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狐狸
在很久很久以前,家长们认为武侠和言情小说是绝对不能让孩子看的,要影响学习引发暴力和早恋;
在很久很久以前,家长们认为电视机是绝对不能让小孩子看的,看电视要坐在电视机正前方,距离电视机对角线4倍距离(谁想出来的),那时候的观点就是:看电视影响学习;
在很久很久以前,家长们认为游戏机是绝对不能让小孩玩的,玩游戏机会导致玩物丧志和近视眼;
在很久很久以前,家长们认为电脑是不能让小孩玩的,玩电脑会导致网瘾……
每一代人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去衡量下一代人的行为。
然而每一代人都会被时代碾得连渣都不剩。
不是不好,而是要节制
首先是关于“节制”,我们先要达成一个共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节制——吃饭尚且会导致发胖。
然而这里我要提另一个概念“节制”本身也要“节制”。比如有些专家说“电脑不好”,于是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你要合理的用电脑”,而是直接把电脑关了。
这是一种“粗暴”的控制,而非合理化的控制。说的直白一点,在面对“控制”这个命题上,中国人的管理方式往往是过于绝对的。
有很多朋友现在提出:我以后的小孩,我肯定不会干涉他上网——这显然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站着说话不腰疼。
第一,说这话的朋友估计都没有小孩,所以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小孩一旦耍起脾气来是很难应对的(当然,这种脾气大概是从父母辈学来的,不过我们先不考虑这个),请你回想一个场景:你家里来了个熊孩子……(以下省略5000字)
第二,说这话的朋友对新生事物的预见性还不够强。未来的生活极有可能是今天的我们都无法理解的。
能未来我们的孩子每天就躺在床上脑后插管,四肢退化。
可能未来我们的孩子不再说话,只需看一眼就能脑电波沟通。
可能未来我们的孩子喜欢的音乐是能爆破100个玻璃杯的类型。
可能未来我们的孩子喜欢的电影就是一帮歇斯底里的人在屏幕上打滚。
……
这时候各位亲,你想揍他吗?
这是一个一言不合就要开喷的时代,我不认为我们对下一代就会有足够的包容。
当我们看着舞台上各种脸谱唱念做打而完全不知做云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看着我们今天刷知乎恐怕也会不知所云。
而当下一代能够占据一些发声机会的时候,新一轮的大战又会开始了吧?
网瘾实际上是一种娱乐与沟通缺乏
在传统的观念里,娱乐是有罪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教室里都挂着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把成功的秘诀归结于吃苦,或者说吃苦一定能成功。这种论调在家长中盛行。
于是,这种论调在家长中流行:比如有个邻居家很穷,孩子吃梅干菜考上清华大学。难道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他吃了足够多的梅干菜?这让其他吃梅干菜的人情何以堪?你们考虑过梅干菜的感受吗?
接下来我对“重度沉迷网游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谈谈我的看法,不过我并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教师,所以只是我的看法:
1、去了解,去感受。不一定学得会,但至少能搞明白。
事实上关于网瘾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很长时间,从送孩子去治疗网瘾的家长身上,我基本上看到了一帮“钱能解决一切”的家长形象……
这就像我举例的那位工程师女儿一样,事实上很多高学历,对电脑游戏有很多了解的家长,他们的小孩反而没有网瘾。
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小孩不沉迷吗?
我只能说:那是他们懂,所以他们有办法。
在WOW世界有个笑话,说有个人在游戏里喊人组队。突然他老爹打电话过来:你小子今天还不复习,我让会长把你从公会里轰出去!
我不敢说它是真是假。我倒是经历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有个人发挥很不稳定,每天晚上11点前发挥超常,人挡杀人;11点后发挥失常,人挡被人杀。
于是有一天会长就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抱歉,我是他妈妈,儿子在读高中,让他早点睡觉,又怕耽误你们团队活动,就我上了。
我们看到这话当时就泪目了。
后來她儿子考上了大学,他妈妈也喜欢上这个游戏,后来开了一个账号,经常一起组团。
这样的家庭各位亲是否觉得还有杨永信的市场?
就好像很多家长经常再聊:我家小孩整天看动画片。
有一次我就问:那他在看什么?喜洋洋、熊出没还是螺丝钉?
这家长居然问我:螺丝钉是什么?
……好吧,可能很多读者也不知道,这是一部动画片。
不能开错药
过度沉迷于游戏大概有两种情况(我估的,没有具体的社会调查),一种是极度渴望朋友,但现实中没有,说明交际能力弱;一种是极度渴望成功,但现实中没有,说明没有把握特长。
第一种相对容易些。可以从一些玩家聚会开始,或者桌游、漫展等形式,慢慢的让他具备线下交流的能力。一旦人能够在现实中交到朋友,做正常的沟通交流,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当然,我也见过下猛药的,有个宅男被他爹直接安排去卖保险,反正出不出业绩都不要紧,就要他每天去扫街、电销、会销……就社交能力来说提升确实极大,不过有没有副作用我倒是不清楚。
第二种很难。
倒不是说把握一个人的特长很难,而是说很多问题家长自己都没什么成就感,更别提给孩子成功的感觉。
这有点像萨提亚的观点:家长生病,症状在孩子身上。
教育上常说:多给与赞美。然而我们大部分家长的赞美都很吝啬。
烂游戏是存在的,比如只要烧钱就能天下无敌的、色情引诱的、赌博类的等等。这时候就要推荐一些好玩的东西给他。好玩的不一定是游戏,也可能是游戏,因为娱乐活动是很多的。
我前一家公司的老板有俩儿子。小儿子贪玩,就喜欢玩凯蒂猫——就是那个ipad上你对着他说话,他对着你说话这种。
有一天他来我办公室里,我就给他看”围攻“。这个游戏就是让玩家自由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零件制造攻城武器的游戏。
于是这孩子沉迷了。
好在老板不是楊永信的教徒,不然我可能被他从十八楼扔下去。
老板看了这个游戏之后,先对孩子的创意进行了表扬。然后提出一些新的构想让孩子去完成。由于是游戏,所以不怕孩子真的搞出什么发明创造烧了房子。
不过后来老板还是和我抱怨,说怎么给小孩子讲动能和势能他才听得懂,当然这是后话。
不要总是问娱乐有什么意义
很多人都听过灰姑娘的故事,然而你们能回答上来这些问题吗?
灰姑娘的人生中做出了哪些重要的选择?
灰姑娘的树枝代表了什么寓意?
面对人生的困境,灰姑娘是怎么做的?
假如没有仙女,灰姑娘该怎样改变命运?
为什么灰姑娘要把狠心的后妈姐姐都接到皇宫?
……
同样的,很多人在玩一个游戏就是简单的被娱乐。
被娱乐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舒缓人心的焦虑功不可没;那如果舒缓心情之外还能收获一些其他的价值会不会更好?
突然想到很久以前有个女孩追星,大家都知道这事情比较花钱。结果有个妈妈就借这个机会教小孩怎么赚零花钱,然后设立了自己的追星基金……算是一种理财知识的提升吧。
几年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几个初中女生喜欢一款古风剑侠游戏。女生的爱好方式与男生不同,她们要买戏服出cosplay。而她们的家长似乎也异常的开明,只要求她们用阳光正确的方式供养自己的爱好。所以她们会合作排练、出展,也会去买服装然后二手出掉。这些能力我作为一个社会人尚不如她们。只能说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吧。
做一个值得尊敬的家长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网瘾是病”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玩笑。
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因为想开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IV)中酗酒、赌博成瘾等 “行为障碍”概念缺乏生理基础这件事,所以编造出了一个概念,叫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没想到一经提出,竟被很多网友对号入座,引来精神卫生界一场持久的争论。
2004 年,荷兰人凯特·巴克聘请了20多名具备专业资质及多年经验的瘾症治疗人员尝试按照精神疾病来诊疗网瘾。两年之后,这位荷兰人宣布他们对网瘾的治疗失败,因为网瘾并不是病。
2007 年,美国医药协会拒绝了对美国精神病协会将 IAD 纳入 DSM-V 的建议,批准对 “网络游戏滥用” 进行进一步研究。
即使是全球最先提出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也认为网瘾不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是已知的 “冲动控制障碍症” 在网络使用者身上的体现,也就是和电视病空调病等等一样,只是长期接触从而造成了心理上习惯性的依赖,可以归为心理问题,但绝不能称之为一种病。
“网瘾是病”这事儿完全是中国特色,涉及的链条很长。比如上面所说的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室主任陶然,就做了不少的百度推广,这些推广现在还在。
简单一查,我们就可以发现一条非常类似于“莆田系医院和百度推广”的利益链条:
某机构某些所谓的专家宣称“网瘾是病”并宣布制定了标准,标准被国外权威机构认可;
不明真相或者明白真相但有利益关系的媒体夸大事实宣扬此事;
更多的媒体争相转载;百度推广推波助澜;
最后就是不少家长上当,交给这些没有医疗资质的“网瘾治疗机构”大量费用。
为什么很多网瘾少年不听家长的话,原因有很多。然而我看了杨永信的做法之后,我大概猜到一个共通点:他们绝对不尊敬他们的家长。
而杨永信也只是用暴力做到了这件事情而已。
很多家长一边在麻将桌上吞云吐雾,一边对小孩说:你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就跟你爹一样混日子。
你们觉得这话有说服力吗?
最后,他们竟然寄希望于治疗机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这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