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最美”现象研究*
周文
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最美”现象,既是浙江持之以恒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浙江人民在物质较为富裕的基础上走向精神富有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对“最美”现象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产生土壤与发展条件以及经验启示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炼经验、探究规律、深化实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美”现象 马克思主义 浙江经验
近年来,持续涌现的“最美”现象已成为展现浙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事实上,作为走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前沿的省份,浙江相对较早地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社会上一度出现重利轻义、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等道德滑坡现象。然而,由于发展基础较好、政策举措妥当,浙江在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互促共进,并打造了以“最美”现象为代表的“道德高地”。
从事迹内容上看,“最美”现象大致可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类,既有在危急、危险、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瞬间之美”,也有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奉献的“平凡之美”。虽然具体事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蕴却是相通的。
首先,“最美”精神是实践基础之上真、善、美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实践中形成的真善美,既是人类实践过程本身应遵循的尺度,也是实践结束后人们评价其结果所使用的尺度,其中,真是指合规律性,善是指合目的性,而美则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它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作为真与善的统一体,美在程度和难度上都高于单纯的真或善。缺乏善的真,虽然具有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但没有让其服务于实践主体的目的,而缺乏真的善,由于没有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掌握,其对客观事物的改造注定是失败的,两者都不可能成为美。“最美”事件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与人社会交往实践的范畴,之所以符合美的尺度,在于它一方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合规律性的真,另一方面也符合建立与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目的,具有合目的性的善,其中所折射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实践基础上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所以,当各种凡人善举涌现之际,社会公众对其进行价值评价时并未使用“最善”这一伦理概念,而是高度一致地自发使用了“最美”这一称谓,不仅因为我国有以善为美的文化传统,而且也表明了公众对这一现象更高的赞誉,也即认为该现象已经超越单纯的善,臻至了美的境界。
其次,“最美”精神是个体自身精神需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页。,他们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既是需要的主体,又能以自身实践来满足自身需要。正当、合理、文明、积极的需要,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精神需要作为人多层次需要系统中高阶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人的行为活动有比物质需要具有更强大的动因作用。“最美”行为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无论是在“三危”时刻挺身而出的“瞬间之美”,还是在平凡生活中坚守的“平凡之美”,其产生既不受外在的强迫或规范,也不是为了被发现颂扬并获得回报,纯粹是行为主体自由和自觉的选择。“最美”个体主动作为的基本动机便在于能够通过该行为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而当其通过为他人、为社会的奉献来满足精神需要时,又成为了对人民群众有用、有益、有利的人,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尊重和赞誉,客观上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最后,“最美”精神是社会主义美德的集中体现与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协调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调节着共同生活于某一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也是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主义美德形成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是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先进道德体系。“最美”精神正是社会主义美德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美德要化为主体的自觉行为,必须是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和行(道德行为)四个相互区别又相互独立的因素的协调统一。知是行的前提,对道德观念认识得越明确、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促使人们按照正确的道德行事,可以看到,“最美”事件中的人物,虽然文化程度可能并不高,但仍具有朴素的趋善避恶的道德观。情是行的动力,它随着知逐步发展起来,用强烈的爱憎、好恶的情感作用,推动人们去作出某种行动,尤其是一些瞬时性的“最美”事件,主体常常来不及审慎思考,而是由其强烈的道德情感促成了不假思索的美德行为。意是行的保障,是主体运用强大的自律性来确保自身能够实现预先确立的目标,尤其是那种需要长期坚持、默默奉献的“最美”行为,往往会在漫长的过程中遭遇各种困难、挫败和诱惑,必须要由强大的道德意志保障其能始终坚持。行,既是知、情、意的来源,也是它们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最美”之“美”正是因其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不是以空洞的话语,而是以朴实的行动展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最美”现象用“应当如何”的正能量范例,积极并建设性地满足了公众在社会转型期对美德良序的期待和向往。当下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开放、从农业向工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同质单一向异质多样的社会转型过程,传统秩序被打破,新生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各种矛盾叠加,甚至出现人心冷漠、诚信缺失、道德沦落等丑恶现象。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当物质生活的改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的需要将逐渐转向更高层面,对美德良序和共同精神家园的期待比以往更为迫切。然而在以往,这种期待更多地体现为对丑恶现象的曝光和批判。这些丑恶现象通过互联网等媒体的放大,使许多公众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而“最美”现象的出现,以“应当如何”的生动例证,恰逢其时地满足了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对美德良序的期待,从批判转向建构,从消极转向积极,从失望转向希望,不仅起到了示范效应,更为弥漫悲观失望情绪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正能量。
同时,“最美”现象以“义在利先”的价值导向,有助于破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悖论,推动着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良性互促和协调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文化建设滞后,精神文明没能伴随物质文明同步推进,不仅容易滋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问题,而且很可能使整个社会在物欲横流中迷失方向,从而违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最终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涌现的“最美”现象,树立起了“义在利先”的鲜明价值导向,引领着社会风尚,有力保障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原因在于,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既需要法律与制度的规范,也需要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勤勉敬业、诚实正直、乐于奉献等美德。所以,“最美”之花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绽放,充分体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两者之间的良性互促、协调发展,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确保“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7页。。
第三,“最美”现象用“草根英雄”的可敬可亲形象,塑造出既适宜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世界吸引力的当代中国新英雄的典型形象,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任何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作为该社会中主流文化所认可和推崇的理想人格典范,不仅体现着该社会的道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标杆和模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在网络普及程度极高的大众传媒时代,普通人能够比较深入地参与社会人物塑造和筛选,使得一批平凡而可亲、高尚而可敬的“草根英雄”在群众的主动发现和传播中脱颖而出。吴菊萍、吴斌等“最美”人物,正是源自于普通群众对身边美好的发现与选择,他们迥异于好莱坞式英雄的“草根英雄”形象,展现了当代中国新英雄的典型形象,不仅受到国内公众的自发崇敬,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外媒争相报道,这一全新的当代中国英雄形象已成为我国向国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最美”现象以“身边好人”的接地气方式,为普通人树立了在平凡岗位、从周围小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好人”,是“公众对坚守美德、乐善好施者的质朴称呼”②葛慧君:《身边的好人告诉我们什么》,《求是》,2013年第7期。, “最美”人物正是“身边好人”的集中展现和生动诠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好人”生动地告诉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需要很高的“门槛”,即使身在平凡岗位,即使自身能力、资源有限,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这些一点一滴的“凡人善举”从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从而有效带动社会公众自发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美”现象为什么在浙江持续涌现?为什么正好萌生在党的十八大前后,短短5年左右时间,从最初的“盆景”发展为“风景”,再不断向“风尚”演变? 原因不仅在于浙江大地具有孕育“最美”现象的物质文化土壤,更在于浙江各级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合力促成了其飞速发展。
马克思指出,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一个社会高尚的道德水平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优越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否则,“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6页。。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全国各省区最高的,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是全国最高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发达省份中最小的,市域均衡性是最好的。同时,浙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改善民生、兴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等方面也均走在全国前列。总之,浙江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提高道德素养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与保障。
千百年来浙江大地的百姓通过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和积淀的传统美德,作为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浙江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以吕祖谦、陈亮、叶适、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浙江学者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反对迂腐地空谈义理,倡导务实进取、经世致用。以岳飞、宗泽、方孝孺等为代表的忠臣良将不与污风浊气为伍,在危难当头之际用生命诠释了正直刚毅、挺身担当的美德。以宁波商帮、湖州商帮等为代表的古代浙商,坚持义利并举,在经商过程中发扬着恪守诚信、乐善好施的精神。以《了凡四训》《孔式家训》《钱式家训》等为代表的民间家风家训文化,传递着慈孝仁爱、修身齐家的品格。改革开放后,浙江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不仅产生了作为市场交换的经济主体所需的理性、平等、自主、合作等特质,也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时代精神,还凝练了“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呈现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些带有鲜明特色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已成为流淌在浙江人的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不仅孕育出了“最美”现象,也使该现象能在拥有同样“文化基因”的民众心中引起巨大的共鸣。
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而实现,它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同它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群众中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99年,浙江省委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2005年又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并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2011年,浙江省委作出大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要求在继续推进“三大体系”“八项工程”的同时,重点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文明道德养成计划、文艺精品打造计划、网络文化建设计划、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计划等“十大计划”。无论是文化大省建设,还是文化强省建设,都把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在实践中部署推进了一系列举措。比如,从2005年开始的“浙江骄傲”年度人物评选,从2007年开始的浙江省道德模范评选等挖掘“草根英雄”“凡人善行”的群众性评选活动,激发了人民群众发现善、推举善、宣扬善、践行善的主人翁意识。又如,自2011年以来,杭州市开始进行“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进每个月的重要节庆日,结合对中华传统礼仪、历史名人典故、革命英雄事迹、身边好人好事的宣传,以生动鲜活的方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
“最美”现象引起社会关注伊始,浙江省委、省政府就高度肯定了“最美”现象的积极意义,认为“最美”现象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魅力,并对如何推进其发展做了详细部署。随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最美浙江人”的孵化培育、发掘选树、宣传推广、激励关爱等环节采取了大量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了全社会正能量的良性循环。在孵化培育环节上,注重从制度、教育方面继续提升民众文明素养,颁布国内首个省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倡导“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做好事”;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开展“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春泥计划”“牵手行动”等有针对性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文化帮扶活动,坚持不懈地耕耘文明之土,播下道德之种,使“最美”现象生生不息。在发掘选树环节上,坚持群众举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举办“发现最美浙江人——最美好人榜”等主题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共同参与;明确“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时代楷模”三个层次的分级选树标准,建立基层、区(县)、市、省、中央层层选拔举荐的通道,并不断通过社会调查、网上测评等方法检验选树效果、改进选拔机制,擦亮发现“最美”的眼睛,在整个社会形成关注身边人闪光点的风气,将更多默默奉献的草根英雄和凡人善举纳入到“最美”的行列中来。在宣传推广环节上,集聚宣传资源,整合宣传手段,创新宣传方法,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上中央”“下基层”的巡回报告会让“最美”精神“走出去”;引导新闻界、文艺界运用广播电视、书刊杂志、网络媒体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最美”事迹和“最美”精神;鼓励地方、行业、企业、校园等结合自身区域特色、行业特色、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来宣传“最美”精神;鼓励城市广场、公园、图书馆、农村文化礼堂等物质载体植入与“最美”精神相关的公共雕塑、公益广告等元素、举办展览等。在激励关爱环节上,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一次性奖励与长期性关爱相结合,颁布《浙江省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暂行)》,用制度免除行善的后顾之忧,同时引导和规范民间为“最美”人物设立奖励基金、提供关爱帮助和发展平台,在整个社会形成“善有善报”的价值导向,促成“最美”精神的长效、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秉承“主体在民,参与靠民,宣传为民”的原则,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最美”工作的热情。理论界围绕着“最美”现象做了一系列研究,从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法学等不同的角度对“最美”现象的道德意义、心理动力、传播方式、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最美”现象发展的工作夯实了理论基础。新闻界围绕“最美”事迹,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常态宣传与重点专题相结合、事迹报道与深度评论相结合,以立体化、长效化、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传播之网来构建弘扬“最美”精神的社会舆论场。文艺界紧贴“最美”人物,运用文学、影视、音乐、美术等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大批讴歌人性真善美的作品。各个社团、协会、企业、行业系统等依托自身平台,结合自身特色,将“最美”精神贯彻到志愿服务、慈善活动、企业文化、行业创建等行动之中。更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不仅发自内心地尊敬“最美”人物,通过自媒体等渠道颂扬“最美”事迹,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发掘和评选“最美”现象,更是从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以自身善行的涓涓细流汇入“最美”的汪洋大海。
“最美”现象的成功为浙江下一阶段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民众道德素质、实现“文化浙江”战略目标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前提和保障,精神富有是物质富裕的灵魂和归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基础,但精神富有并不会随着物质富裕自然而然地出现,因此,当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定要注重从各个方面、多种渠道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才能巩固发展成果、引领发展方向、改善发展质量,保持发展的平衡性和持续性,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美”现象之所以会在浙江持续涌现,正是因为浙江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主动作为,顺势推进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多年来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影响下,浙江社会的利益格局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不同利益主体和社会群体产生了多元并存、乃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虽然其中一些合情合理合法的价值取向值得尊重,然而要提升文化凝聚力、保持社会团结稳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就必须兼容并蓄、求同存异,以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能形成广泛共识并且具有先进行、能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作用的共同价值观作为核心、中轴和基底。近年来,浙江在广泛征求意见和社会大讨论的基础上,提炼了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以此来统摄多元并存的不同价值观,提升了社会凝聚力,也使人们对“最美”现象的价值具有更多的认同感,促成良性循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倾听群众、了解群众、响应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和智慧,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美”现象的成功,既在于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践行了群众路线,与群众形成了合力。当“最美”现象零星出现,并由群众通过自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时,党委、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顺势而为,服务群众。在后来“最美”现象孵化培育、发掘选树、宣传推广、激励关爱等环节上,党委、政府在幕后搭建舞台,让群众登上前台唱主角,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深度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8页。“最美”现象之所以能成为浙江的精神文明品牌,与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紧跟时代步伐,在工作中积极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例如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各地的历史文化村落建成“农村文化礼堂”,打造农村公共空间和精神家园;在城市倡导“礼让斑马线”,从细节提升文明氛围,开全国风气之先;用《浙江省道德模范评选和待遇若干规定(暂行)》、设立奖励行善者的民间基金等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来激励善行;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自媒体传播等新技术、新手段来建设民众平等参与、积极互动的“最美”现象宣传和评选的平台阵地等等。
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仅靠短期“突击”完成,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交织着各种因素的复杂工程,因此必须围绕着明确的目标、设置长期的、整体性的规划,统筹兼顾,坚持不懈。从浙江“最美”现象的实践来看,一方面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另一方面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工作高效化、常态化,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实践永不停步,“最美”永无止境。虽然浙江“最美”现象已从“盆景”成为“风景”并不断向“风尚”演变,但与各方面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在深度、精度和广度上向前推进:
首先是深挖“最美”精神。提炼、丰富和发展“最美”精神,提升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既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中梳理相关理论,也要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挖掘同“最美”精神相关的思想资源,尤其是注重对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丰富“最美”精神的内涵。
其次是精推“最美”工作。不仅要继续在推进“最美”的孵化培育、发掘选树、宣传推广、激励关爱等工作方面落细落小落实下功夫,结合实际,改变一些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不足之处,更要以“最美”现象为契机,彻底解决由此暴露出的一些社会短板和漏洞,比如“最美司机”吴斌事件中暴露出的高速公路安全隐患、“最美交警”潘超俊事件中反映出的基层民警工作负担过重等问题。此外还需注意,在弘扬“最美”现象时也要坚决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有褒有贬,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舆论导向。
最后是广播“最美”品牌。在宣传方式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以防群众审美疲劳,在宣传内容上要严格把关,防止假新闻和浮夸炒作损害“最美”品牌的公信力。在宣传范围上要继续扩大,不仅要向基层、农村群众传播,也要向国外传播,扩大“最美”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作者周文,女,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杭州310028)。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深层心理学视角下的信仰危机与信仰重建:弗洛姆信仰理论研究”(Y20163597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