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2017.07.31
揭秘美国阻止俄罗斯干扰大选的秘密计划
2016年美国大选州初选后的几个月里,联邦政府发现,俄罗斯黑客已侵入20多个州和地方的选举系统并企图修改几个系统的选民登记信息。白宫网络安全人员怀疑,这可能是俄方发起的模拟攻击。
人们很容易忘记的一点是,俄罗斯对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搞小动作的目标是“削弱民众对美国民主的信任”。
2016年11月1日,白宫发起了一场选举日网络攻击演习,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演练联邦机构如何在攻击发生时通讯和应对,其中的一些情境涉及对选举的干扰,另外一些则针对通过发布迷惑性信息来破坏大选的行为。
当天,有不少消息让白宫认为可能发生了网络攻击。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都发生了异常情况。但是選举像历届大选那样,一切平稳有序。
11月8日,选举日如期而至,也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但俄罗斯黑客还是造成了影响。尽管大多数美国人相信投票结果的准确性,但人们对选举的真实性的信任却降低了。据统计,2009年有59%美国民众相信投票结果的真实性,到2016年11月大选投票前,这一数字却降至30%。
这种不信任可能还会加重。近来的证据显示,俄罗斯针对美国各州和地方选举系统采取的黑客行动比从前想象的范围还要广,美国选举系统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攻击面前仍是脆弱的。
2.《经济学人》2017.07.22
教育革新:教师加技术
教育技术自1960年代兴起,此后几次起落。全球的教育改革者都认为,教育技术可以为每个学生设定触手可及的目标,也能让学校教育变得更具创造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采用软件取代传统模式后,研究表明从小接触这种模式的孩子,表现要更突出。教育技术要奏效,需要注意几个方面:1.“定制化学习”必须严格按照孩子实际的学习情况;2.教育技术要立足于消除而不是扩大教育不平等;3.只有教师充分接纳教育技术,它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3.《彭博商业周刊》2017.07.24
重构特朗普
特朗普二十多年来一直觊觎美国总统一职,直到锁定了种族和移民两大议题,他才将自己送进白宫。特朗普的任期,以及他带来的后患无穷的民粹主义,永远和这两个问题脱不开干系。尽管特朗普一直表现出自内而外的民粹主义,但在进入政界前,他对于国内事务的观点却反映了典型民主党的看法,他对于黑人和拉美裔的关注已足以让他成为美国商界的宠儿。特朗普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认为自己要在政治上更有建树就必须摧毁这一遗产。
4.《明镜》2017.07.15
汉堡文件
G20峰会结束后,汉堡发生大规模骚乱。这场骚乱再次引发德国人对国内安全的讨论,也改变了德国大选的局势。过去两年间,从难民危机、科隆除夕夜性侵事件和柏林圣诞集市货车碾压人群事件,到如今的汉堡骚乱,德国人愈发感到国家失控,自身安全感下降,对更强大的国家、更充足的警力配置、更严格的法律、更大的犯罪打击力度的呼声愈发强烈。无论政治还是社会领域,都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5.《新闻周刊》2017.07.28
走近那些与病魔抗争的人们
今年的年度抗癌专刊,我们关注的是那些拒绝向病魔低头的抗癌战士。有一位科学家,他颠覆了科学界对癌症的普遍认识和治疗方法。有一位患者,他一直努力帮助其他患者接受开创性的临床试验。有人敢于打破沉默,就癌症治疗影响性生活等话题发声;有人突破法律和医疗的正统观点,给生病的小孩使用医用大麻。提起癌症真没有什么好词,但人们努力与之对抗的故事很动人。
—编译 金丹、周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