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娟 周福铭
摘要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绿色、营养、无公害农产品是今后的流行趋势。而维护农产品安全的关键是乡镇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本文结合张掖市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乡镇;问题;对策;甘肃张掖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242-03
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保障,只有先解决好农产品安全问题才可能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食品。而乡镇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基座,是一切食品安全的根本,维护乡镇农产品的安全就是维护我国的食品安全。要想营造一个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链就需要将这个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投放到各乡镇、村、社等基层农业系统中,直接面对农产品的生产者,形成产品分级制度,既维护了生产者的利益,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对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以张掖市为例,2016年底该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67万hm2,产量250万t,产值25亿元。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张掖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完善建设农产品溯源平台;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逐步实现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1]。
1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范围和环节
农产品质量管理范围广、涉及环节众多。常说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的管理范围大到生产地的环境小到一个包装、一个标志均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管理,以保障农产品绿色、规范的产销通道。
2 张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近年来,在农业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张掖市基层各乡镇监管组织架构已初步建立,均配备了检测仪器和监管检测人员,为各乡镇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平均每年完成超过1 000份的农产品日常监测任务,其中包括省级2次、市级4次、区级4次的定量定性抽检任务,并启动了追溯体系的建设。
3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监管组织人力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是一项新兴的、专业性要求高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属于市场紧缺型人才。由于人才的稀缺,导致各监测机构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加之现在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是建立在鄉镇农技站的基础上,因而监管面广、检测任务重,使得原本就不足的人员更加不堪重负。虽然目前各基层监管组织机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由于机构人员不足使得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举步维艰[2]。更有甚者在生产基地不设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只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员和协管员,这些人员往往工作范围广,不能专精于检测监管工作,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效率低、标准化实施难度大。
3.2 监管检测运行机制不完善,效能低
现在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检测涉及面广,难度大,这就要求检测设备同时具备技术先进、速度快、结果准等优点。随着农产品检测机制的推行,各乡镇积极配合,开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以及整套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建成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论是在检测体系上或是生产监管制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过去检测产品单一,检测体系较易建立且对设备要求低。现在基层农产品品种丰富、产品采取精细分级,因而要求检测体系不断改进以适应现在更加严格的农产品检测和分级制度,同时对于专业人员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在食品监管上,各部门应协调互作,提高工作效能,发挥源头监管作用[3]。
3.3 生产者自律性低
诚信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只有从业者诚信生产、严格把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然而,目前我国部分乡镇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业自律能力比较低。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生产者的自身约束力不够,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加上对相关法规不够了解,很容易受到利益驱使盲从于行业潜规则,降低农产品生产标准,留下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一些从业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从业指导,尤其是对从业者自身素养的培训[4]。现在农业各产业成立了诸多行业协会来维护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发展,但目前这些自发的民间组织主要服务项目仍是在技术支持上,而对于树立诚信生产的信念和对于从业者的正确引导方面没有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导致部分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还有大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长期处于无序的状态,不具备独立、专业的检测能力,很多未经检测的不合格产品公然流入市场,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隐患。
3.4 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尚待健全,技术支撑仍需完善
2015年底,甘肃省全省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覆盖范围广且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体系建立初期工作进展较缓慢。一些生产者由于畏惧新兴农业生产、因循守旧,仍然采用小田耕作、粗放型生产的方式,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往往好坏不一,且由于产品没有生产信息,导致部分劣质农产品的质量不过关却无从追究责任。在生产管理上,一方面质量检测技术人员短缺,很多产品检测结果与真实结果有出入,加上现在的检测设备水平不高,这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层监控难度增加,离真正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有很大差距。
4 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项浩大而系统的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幸福的基础,这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生产者与消费者统一思想、提高意识,政府、组织加强宣传,生产者与监督者密切配合,严格执行规定标准,真正将政策落实到位,加大监管力度,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绿色、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产销环境。
4.1 健全落实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不力往往是由于没有健全的监管体系。乡镇基层设施简陋、信息相对闭塞,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多数农产品生产者做不到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化生产。构建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可以有效帮助农户通过渠道获得专业设备、培养从业者素养。只有这种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疑难问题、积极促进农产品产销的检测体系,才能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帮助农民增收、维护绿色健康的食品环境。一些乡镇示范点已经开始实行标准化管理,构建健全的监管体系,从实际出发,将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做到了实处,不仅实现了农民的增收也让民众对农产品安全问题有所改观,更加速了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
4.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
农产品追溯体系就相当于产品的售后体系。要实现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传统的农业生产采用小规模、粗放型模式,只要生产出产品均无障碍流入市场,没有统一的标识,很多消费者买到了劣质、高农残食品,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无从申诉。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让人民了解农产品生产信息、品质分级从而放心食用变得尤为重要。追溯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完善三级检测网络,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生产基地和合作社检测网点建设,推进该项工作同样需要进行设备和专业人员的配置,倡导和推广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效率,最终完成检测和追溯体系的建立。
4.3 建立农产品生产诚信体系
进一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从甘肃省开始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工作成效明显。为了继续加大这项工作的实施力度,党寨镇对镇内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果蔬鲜调库以及家庭农场主、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编码,为每个经营者授予唯一的溯源编码,并采集入编的经营主的个人信息,为每一位生产者建立诚信档案和科学的评分制度,为农产品贴上身份标签,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蔬菜生长、管理信息,实现消费者无忧购买、放心食用[5]。同时,定期向社会发布诚信生产经营单位的名称,倡导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贩售劣质农产品为耻,积极维护自身的名誉和产品安全。对于少数违反商业规则、产销不合格产品的商家,要予以严格的处罚,对其通报批评,将不诚信的商家拉入黑名单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充分发挥编码追溯制度的作用[6]。
4.4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与标准化建设
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一直是我国农业追寻的目标,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组织标准化的建设一是要建立统一的标准,让农产品检测有严格的衡量标尺,规范生产。二是培养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榜样效应。重点培养一些诚信生产、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如农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这些组织通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较易培养和壮大,同时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来带动基层经营者常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促进农业规模集聚化经营。现代农业逐步向产业化过渡,需要向机械化耕作发展,而机械化耕作要求土地面积大、适宜标准化操作。四是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增加品牌(名牌)农产品数量和规模,加强获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发挥认证效果和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的目标。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培养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员,扩大农业技术队伍,保障农技推广工作经费,建立农技人员激励机制,强化对农业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辅导和培训。
4.5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沟通
實时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实行标准化生产,主动发布信息、查处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引导生产者正确方向。坚持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实现镇、村、社三级资源共享;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宣传,正面引导生产者维护诚信生产,在主流媒体设置专栏,为民众普及专业知识并及时曝光伪劣农产品问题;确保政府权威声音的主导地位;对不实报道要积极回应、主动维护,防止以讹传讹,扰乱农产品安全秩序。
4.6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力度
法律是农业行政执法最强有力的后盾。对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需要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管。对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依托法律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产销经营团体,积极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坚决遏制农产品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一是着力加强农业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行综合性专业化执法,全面提升农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加强农业投入监管,对违禁兽(渔)药、高农残、假劣农产品进行依法处置,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净化农产品市场;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加强重点产品和区域的监督,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生产者和经营者进行检查、监督,斩断伪劣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参考文献
[1] 周云风,张利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实困境和对策[J].农产品质量安全,2012(6):57-62.
[2] 林森知,杨孝霞,陈巧红.三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践与建议[J].农产品质量安全,2010(5):14-15.
[3] 卢海燕,梁颖,白洪武,等.农产品专业链“一体化”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79-182.
[4] 卢立果.西安市“三品一标”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J].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2):13-19.
[5] 刘秀萍,赵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0(7):1-3.
[6] 李圣军,孔祥智.蔬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研究[J].农产品质量安全,2013(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