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雷区 步步为“赢”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定

2017-08-08 03:01浙江汪宇飞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区限制性薰衣草

浙江 汪宇飞

易错雷区 步步为“赢”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定

浙江 汪宇飞

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分析一直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无论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卷,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考点。从对该知识点的考查要求来看,主要包括两大要求:其一,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为必考要求;其二,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为加试要求。因此,加强对该考点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与备考的尺度,并有助于提高复习应考的针对性。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学生对于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一直是薄弱环节,暴露出区域学习不扎实、判断方法匮乏、题干材料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易错雷区 引人深思

在宁波市的一次高二联考的地理试题卷中,选择题第14题错误率高达65%,让人匪夷所思。该题参考答案为A,而部分老师认为该题选B。一时间,争议不断。在试卷讲评课中,老师似乎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去用材料佐证所谓正确的观点。下面是试题展现:

【例1】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既是薰衣草的故乡也是葡萄酒产地。下图为“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薰衣草与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河流

15.读图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 ( )

A.忌潮湿多雨、忌高温

B.宜酸性土壤、耐寒冷

C.耐盐碱干旱、喜高温

D.需水肥量大、喜阳光

【参考答案】14.A 15.A

第14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主导因素判断,学生之中很大一部分选择了B选项。在试卷讲评中,该部分同学反驳的理由头头是道。其中,主要的一种观点是:葡萄分布在河谷、沿海地区,薰衣草分布在海拔500~1 000m的山坡,所以,两地的水热条件不一样,而薰衣草和葡萄的分布主要考虑的是不同的农作物的习性不一样,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不一样,故薰衣草分布在山坡,葡萄分布在河谷。

上述试题所给的材料主要是地形图,所以可以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地形要素,选择了A。但是,仔细斟酌一番,笔者觉得参考答案值得商榷。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个疑惑:在较高海拔河谷地形是否适合葡萄的生长?在低海拔的坡地是否有利于薰衣草的生长?

二、试题改编 迷雾丛生

上述题目主要是地形、气候与农作物分布的关系判别。与此同时,笔者联想到了青藏高原地区河谷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这两道题目具有相关性,可以对照类比。

【例2】影响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参考答案】B

该题的参考答案非常明确,应该是B。因为四个选项之间没有干扰和迷惑性。但是,如果将其中某个选项改变一下,如下题,又该如何选择。

【试题改编】影响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河流

将上述试题稍作改编,对于该题的参考答案的思考就变得复杂。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典型的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那么究竟是因为河谷地势低,所以热量充足,而选择A;还是因为考虑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所以选择在河谷地区,故选择B。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类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个特点所致。

三、分析原因 探索对策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是教学与备考的一个重难点。从许多典型例题中折射出以下几大原因:其一,区域地理薄弱,学生对地区的自然环境感到“陌生”;其二,题干信息挖掘不够充分,猜测随意性强;其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尤其是地形和气候要素),干扰判断。为了解决农业主导因素判断类难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逐本溯源 回归原点

要解释这个问题,笔者觉得还是要回归书本,找出知识原点,从源头入手。农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判断,主要涉及两节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是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下图中可知,自然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土壤、地形、生物等要素组成,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农业区位因素:从下图中可知,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是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农业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尽管自然条件是稳定的,但是人类可以加以改造,例如,温室大棚改善热量条件。而且各大要素彼此联系、彼此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刻地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农业区位的时候,应当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全面地分析,不应当孤立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二)明晰概念 摸索规律

关于农业区位主导因素判断的典型例题不胜枚举,细细观察,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主导因素往往就是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例题加以佐证。

【例3】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参考答案】1.B 2.C

从阅卷反馈来看,该题第2小题的错误率也比较高,也进一步佐证了该类区位主导因素判断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个难点。本题所考查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尼罗河沿岸的长绒棉种植。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分不足。因此,该地区发展棉花种植的限制因素为水源,同时也是棉花种植沿河分布的主导因素。为了进一步阐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两个概念加以解释(如表1所示)。

表1 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对比

从上表来看,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以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就是缺少水分。但是,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的时候,该因素就变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三)夯实区域 注重整理

从教学调查来看,许多同学对主导因素判断错误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该区域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一无所知。面对一个陌生的区域,无从下手,只能随便猜测,正确率自然难以保证。为了解决此类原因所导致的错误,笔者认为需要加强区域地理的渗透,或者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反复练习,以此提高区域判断分析的能力。

当然,内因才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核心动力。被动的学习终究效果有限,如果要更好地掌握农业区位的判断,建议学生加强对此类问题的整理,并归纳概括以提高复习的效果。下表为农业主导区位因素整理表,供大家参考。

表2 农业区位因素整理表

四、鄙陋之见 且行且思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是高考的重中之重,以综合题为主,但也有选择题。而从学生平时有关农业区位条件的选择题训练中,暴露出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是一类高错误率题型。笔者通过几道农业区位主导因素典型例题的一些共性特点,总结出解决该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其一,回归书本知识原点,注重基础;其二,主导因素往往就是一个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其三,渗透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决定了农业布局,某种农作物布局在什么地形区是由于该地形区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综合条件符合该农作物的生长要求,所以,农作物和分布地形区的综合自然环境条件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而非耦合关系。最后,笔者想对开始的那个问题的部分想法与大家探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安中学)

猜你喜欢
农业区限制性薰衣草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薰衣草,都可以用在护肤品中?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南京地区薰衣草育苗技术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Лаванда в Или Синьцзяна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
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