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乡村转型度及其区域格局分异特征

2017-08-08 05:14吴九兴赵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安徽省

吴九兴++赵洁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相互作用,导致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包括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从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指标评价安徽省乡村转型度,进一步分析得到安徽省乡村转型的区域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整体的乡村转型度偏低,各市均呈现出M型变化趋势,各市的乡村转型度有明显的区域格局分异,社会经济与乡村发展基础明显影响转型发展过程。

关键词:乡村转型;区域格局;分异特征;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3-254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3.038

Rural Transformation Degre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in Anhui Province

WU Jiu-xing, ZHAO Jie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Anhui,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speed up the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flow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actors and interactions, led to the rural social economy and geographical spatial pattern of re-factoring, including village spac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employment way,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and so on. It discusse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change, labor employment structure changes and r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s, food crops planting proportion, change of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degree and other indicators evaluate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in Anhui province in advanc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s low, and the cities all show the trend of M.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degree of each city in Anhui province has obvious regional pattern. Social economy and r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transformation;regional patterns;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Anhui Province

改革開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大量转移,乡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快速非农化。这些变化正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促使乡村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转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加快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安徽省的经济与社会要素的重组也在进行中。有学者对苏南模式和山东省的乡村转型发展展开了研究[1-6],关于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7-13]、产业发展转型[14-17]和人口转型[18-20]的研究较多。在国外,研究者从社会制度[21,22]、农村资源条件[23,24]、经济基础[25,26]等方面对区域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进行了研究。在中国,研究者以农村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发展的宏观战略、理论及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农村转型的几个阶段[27,28];依托乡村转型发展基础理论,提出衡量乡村转型发展的三个标准,即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与城乡协调度,分别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9,30]。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发展概况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农村转型的基本道路即走城镇化道路[31-33]。在实证方面,通过对中国农村发展典型区——苏南地区农村经济、空间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探究[34,35],得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转型的必经之路即乡村重构[36]。以沿海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特色为背景,以农业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动为主线,揭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乡村转型特征及其情景[37,38]。此外,通过选取典型区域,针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39,40]。但关于安徽省的乡村转型的研究鲜见报道。乡村转型度是对乡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变速率的度量,同时受前期乡村发展水平与乡村发生转型内外推力的影响,乡村转型发展是区域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命题,也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指标,建立乡村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解析安徽省乡村转型度的状况,揭示安徽省乡村转型度的区域格局分异特征,以期为政府制定乡村更新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区划

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 km,南北长约570 km,土地面积13.94万km2,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截至2015年12月31日,安徽共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5个县,44个市辖区,县(市)中包含广德县、宿松县2个安徽试点省直管县(市)。255个街道办事处,1 249个乡镇。

1.2 经济发展的状况

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0 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2 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 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 252.4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1.5∶53.7∶34.8,人均GDP达34 427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1 256.3亿元,第一产业投资54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 417.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 296.5亿元。全省财政收入3 66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 218.4亿元。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收集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包括统计年鉴、村镇建设统计年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和区域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相关资料;②定性定量相结合,对安徽省各市域内的基础资料与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重在测算和分析安徽省乡村转型度及其空间格局分异特征;③空间聚类分析法,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将各市初始乡村转型度按照“東南—西北”向空间顺序排列,以提取相近地域各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共性特征,进而揭示研究区乡村转型发展的规律;④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价法,选取可以体现乡村转型度的主要因素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指标,通过特尔斐法确定其权重,进而计算得到乡村转型度。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1~2015年)(涉及16个地级市)、安徽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网站等,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涉及各县的发展信息来自各县政府信息网中的相关经济发展资料与政府工作报告资料。借鉴乡村发展与乡村转型发展已有研究,结合安徽省统计数据体系,从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构建指标体系对乡村转型发展进行综合度量。

3 乡村转型度评价及其区域格局分异特征

3.1 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指标选取 乡村转型的本质在于其系统内部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因此对乡村转型度的评价需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整体分析乡村系统内部结构变动的综合效应,以此得到乡村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4](表1)。其中,针对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这一指标,可以认为在谋求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收益率更高的经济作物对粮食种植面积的挤占程度越高,地区经济收益相应越高,更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增长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因而将其设定为逆向指标。

3.1.2 指标权重确定

1)权重的确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政策推动下,乡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得到了有效发展。以产业为载体,各市大力推进发展产业重构与要素重组,有效促进了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转型。基于乡村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依托各市可获取、可比较的统计数据,挑选其中部分概括性与综合性比较强的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与德尔菲法(Delphi)分别对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表2),得到2010~2014年安徽省乡村转型发展态势与空间格局。

2)数据标准化。以乡村转型度的评价指标为相对指标,为调整各指标值间的可比性,按照公式(1)采用一般标准化将各指标值校正到[-1,1]范围,计算综合评价得分时对所有逆指标都乘以-1后再进行加权求和。

Xi′=■ (1)

式中,Xi′为标准化后i指标的值,Xi为处理前i指标的值,Xi,max为所有年份中i指标绝对值的最大值;Xi,min为所有年份中i指标绝对值的最小值。

3.2 评价模型

计算乡村转型度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等,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价法计算乡村转型度,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区域分异特征。

3.3 转型度

3.3.1 转型度的计算 根据公式计算转型度:

RTLd=■Wi×Adi (2)

式中,d表示某个地区,i表示某指标,Wi表示某指标的权重,Adi代表某地区某指标的值。

3.3.2 计算结果 按照公式(2)计算得2010~2014年各地级市的乡村转型度,结果见表3。采用等间距法划分转型度等级,结果见表4。组距d=(RTLmax-RTLmin)/4,其中RTLmax=0.11,RTLmin=-0.37。

3.4 区域格局分异特征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各市乡村转型度的空间区域分布状况,见图1。由图1可知,安徽省所有城市乡村转型度都不高,转型速度均比较慢,安徽省乡村转型度的空间地域分异不是很明显,呈现出半随机的态势。各市的转型度均呈一致的特征,2010~2014年5年内,2011年和2013年的各城市转型度均出现最高值,2010、2013、2014年均是下降趋势并达到最低点的拐点,呈现出扁“M”型。快速转型区的数量最少,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黄山市的乡村转型度较高,乡村转型的速度较其他城市快,其乡村转型度位于高转型度的区域值中;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其乡村转型度比较高,其次就是安徽省南部地区几个城市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黄山市乡村转型速度较快,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

4 小结及讨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结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变化、复种指数变化等6个指标来构建安徽省2010~2014年乡村转型度计算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价法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出安徽省各市乡村转型度,得到以下结论:

1)安徽省整体乡村转型度比较低,乡村发展基础条件薄弱,且各城市均呈现波浪型变化。所以安徽省整体乡村转型度不稳定,乡村转型还在探索之中。

2)安徽省内部17个城市中宿州市、阜阳市、六安市3个城市乡村转型度最低,淮南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黄山市6个城市乡村转型度相对较高。较好的乡村发展基础与社会经济条件保证了乡村转型对乡村系统发展的有效推动,促进区域乡村发展水平有效增长。

3)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乡村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地区乡村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

4.2 政策启示

1)传统产业构成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各地区推进乡村转型的主要障碍。各地区特定的转型模式、程度与速率只有与当地的乡村经济基础相匹配,才能促进乡村经济与城乡系统的最有效发展。

2)快速和较快速转型地区,如合肥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黄山市、淮南市,既要统筹城乡发展,还要注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加大对科技、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的发展,以确保乡村转型良性分布健康持续的发展。

3)较慢转型区,应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促进农村增收,從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

4)慢速转型区,如宿州市、阜阳市、六安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托农业优势,发展规模化农业、高效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以加快乡村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龙花楼.基于转型与协调视角的乡村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531-541.

[2] 李婷婷,龙花楼.基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的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10):149-155, 138.

[3] 李婷婷,龙花楼.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3):490-500.

[4] 龙花楼,邹 健,李婷婷,等.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3):495-506.

[5] 李红波,张小林.苏南乡村转型发展中的人居环境重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6] 曲衍波,商 冉,齐 伟,等.山东省栖霞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垂直梯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8):24-32.

[7] 王成金.1950年代以来中国铁路物流的交流格局及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46-55.

[8] KEVIN OCONNOR. Global city regions and the location of logistics activity[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3,3(18):354-362.

[9] HONG J J,ANTHONY T H. CHIN. Modeling the location choic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ese logistics industry[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7,18(4):425-437.

[10] MARKUS H,RODRIGUE J P. The transport geography of logistics and freight 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4(12):171-184.

[11] 韩增林,李晓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区位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6-25.

[12] 王成金.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3] 莫 星,千庆兰,郭 琴,等.广州市运输型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热带地理,2010,30(5):521-527.

[14] 曾小永,千庆兰.广州市仓储型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0(32):6-9.

[15] 梁双波,曹有挥,吴 威.上海大都市区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研究,2013,32(8):1448-1456.

[16] 曹卫东.城市物流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1):1997-2007.

[17] 千庆兰,陈颖彪,李 雁,等.广州市物流企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1,30(7):1254-1261.

[18] 孙峰华,魏 晓,刘玉桥,等.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J].地理学报,2008,63(10):1108-1118.

[19] 潘裕娟,曹小曙.城市物流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9):1483-1488.

[20] 章 文,黎 夏.深圳服装业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热带地理,2014,34(4):534-543.

[21] ILBERY B,BOWLER I.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vism to post-productivism[A]. ILBERY B. The Geography of Rural Change[M].London: Longman,1998:57-84.

[22] SLEE B.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endogenous development[A]. VAN DER PLOEG J D,LONG A. Bom from Within:Practice and Perspectives of Endogenous Rural Development[M].Assen:Van Gorcum,1994:184-194.

[23] RAY C. Cultu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rritorial rural development[J].Sociologia Ruralis,1998,38(1):3-20.

[24] LOWE P,MURDOCH J,WARD N. Networks in rural development:beyond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models[A].VAN DER PLOEG J D,VAN DIJK G. Beyond Modernization:The Impact of Endogenous Rural Development[M].Assen:Van Gorcum,1995:87-105.

[25] AMIN A,THRIFT N. Institutional issues for the European regions:From markets and plans to social-economics and powers of association[J].Economy and Society,1995,24(1):41-66.

[26] MURDOCH J. 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16(4):407-419.

[27] VANDER PLOEG J D,MARSDEN T K. Unfolding Webs: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Rural Development[M].Assen:Van Gorcum,2008.

[28] MARS DEN T. Mobilizing the regional echo-economy:Evolving webs of agri-food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K[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2010,3(2):225-244.

[29] BINNS T,NELL E. The village in a game park:Local response to the demise of coal mining in Kwazulu-Natal,South Africa[J].Economic Geography,2003,79(1):41-66.

[30] 文 琦.中國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20-24.

[31] 刘 奇.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7(4):4-11.

[32] 贺雪峰.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J].东岳论丛,2006(2):54-61.

[33] 李朝军,闻 丽.城镇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J].兰州学刊,2007(1):103-105.

[34] 龙花楼,邹 健,李婷婷,等.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J].地理研究,2012(3):495-506.

[35] 陈晓华,张小林.“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8(8):21-25.

[36] 邹 健,龙花楼.中国乡村转型发展评价初探[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

[37]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2(6):563-570.

[38] 陈秧分,刘彦随,龙花楼.中国东部沿海县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差异及其成因[J].经济地理,2009,29(7):1154-1159.

[39] 龙花楼,李婷婷,邹 健.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的典型分析[J].经济地理,2011,3l(12):2080-2085.

[40] 孟欢欢,李同异,于正松,等.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144-148,185.

猜你喜欢
安徽省
2022年“安徽省最美护士”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