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

2017-08-09 07:52田苗苗谢香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膜下滴灌玉米

田苗苗 谢香文

摘要 阐述了玉米膜下灌溉、施肥管理技术,介绍了玉米膜下滴灌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定苗、病虫害防治、冬(春)灌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41-01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栽培技术,可使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得到充足的水分及养分供应[1]。其主要优点体现在增温、增产、增效,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高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 灌溉管理

严格按照滴灌系统设计的轮灌方式灌水,在1个轮灌小区灌溉结束后,在关闭当前轮灌组前,须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按照设计压力运行。玉米生长期间,滴灌9~10次,每次灌水定额300~600 m3/hm2。灌溉总额4 500~5 100 m3/hm2。于4月上旬开播。采用干播湿出的,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滴水出苗。灌水定额300~450 m3/hm2。苗期根据土壤墒情和苗势适时灌头水,头水宜晚宜大,一般情况下,以225~375 m3/hm2为宜,轻质土宜少量勤灌。穗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40%左右,灌水总量1 500~1 800 m3/hm2,共灌水3次,周期为8~10 d,拔节期第1次水要灌足灌匀,灌水量在525~600 m3/hm2,雄穗开花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450~525 m3/hm2。花粒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45%左右,灌水总量2 100~2 400 m3/hm2,共灌水5次,周期为8~12 d,散粉吐丝期2次,灌溉定额450~525 m3/hm2,灌浆成熟期3次,灌溉定额225~525 m3/hm2。如遇干热天气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

2 施肥管理

2.1 基本原则

依据玉米种植地块的土壤肥力状况和肥效反应,确定目标产量和施肥量,施肥应遵循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施肥技术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的原则[2-3]。

2.2 土壤肥力分级

农田土壤氮水平以土壤碱解氮含量衡量,即<40 mg/kg为低水平、40~100 mg/kg为中水平、>100 mg/kg为高水平;土壤磷水平以土壤有效磷含量衡量,即<6 mg/kg为低水平、6~20 mg/kg为中水平、>20 mg/kg为高水平;土壤钾水平以土壤速效钾含量衡量,即<90 mg/kg为低水平、90~180 mg/kg为中水平、>180 mg/kg为高水平。

2.3 基肥

将磷肥、钾肥以及20%的氮肥混匀后撒施,再将微肥硫酸锌15.0~22.5 kg/hm2与细土30~45 kg/hm2充分混匀后撒施。播种时施磷酸二铵75 kg/hm2作种肥。

2.4 追肥

追肥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及需肥特性结合滴水进行[4]。将剩余80%的氮肥分9次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滴施)、抽雄期(分3次滴施)、灌漿期(分2次滴施)随水滴施。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定苗

玉米出苗显行后开始中耕。4~5叶时定苗,注意留苗要均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定苗结合株间松土,消灭杂草,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5]。一般定苗密度以7.5万~9.0万株/hm2为宜。可见叶11~12片时灌第1次水,根据土壤墒情和玉米长势适当进行蹲苗,当苗色深绿,长势旺,地力肥、墒情好时应进行蹲苗;地力瘦、幼苗生长不良,不宜蹲苗;砂性重、保水保肥性差地块不宜蹲苗。及时去除玉米分蘖。

3.2 病虫害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播前用种衣剂拌种[6-8]。苗期至拔节期,叶面喷施好力克或甲基托布津1~2次防治玉米瘤与黑粉病;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3%呋喃丹颗粒剂30 kg/hm2,加细砂75 kg/hm2拌匀灌心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用三氯杀螨醇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叶面喷洒,突击防治红蜘蛛和叶蝉,或用敌敌畏、异丙磷(200 g)加锯末(或麦糠)混匀,每隔2~3行撒于行间进行熏蒸[9-10]。

3.3 冬(春)灌

膜下滴灌棉田通常应每年进行冬灌,灌水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灌水定额根据土壤盐分和土壤质地确定,通常为1 200~1 800 m3/hm2。

4 参考文献

[1] 丁连军.津巴布韦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14(9):9-11.

[2] 唐亚莉,董文明,蒲胜海,等.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玉米滴灌生产技术规程[J]. 农业科技通讯,2014(8):180-182.

[3] 李娜,王治国,冯耀祖,等.红枣间作冬小麦微灌双支管调控水肥管理技术规范[J].农村科技,2014(11):5-8.

[4] 刘国宏,魏玉强,王则玉,等.新疆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15(5):307-309.

[5] 高玉山,孙云云,刘方明,等.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16(6):155-159.

[6] 戴爱梅,李广华,孔德芳,等.博州膜下滴灌玉米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6(1):36-37.

[7] 陈静.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195-196.

[8] 张宝悦,王激清,刘社平,等.冀西北地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7(6):1019-1022.

[9] 李飞,邵晶岩.玉米膜下滴灌破解十年九旱难题[N].黑龙江日报,2010-02-25(006).

[10] 于忠斌.玉米膜下滴灌力挺百亿斤粮食基地[N].黑龙江日报,2009-04-15(010).

猜你喜欢
膜下滴灌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析
浅议太仆寺旗地区发展玉米膜下滴灌的必要性
膜下滴灌水稻不同穗肥运筹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信息管理在棉花膜下滴灌中的应用
洮南市秉承膜下滴灌技术促节水增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