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思 赵萍 王建明
摘要 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直接关系着种子出苗率,也是衡量种子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本试验以20个玉米品种的种子为材料,根据水分测定实践经验,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推算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活力一般较发芽率要高。
关键词 玉米种子;发芽率;生活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08-01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是种子分级的重要依据[1-3]。以玉米种子为材料,用标准发芽法测定发芽率、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应用生物统计分析方法推算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2014年从种子销售市场各销售点抽检的种子样品,从中随机抽出20个抽检的玉米品种(即绵单1号、临奥1号、豫玉22、三北6号、东单60、川单15、略单1号、正玉8号、中金368、秦单6号、潞玉13、正玉203、忻玉106、中北恒6、长单46、农大95、金穗18、起源3号、辽源1号、正大12)样品。试样从经净度检验后并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
1.2 试验方法
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4—1995)和GB/T3543.7—1995规定,进行发芽率和生活力测定[4-6]。即从经净度检验后的净种子中取4×100粒种子试样,在30 ℃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4 d统计发芽势,7 d统计发芽率。生活力测定采用以上同一份样品,取2×100粒种子试样,按要求步骤洗掉种子包衣,进行软化处理,纵切胚和大部分胚乳,用0.1%四唑盐溶液染色,在35 ℃恒温下染色1 h,鉴定并求得各样品的生活力结果[7-8]。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率见表1。
经计算,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系数r=0.987。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测定,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确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并计算出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回归方程为:
y=-14.313+1.139x
由本试验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式,可利用生活力计算发芽率。如已测得某玉米种子的生活力为98%,求该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代入回归方程式得y=97.3,即发芽率为97.3%,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试验结果利用回归方程式推算可知,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发芽率一般较生活力低,通过差异显著性测定,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说明发芽率不等于生活力,也就是说生活力不能直接代替发芽率。这就需要有一校正差,用种子生活力值减去校正差,使生活力值更接近发芽率,或者使二者之间消除差异,二者之间差异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二者不使用校正差,即差数为0时差异极显著,差数为5%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差数1%~4%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4%接近于显著差异值;差异和离均差最小的是2%,而从次数分布表(表3)发现集中程度最高的是1%。从而可以认为,把2%作为常用的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校正差。如测定技术熟练和在扦样正确的情况下,也可把1%作为校正差。如某玉米种子的生活力为98%,把1%作为校正差,通过校正差求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98%-1%=97%,实测种子发芽率为97.3%。通过对种子生活力的校正,使其更接近种子实际的发芽率。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测定,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因此,需要对生活力值进行校正,通过校正,使生活力值更接近种子的真实发芽率[9-10]。差数次数分布集中程度最高的是1%,而差异最小的是2%。(下转第10页)
可以认为,用2%为校正差时可以消除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差异外,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测定技术掌握不好和扦样而带来的误差[11-12]。
4 参考文献
[1] 颜升,王晓云,朱玉野,等.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及其与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3):36-40.
[2] 刘建兵,宋自力,唐强,等.两种松树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测定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3(1):38-40.
[3] 戴錚.玉米种子发芽率与生活力的相关性研究[J].种子,2004(9):68.
[4] 石海春,柯永培,佘跃辉,等.玉米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4(2):116-118.
[5] 彭子模,李进,原惠,等.不同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16-20.
[6] 张化香,邱立克.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的回归分析[J].种子通讯,1990(3):24-25.
[7] 汪周宾,丁志家,王春美,等.四氮唑测定水稻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及田间成苗率的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1987(1):15.
[8] 黄礼有,焦纯红.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关系测试初报[J].种子世界,1984(12):15.
[9] 张皖秋.杂交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10] 樊廷录,王淑英,王建华,等.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4(15):2960-2970.
[11] 石亚萍,蔡静平.玉米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8(6):181-183.
[12] 赵鑫,盖颜欣.玉米种子含水量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J].农业科技通讯,2008(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