚果寄希望于联合国,请求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帮助刚果政府军平息动乱。联合国应要求派遣维和部队进驻刚果。但是由美国主导的维和部队却拒绝与刚果中央政府合作。

1961年初,刚果开国总理卢蒙巴被刺杀,同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前往刚果调解停火时,其乘坐的飞机在现在的赞比亚境内坠毁。和平解决危机的契机随即消失。联合国维和部队终于开始对加丹加的分离主义武装发起攻击,最终以镇压叛乱收局。

雇佣军士兵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射击

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在加丹加地区的维和部队与“加丹加部族联盟”武装部队之间的一次战斗,即在爱尔兰维和部队与法国外籍兵团军人领导的非洲雇佣军之间展开。

影片中枪械呈现

在这场逐渐被遗忘的战争中,爱尔兰维和部队和雇佣兵装备的枪械都还处于二战阶段,虽然基本上都是大家熟悉的型号,但其中的“内涵”非常值得一提。

先看爱尔兰维和部队的步枪,从外观看上去是FN FAL突击步枪,这里就有问题要说了。

FN FAL步枪诞生于1940年代。随着以德国STG44和苏联AK47为首的突击步枪的崛起,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比利时FN公司自然不甘落后,FN FAL突击步枪紧随其后推出。该枪最初的口径是7mm,1950年代才改成7.62mm北约口径。FAL突击步枪刚一亮相就获得世界各国的青睐,一些国家立即大量订购,并宣布为制式步枪;还有一些国家纷纷仿制,如英国便以此仿造而成L1A1步枪,但去掉连发发射机构,改为半自动发射。

当迫击炮发射完炮弹后,一名士兵立即将湿毛巾盖在炮口处降低温度,以提高射击效率

从外观上看,英国的L1A1半自动步枪与FAL最大的区别就是枪身散热孔的数量不同,其只有2个,而后者则有3个。因此可以推断出影片中爱尔兰军队装备的型号为FN FAL。那么问题来了。爱尔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并且其北部是英国的领土,所以,无论从文化、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深受英国影响,因此在1960年代,爱尔兰维和部队最有可能装备的的是英国的L1A1步枪,而不是FAL步枪。这样的失误是道具师没有分清FAL与L1A1的区别而导致的,小小失误引发的是一个大问题。

影片中还有一支出镜率较高的冲锋枪,乍看上去好像是将英国司登冲锋枪的弹匣由横置于枪身一侧改造而成设在枪身下方,其实这支枪是由大名鼎鼎的瑞典卡尔·古斯塔夫武器公司制造的M45冲锋枪。

卡尔·古斯塔夫一直以生产火箭筒而闻名,可它生产的冲锋枪却被人们抛到了一边。这支冲锋枪于1945年定型,称为M45冲锋枪,该枪借鉴了许多二战著名冲锋枪的设计,如德国的MP40、英国的司登和苏联的PPSh-41、PPS-43等。

再看爱尔兰维和部队的支援火力,除了一名狙击手装备李-恩菲尔德狙击步枪之外,就是一挺维克斯水冷式重机枪、一挺布伦式轻机枪和一门M2迫击炮,此外就基本没有别的了,与雇佣军各种车载大口径机枪、火箭筒、迫击炮以及空中支援相比差了一大截。

值得一提的是,雇佣兵使用的是中国制造的63式60mm迫击炮。但是影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61年,明显是穿越了,不符合史实。

如果仅论单兵火力,明显爱尔兰维和部队占优,毕竟绝大部分武器为自动步枪以及冲锋枪,相比雇佣军的非自动步枪来说,火力持续性更强。但要是比支援火力的话,爱尔兰维和部队就远远不如雇佣军了。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有时雇佣军使用各种大口径车载机枪,将维和士兵打得抬不起头来。

爱尔兰维和部队战术运用

雇佣军使用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射击

由于人数以及火力的原因,爱尔兰维和部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当面对火力与人数是自己10倍以上的雇佣军,他们使用的战术令人赞叹不已。

第一场战斗,雇佣军采用偷袭战术打了维和士兵们一个措手不及,尽管维和士兵做好了应战准备,但是面对敌方强大的火力,瞬间造成被动局面。维和部队狙击手将敌方机枪手击毙,并将自己仅有的一挺维克斯车载机枪搬出来射击,才将雇佣军逼退。

不过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在雇佣军发动第二次攻势之前,维和部队就已经在雅多维尔城的四个方向部署兵力,随时准备应战,并向总部呼叫支援,可惜被总部因种种原因回避了。

当雇佣军发起第二次进攻时,在后方出现了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士,被维和队长一眼认出是一位重要人物,欲利用狙击手将其击毙,但问题是,现有的狙击步枪射程不够,需要射程更远的枪械,幸好此时狙击手急中生智,将布伦式轻机枪的弹匣拆下,在供弹口处放入一发枪弹,随后一枪将这位重要人物击毙。

此镜头并非艺术夸张,数据显示,布伦式轻机枪的射程比恩菲尔德步枪的远,而且很多实战证明了“轻机枪点射精度比普通步枪还要高”,因此可以利用其实施精确射击。影片中利用布伦式轻机枪精确射击,一方面体现了该枪在极端环境下的优异性能,另一方面也将狙击手优秀的枪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受到惨重损失的雇佣兵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立即搬来迫击炮进行还击,维和部队迅速应战,也搬来迫击炮以牙还牙,由于情况紧急,需要利用迫击炮进行速射,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炮管过热。这就是为什么迫击炮在每次发射之后,都会有一名士兵用湿毛巾盖在炮口处,目的就是降低炮口温度,提高射击效率。

当出现哑弹时,士兵们迅速用沙袋围住,以防延时爆炸,弹片飞溅伤人,如此表现同样专业和真实。

再者就是当维和部队遭到雇佣军空袭时,队长做了一件事令人称道,他急中生智,让手下士兵将装备车载机枪的吉普车推翻,这样一来机枪可以拥有更大的俯仰角,便于對空射击。

面对源源不断进攻的雇佣军,维和部队将“每颗枪弹用了两次”——制作弹壳炸弹:将所有弹壳收集起来,再把炸药放入,杀伤力与碎弹片相当。

反观雇佣军,以10倍的兵力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雅多维尔城占领,却因战术运用不当而导致久攻不下。

作战中,雇佣军头目明显仗着“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采用“推人墙、当炮灰”的传统战术,一批倒下,另一批再上,人员不分散,太过密集,如同“排队等枪毙”一样。

众所周知,在兵力与火力都占优势的时候,上策就是围攻,将部队分成数组,然后从不同方向进行包围,如果数次进攻均遭到敌方顽抗反击,应该立即停止进攻,在城边安营扎寨,并随时警戒,保持战斗状态,久而久之,敌方就会因为供给不足而主动投降。

总之,尽管雇佣军无论在火力还是人数上都占尽优势,但是没有运用好战术,最终损失惨重。

编辑/孙丽

猜你喜欢
迫击炮冲锋枪维和部队
空气迫击炮
如何一眼辨认出2S4自行迫击炮?
丛林冲锋枪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绝地迫击炮
冲锋枪创世篇
冲锋枪当自强
别惹怒了迫击炮
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维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