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谢雨思 莫顺彩
摘要 宁强县部分农户播种玉米时将高氮复合肥作为种肥,造成了玉米出苗率低、生长缓慢。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施用高氮复合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提高夏玉米出苗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高氮复合肥;出苗率;原因;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513;S435.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40-01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求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合理施用氮肥在实际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上氮肥不足会导致农作物营养不足、植株矮小、叶片黄绿、早衰早熟、产量降低。同样,氮肥施用过量也会造成作物生长受阻、发育不全。
1 基本情况
2014年4月下旬,宁强县汉源镇赵家河村部分农户将购买的玉米种子(绵单1号、三北6号、豫玉22等)直接与28%的脲基态高氮复合肥同时施用,施用量较大,达225 kg/hm2左右,出现了不出苗的现象。而同样的种子施用农家肥则出苗整齐、长势良好。调查认为,是由于高氮复合肥施用不当导致玉米出苗不正常现象的。
2 高氮复合肥影响玉米出苗率的原因
2.1 使用高氮肥作种肥
肥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适量、适时地施肥能有效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施肥时应充分考虑植物营养特性、土壤特性、肥料特点和气候条件。玉米植株高大,养分需求量大,对氮肥需求量高。研究表明,通过增肥实现玉米高产效果显著。其中,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但由于肥料直接施于种子附近,要严格控制用量和选择肥料品种,以免引起烧种、烂种,造成缺苗断垄。生产上用高氮肥作种肥,会使种肥留在种子附近的浅层土中,导致玉米种子生长的微环境养分浓度过高,产生盐渗透效应和氨气的熏杀作用,抑制种子胚芽的萌发和幼苗根系的生长,造成玉米种子出苗率低[1]。
2.2 生长初期施用高氮肥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数量、比例有很大不同。玉米生长初期氮肥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呈黄绿色。播种时氮肥过量同样会伤害种苗、影响种子发芽、降低出芽率。植物幼苗期是对盐分和养分浓度最敏感的时期,缺少或过量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玉米幼苗期的养分需求与生长期有较大区别,幼苗期对磷肥的需求量较高,而对氮肥的需求量较低。在种肥的配比中20%的磷肥辅以10%的氮肥最利于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生产中如果使用含氮量过高的脲基态氮肥对种子的萌发十分不利[2]。脲基态的氮肥会在土壤中分解释放出氨气从而危害植株。由于种肥通常会采用浅施的方式,高氮肥的施用会导致高浓度的养分集中在幼苗根系,土壤滲透压升高,致使玉米根系失水,影响整株幼苗的生长,导致种苗发育不良甚至死苗。
2.3 土壤干旱缺水
当土壤水分充足时,肥料过量可以及时得到稀释。刚出苗发黄的玉米幼苗,通常能在下雨或者灌水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当土壤中水分不足时,肥料浓度过高,作物不能及时缓苗,常会出现烧芽没苗的现象[3]。
3 施用高氮复合肥的注意事项
3.1 科学施肥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复合肥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产、稳产。但很多农民对复合肥的使用不了解,在生产使用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对肥料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通过了解作物的需求和肥料的特性进行科学的施肥,严格控制施肥量。高氮复合肥氮含量高,最适宜作为玉米的追肥,但同时要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用量过高或与种子过近容易造成烧苗的现象[4]。适时、科学地施肥才能充分发挥高氮肥的作用。
3.2 高氮复合肥不宜作种肥
在大田生产中高氮复合肥宜作基肥和追肥使用,不宜用作种肥。高氮复合肥的养分浓度高,适宜作为基肥深施在土壤15 cm以下,促进根系的吸收,为作物在后期的生殖生长提供养分。种肥需磷量较高,常浅施在种子下方3~5 cm,因而高氮复合肥不适宜作种肥施用。
3.3 种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
作物的生产中,种肥作为第一肥,不能盲目施用。种肥的施用要考虑到苗期生长的需要。种苗期的植株宜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在增加肥料中养分的同时还能疏松土壤,达到苗齐、壮苗的效果。
3.4 隔离种肥,确保全苗
一般的化学肥料作种肥接触种子,往往会产生肥害,因而生产上一般要种肥隔离,保持6~10 cm或以上的间距就可以避免肥害造成的缺苗断垄现象。生产上一旦出现肥害现象,应及时补种,或遇雨天气进行移苗补栽。
4 参考文献
[1] 王彬,白晓春,袁吉华.高氮复合肥造成玉米不出苗和死苗的原因及注意事项[J].种子世界,2010(12):28.
[2] 东先旺,刘树堂,陶世荣.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15(1):81-85.
[3] 张岁岐,山仑,薛青武.氮磷营养对水分关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147-151.
[4] 贺明荣,杨雯玉,王晓英,等.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5,31(8):1047-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