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余留芬:承诺永不忘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年份英雄”发布词
她宛如一株绽放在乌蒙山深处的腊梅花,在同步小康征程中,留下一路芬芳。带领群众修路造林、开厂酿酒,实现了贫困村的华丽转身。她承诺,如果乡亲们需要,愿意再当五十年村支书。铮铮诺言,是她对共产党员初心最朴素的表达。
贵州“年份英雄”获得者——余留芬。(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森/摄)
“岩博好地方,公路绕村边。水泥铺广场,山庄烧鱼鲜。”村民唱的是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
然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很多村人畜混居、粪水横流。由于不通公路,遇上下雨,去趟县城得走上一天,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
20岁初中毕业,余留芬嫁到岩博村,三间土坯房是她的新家。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地上班,余留芬只有担起既带孩子又种庄稼的重任。面对艰苦的生活,余留芬发誓要换一种活法。
1993年,余留芬在村子附近的煤矿开了个小饭馆。2001年,村里的经济发展还未有所起色,村民生活依然贫困,但余留芬的生意却越来越红火。
看准了她的仗义、真诚和才能,乡干部来做工作,希望她担任岩博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
岩博穷,根子在“路”。余留芬担任村支书的第五天,通村路便破土动工。她既是指挥员,又是筑路工,没有资金,她就拿自己的积蓄垫着。白天,她与乡亲们一起掌钢钎、抡大锤、搬石头;晚上,她带着村干部做搬迁群众思想工作。短短3个月,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乡村公路修通了。
道路通了,民心齐了,余留芬又动员村民克服重重困难,赎回了1400亩集体林地,建起了林下特色养殖场、小锅酒厂、小鸡孵化厂;先后完成退耕还林5000多亩,搞起了乡村旅游,使林场成为岩博村的“绿色银行”……
在她带领下,岩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2万元、集体资产达62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470余万元,6个村民组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楼房,森林覆盖率达65%,适龄儿童入学率、计划生育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近几年刑事发案率为零,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以富裕百姓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余留芬也获得了“全国农民女状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科技致富能手”等诸多荣誉。
如今,岩博村新颜换了旧貌,余留芬仍然记得自己最初的愿望,“为了我理想中花园式的、生态式的美丽乡村,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干好手中的工作,永远不忘自己对乡亲们的承诺。”
(责任编辑 /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