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周末,表妹带着5岁的女儿菲菲来我家做客。表妹有些无耐地对我说:“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直教育菲菲不要抢东西,但她总是不听。”
表妹刚刚抱怨完,就听到菲菲和我儿子乐乐在书房里起了争执。我和表妹立刻赶到,菲菲一见到表妹,马上就哭了起來。一问才知道,是菲菲抢了乐乐的玩具,乐乐跟她说自己再玩一会儿就给她,可是菲菲偏要现在玩。
表妹看着菲菲满脸的泪花,有些心疼,她对我儿子说:“乐乐乖,让妹妹先玩一会儿吧。”乐乐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把玩具给了菲菲。菲菲一接过玩具就不哭了,她还得意地看了乐乐一眼。表妹这才想起教育她女儿:“菲菲,以后不许抢东西了!”我现在终于明白菲菲为何戒不掉这个坏毛病了。
待我和表妹回到客厅后,我委婉地对她说:“或许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表妹疑惑地看着我说:“每次菲菲抢东西,我都告诉她不许抢,她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
“‘对与‘不对对于孩子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菲菲还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涵义,但是,她却体会到了抢的好处,认为抢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而且妈妈还会帮着她。我觉得,你现在要做的是,让她明白,通过抢的方式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还要给她讲解、示范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我答到。
表妹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虽然在语言上我制止她抢东西,但是,在行动上我却成了她的‘帮凶。以后,我一定改掉!”
一个多月以后,表妹打电话告诉我:“我用了你说的方法后,菲菲现在不怎么抢东西了,而且,她还试着与对方沟通,以此来获得她想要的东西。”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何让孩子变得聪明懂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好好的补上一课呢?
家庭文化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