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7月20日讯 近日,一款“共享睡眠舱”出现在北京、上海、成都的一些办公写字楼内,引发关注。共享睡眠舱并不是存在即合法的。只要看看它的前辈“胶囊旅馆”的命运就知道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火了一陣之后,“胶囊旅馆”纷纷被监管部门勒令整改,最终几乎无一继续经营,整改的理由主要是消防不过关,不符合旅馆行业规范等。
周刊注疏:
以创新的名义、套上共享经济的时髦外衣,就能规避现有行业监管,既是对公众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同行业旅馆经营者的不公平。当然,如果共享睡眠舱能通过改造,使之合乎监管规范,同时还能维持低成本和高科技噱头,那倒有继续火一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