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鹏,谢铭瑶,王贵真,唐闻,刘艳松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信息中心,株洲 412012)
移动学习环境下SPOC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肖海鹏,谢铭瑶,王贵真,唐闻,刘艳松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信息中心,株洲 412012)
从移动学习理论、学习资源的开发流程和开发原则三个角度来探讨SPOC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策略,解决SPOC课程与移动学习的适应性问题及移动学习有效性问题。
SPOC;移动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以便携式移动终端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1]。移动学习相对数字化学习,除了具备其所有特点之外,还具有可随时随地,自由学习的核心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在线学习的主要形式。反观我国在线课程发展,SPOC课程以其专业性强、教学互动体验好,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本质上是数字化学习形式的一种,在知识体系化建设过程中缺少“移动基因”,其互动性,片段性(便携性),移动性难以满足移动学习的需要,SPOC必须变革为“移动SPOC”,才能解决移动学习有效性问题。
一门在线课程一般是由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两部分组成。SPOC课程的建设同样要围绕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两个主题进行内容建设。要使得SPOC课程具有移动学习有效性,就必须以移动学习的相关学习理论、教学策略为指导进行课程开发。移动学习相关理论主要有:非正式学习理论、情景认知与境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等。下面从移动学习理论角度探讨SPOC课程建设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
1.1 非正式学习理论要求SPOC课程片段化、社交化
“非正式学习”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交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2]。
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泛在性,也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学习。但是移动学习的突出矛盾是:学习者的“移动性”是和注意力的“分散性”相关联的[3]。学习者无法在移动的情况下完成系统的学习。移动学习需要将SPOC课程内容体系片段化处理,将系统性的学习内容分割成适合零散时间、移动性学习的微型学习组块。这些微型学习组块应该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组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可以通过松散连接、片段重组,还原知识的体系性。
非正式学习还强调“社交”是其主要的学习形式。有学者指出:人们有75%-80%的知识是通过交流、讨论等非正式学习形式获取的[4]。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我国移动学习知识体系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微众时期”[3],它关注不同兴趣类群的“微众”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成熟、有效的社交工具和平台,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因此,SPOC课程建设必须借助移动社交网络技术,突出SPOC课程社交属性,关注“微众”兴趣,利用好讨论组,群聊工具等,适时组织学习活动,及时互动答疑,发挥“同伴学习”作用。
1.2 情景认知与境脉学习理论要求SPOC课程场景化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5]。社会建构主义是情景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自我建构意义。境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自身原有的经验,记忆、动机发生反应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内部原有知识结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在前文中曾提到移动学习的突出矛盾是学习者“移动性”与注意力的“分散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情景认知与境脉学习理论提供了很好地解决思路,即SPOC课程场景化。将每一个微型学习素材(微课)尽可能与学习者的生活场景相关联,构建真实意义的情景,使学习者在移动中仍能沉浸在情景学习中,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换个角度来看,移动学习环境又是利于学习场景构建的,例如要学习计算机硬件组装,可以带着智能手机,一边在手机上查找资料了解各部件的形状,安装位置;一边对照所学动手组装各零部件。因此,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利用其“移动性”特点可以方便的构建学习情境,改善学习效果。
1.3 活动理论要求SPOC课程资源组织流程化
活动理论基本思想是:人类活动是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活动是辩证的统一体[6]。活动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认为活动是有层次结构的,一般由一系列“操作”和“行为”构成。移动学习的泛在性为学习活动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环境支持。在移动学习活动中,同样要从活动、行动和操作三个层次出发,将一个活动细化分成多个行动或操作,并且要将这些行动或操作化为一系列的序列,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活动流[7]。具体落实到SPOC课程资源设计上来,就是要将课程资源的组织依据教学策略流程化,学习者按照流程可以轻松的构建学习情境,按照教师制定的路线图学习,减轻学习负荷,提高学习积极性。
SPOC课程整体规划需按照“总-分-总”的设计思路,即首先将课程体系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形成一棵知识树;然后再围绕知识点做教学资源开发,形成若干个微型学习资源包(可以是微课);最后按照知识树,将教学资源包重构成一门SPOC课程。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围绕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开发环节。
结合前文中提到的相关移动学习理论及其对SPOC课程的开发启示,设计某个碎片化知识点教学资源开发流程如下图1。分为6个步骤,下一个步骤以上一个步骤为基础,按层级推进,确保教学资源设计的教学有效性。6个步骤比较容易理解,这里不做详述,重点介绍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2,步骤3。
学情分析即是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学习动机,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做好学情分析,是构建移动学习情景的关键环节,也是确定教学(学习)策略的前提。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教学(学习)策略也就确定了学习活动的形式和流程。
学习活动分解即是根据制定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并将教学活动按照活动理论的六个维度(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劳动分工)设计活动流程、分解动作。这个环节主要为学习者设计“操作”步骤、引导学习“行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图1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流程
3.1 以教学(学习)策略指导资源开发原则
移动学习环境下,比较常见的教学策略有:情景教学法、PBL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随机进入式教学法、协作式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对应着一些成熟、规范的教学流程。如常见的PBL教学法,通常包含5个步骤: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考核。设计SPOC教学资源时,PBL教学法的5个步骤就对应着5个学习场景或活动,这样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才能有效被利用,教学活动才能支撑课堂完成PBL教学。因此“以教学策略指导资源开发原则”是保证数字资源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3.2 最小粒度原则
SPOC课程要适应非正式学习,就必须将原有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分割成最小粒度的知识点或技能点。每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单一明确,以适应移动学习,碎片化时间学习而不易受外界干扰,使学习者产生“聚焦”的学习体验。
3.3 知识点松耦合原则
为保证SPOC课程重构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分解后的各知识点之间具有松耦合性。即知识点之间即保持相对独立,但是又隐含着松散的连接性,每一个知识点可与临近知识点松散组装,呈现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性特点。
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移动学习环境下SPOC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和原则,为国内高校开展SPOC课程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但是移动学习新形势下,SPOC课程的变革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移动学习资源的情境性设计问题,移动学习资源个性化设计问题等。目前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还处于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第二阶段),未来进入学习服务建设阶段,相信围绕移动学习和在线课程融合创新的研究会越来越多。
[1]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02).
[2]马艳萍.翻转课堂中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4).
[3]刘刚,胡水星,高辉.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4]魏洪伟,邸佳奇,孙惠杰.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09).
[5]刘义,高芳.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J].教育探索,2010(06).
[6]吴文铁.学习活动设计与虚拟学习社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7]杨婷婷.基于活动理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6).
[8]祝智庭,瞿堃.CAI的教学策略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1998(01-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POC Course Resources in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XIAO Hai-peng,XIE Ming-yao,WANG Gui-zhen,TANG Wen,LIU Yan-so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uzhou 412012)
From three angles of mobile learning theory,learn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explores the SPOC course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solves the SPOC course and mobile learning adaptability and the mobil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problem.
肖海鹏(1983-),男,湖南祁东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数据挖掘
2017-03-09
2017-05-10
2015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15681)
1007-1423(2017)15-0047-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7.15.012
SPOC;Mobile Learning;Course Resources;Develop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