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琼,李致春,李 鸿
(1.宿州学院 办公室,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3.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4.宿州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 234000)
高校新建创业学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付 琼1,李致春2,3,李 鸿4
(1.宿州学院 办公室,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学院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3.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4.宿州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 234000)
近年来,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建设创业学院作为深化“双创”教育的重要平台。新建创业学院在初建过程中,面临着师资、课程等创业教育资源不丰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建设预期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问题。新建创业学院要充分结合当地区域优势特色和高校自身创业教育现状,对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借鉴其他高校创业学院的典型模式及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建设办法。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学院;建设模式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7.0055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升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推进下,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加强,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创业学院是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既是当前高等学校顺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多样化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自主建设的创业学院,旨在整合高校、政府和社会的政策、项目、资金、专家等资源,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让更多的毕业生把握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从而实现创新创业项目向实际应用的转换[2]。但近年来高校扎堆新建创业学院,“双创”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对创业学院的建设给予了较大的关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各地高校已经成立创业学院超过三百余所,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创业学院建成,如,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已新建了各类创业学院超过百余所,安徽省从几十所新建创业学院中遴选了25所成为首批省级创业学院备案单位。各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创业师资队伍,开设了创业课程,不断加强创业指导,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明显增强。但总体上看,大部分新建创业学院尚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面临着创业教育刚起步,创业教育资源不丰富、运行机制不顺畅、建设预期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等问题。
(一)“双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管理运行机制的不健全,造成创业教育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初建了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有的挂靠在二级学院,有的挂靠在教务处或团学、就业部门,但在新建伊始,还存在关系尚未理顺,协调、配合还不够高效,资源整合效率不高等问题。部分新建创业学院创业理论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实训等由不同部门组织开展,创业资源分散在部门和院系之间,尚未及时有效整合,创业学院的工作人员大多由挂靠职能部门的老师兼任,主要还是以创业基础理论传授和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为主,未能有效发挥创业学院平台的资源整合作用。此外,高校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长期持续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一些鼓励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未能有效落实。
(二)“双创”教育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当前,大部分新建创业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普遍还比较薄弱,70%以上由辅导员或思政课教师担任,仅有部分专业课教师兼任了一定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一些高校聘请优秀企业家、成功校友、杰出创业青年等担任创业导师。辅导员经过长期课堂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创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创业实践指导缺乏针对性;专任教师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尤其是在创业项目申报与实施方面能提供较大的帮助,但创业理论相对不足;校外兼职创业导师能够把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带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时间难以保证,往往是通过封闭式的讲座或辅导的形式,授课内容的整体设计、系统性相对不足。可见,创业名师少、理论与实践素质兼具的“双师型”匮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成为新建创业学院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创业教育课程,但部分高校尚未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通识课,难以实现创业教育的全部普及。此外,以提升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导向、面向少数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的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备。实际上,创业教育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通识类创业课不能满足那些有强烈创业意愿、希望能够获得专门指导的学生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获得真正对创业实践有帮助的知识,如创业营销、财务管理、理财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入门性”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创业实践教授少,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学习关联不大,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3]。此外,大学生获得创业实践指导的机会少,创业导师一般通过创业模拟培训或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方式进行创业指导,指导面不广、系统性不强,特别是对那些已经进入创业阶段的创业项目指导力度不够,对具体的创业项目难以提供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创业学院品牌特色不够鲜明
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各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适应学生发展和创业需求,分类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强调高校创业教育要办出特色[4]。创业学院的建设应该走出一条符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凸显品牌效应。对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高校来说,利用当地的资源、资金优势,形成特色并不难。如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重点围绕发挥财经特色,培养具有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浙江义乌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结合浙江义乌发达的小商品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势,结合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培养金融、电子商务类创业人才。但对于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区域内高新技术和自主产权相对落后,可提供给大学生的创业资源不是十分丰富的地方高校来说,如何在全国高校创业学院中彰显特色,实现“突围”,是未来面临的巨大考验。
总之,新建创业学院还面临着“双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和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备等问题,大多数新建创业学院还没有形成独具各校特色、可供借鉴和复制的经验做法或建设模式。高校应从区域和本校实际创业教育资源现状出发,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建设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
对新建创业学院建设办法的探讨离不开对典型创业学院经验的分析与总结。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以来,各地高校已经成立创业学院超过三百余所,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创业学院建成。一些高校在长期探索、不断丰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比较分析,确定了4所创业学院典型模式,对其建设模式分析如下(见表1)。
表1 高校创业学院的基本类型及模式
注:资料为笔者根据各高校创业学院网站资料整理。
(一)有明确的运行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学院大多属于独立设置、挂靠职能学院或部门、虚拟设置3种类型[5]。一是独立设置,设立与其他二级学院平行的机构,有专职人员及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如温州大学创业学院,是处级建制,实体运作。二是挂靠二级学院或学生处或教务处等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建设,挂靠单位负责人一般兼任创业学院院长,挂靠学院或者部门人员兼任创业学院有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如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江苏大学、宿州学院等高校的创业学院是由学生处或教务处牵头,招生就业部门、团学工作部门等共同参与建设,对创业理论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实训等工作进行整合。三是虚拟设置,创业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如暨南大学创业学院,这种方式不利于各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能有效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独立设置或挂靠二级学院或职能部门的方式,不调整学生原来所在学院和专业,也不改变原有的创业型人才个性化选修课程学分设置,这种运作模式在创业学院建设初期可以有效地解决早期创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场所、人员配备等问题,可以为新建创业学院所借鉴。
(二)充实了“双创”教育师资队伍
重视师资配置,优化“双创”教育队伍结构。从表1可知,除暨南大学外,其他3所高校都配备了校内导师和校外创业导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校内理论与实践创业导师、校外创业导师,创业教育师资中理论与实践师资配比相对合理,教师资源配置相对充足。其中,温州大学还配备了KAB、SYB项目师资42人,上海财经大学聘请了风险投资家和资深培训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新建创业学院不但要充实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师队伍,更要加强实践辅导队伍的人员配备,这种师资配备应成为师资配备的方向。
(三)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就人才培养方式来说,温州大学实行的是“3+1”培养模式,上海财经大学实行的是弹性学制,江苏大学实行的是固定的学习年限的方式进行创业人才培养。江苏大学、暨南大学创新学分与综合素质类学分可以互相转换,值得新建创业学院借鉴。相对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弹性学制更为灵活自由,更有利于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获取社会经验,勇敢地尝试创业,允许保留学籍创业、实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学子免除后顾之忧,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值得新建创业学院借鉴。
(四)优化了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
4所高校都是以特色培训班的方式对特定的“精英”学员进行专门培训,如,温州大学创业学院设置了创业先锋班等,从理论课程模块、创业实务模块、创业实践等模块加强对学员的创业指导。这种采用特色培训班形式开展“双创”教育的高校,教学培养体系设置更完善,并且对处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和证书来证明其创业课程的修读情况也更为合理,对学生的管理也更为紧密,该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创业专业型人才。但对初建创业学院来说,在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教育与管理任务较重等条件下,模块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采用在全校开设通选课的方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解创业知识的机会,只要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课程,降低创业学院建设的进入门槛,为创业学院向特色专业班转型提供实验和铺垫[6]。在创业实践指导方面,4所高校都拥有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硬件支撑,如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不仅面向全校学生设置了创业通识课程,还加强了创业创新大讲堂、创业大赛、创业咖啡等创业实践环节的指导。新建创业学院尤其要加强创业实践指导,包括对创业项目进行创业理论和具体实践操作的指导,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信息与咨询服务。
(一)完善“双创”教育运行管理保障机制
高校的“双创”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合力工程,离不开各教学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联动、通力合作。要优化“双创”教育运行机制,有效整合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相关单位创新创业的职能,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氛围[7]。为更好地推动创业工作,建议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创业学院院长,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校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地政府、企业行业有关人士担任委员,负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委员会下设创新创业主管机构,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实施工作,以高效地统筹协调校内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创业教育资源,同时调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构建深度融合的校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各方共同努力推进创业学院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的特色优势,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养区域产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一是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明确契合区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建立专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将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与“双创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二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邀请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行业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三是探索建立分级分层的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必修课,对低年级的学生侧重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其创业意识;对中年级学生加大创业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比重,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重点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对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企业实践、项目孵化等实战操作。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企业营销与媒介策划、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及法律基础等系列创业素质类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贯穿到各个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增加创业实践课程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四是探索“N+1”的培养模式。在本专科生中实行“2+1”或“3+1”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落实国家出台的弹性学制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为创业学子免除后顾之忧。此外,改革毕业生评价体制,大力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实施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及科技竞赛等进行量化评价,并实行学分互换,形成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
(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创”教育导师队伍
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建设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创业导师队伍。一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队伍。从校内专业教师中选拔具有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经历的教师担任创业专兼职导师,有效地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8];实施人才柔性引进制度,通过聘请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等灵活的形式,聘请一定的知名企业家、创业精英、杰出校友以及投资金融、信息科技等领域的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参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层次、领域、结构。同时,也借助政府、企业的人才物力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二是实施创业导师培育工程。积极组织创业导师“走出去”,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学习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开展校内教师创新教育能力提升活动,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教学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创业导师的指导水平。三是创设创业导师人才库,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业导师人才库的建设工作,不仅在校内各教学院部之间实现创业教学资源共享,省内创业学院之间也要结成友好联盟,加强师资流动,共享优秀创业教学资源。此外,要改变对创业教师以项目和论文多少作为评价标准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加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考核。
(四)强化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建设“应用型”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打造新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多方联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校内创意集市、创业基地、创客中心等众创空间,新建校外各类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构建资源优化、内外融通、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9]。二是加强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建设校内创新实验室、创业训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搭建由企业、金融机构、风投机构负责人和创业导师等多方参与的大学生创客实验室,推动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向实际应用转换,提升创业孵化率 。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科技创新活动。高校要积极主办或联合行业企业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多种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沙龙、创业讲坛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组织举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率;重点以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创业比赛,通过大量的创业实践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五)搭建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
大部分新建创业学院在办学模式、运营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因此,一定区域内的高校之间要扩宽思路,相互取长补短、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信息和人才的共享,新建创业学院更要“抱团取暖”,及时组建一个跨本专科层次、校企、校政、校校之间多方协同和共赢的高校创业学院联盟,打造成为加强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合作平台,实现与地方政府、社会创业园区的无缝对接,深化各方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10]。发挥高校创业联盟“招才纳智”的作用,广泛吸纳知名企业参与其中,帮助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双创”教育任重而道远,新建创业学院要充分结合当地区域特色优势和高校自身创业教育现状,同时借鉴其他高校创业学院典型模式及建设经验,通过不断完善“双创”教育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对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各校自身实际的、具有特色和亮点的创业教育之路。
[1] 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由来与释义[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1-6.
[2]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第一批创业大学和创业学院申报备案的通知[EB/OL].http://www.ahgj.gov.cn/72/view/4452,2016-08-12.
[3] 何星舟.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1):11-15.
[4] 李吉庆.创业学院: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整合新平台[J].科技视界,2014(3):46-47.
[5] 陈德虎.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高校创业学院建设的视角[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2):19-24.
[6] 王季,李靖舒,袁华.论基于资源现状的我国高校创业学院建设办法[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61-63.
[7] 王烨捷,晓绛.创业学院路在何方[N].中国建设报,2016-06-29(06).
[8] 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6):70-74.
[9] 刘希平.创业学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要载体[N].中国教育报,2016-02-23(12).
[10] 陈忠卫.陈忠卫:尽快组建安徽省属高校创业学院联盟[EB/OL],http://edu.ahwang.cn/20170117/1599125.shtml,2017-01-17.
(编辑:杨建肖)
2017-03-25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编号:SK2017A0473)。
付 琼(1985-),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学。
G64
A
1008-6927(2017)03-0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