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军
摘 要:课堂书面作业,是学生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学生对学习知识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每堂课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信息载体。因此,课堂书面作业的批改特别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这一做法,收效甚多,可谓一举多得,师生双赢。
关键词:数学;课堂书面作业;批改;价值
一、转化“学困生”,预防“学困生”的产生
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法,是把学生当日所做的课堂书面作业收离课堂,予以批改后,在次日上课才发放给学生,有的到第二天还批改不出来。于是乎,就采取用甲、乙两本作业本轮换做作业的方法来缓解批改不及时的矛盾。这样,就只能把当日所做的课堂书面作业本间隔一天才能批改完成而发放给学生。第二天或第三天,教师为了新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来解决前面作业中个别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此情况,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能会将发放的作业本翻开来看一看,将做错的习题重新做一遍,但是做得正确与否、心中并没有底。自觉性不强的学生,随即把作业本放到一边,不去理会,作业中的错误自然就得不到及时地纠正,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点便永远模糊不清。这样下去,学生就有了负积累,产生了学习上的“欠债”现象。久而久之,学习上的“债台”自然越筑越高,就是这样的学生成为“学困生”,原来的“学困生”就更无法转化了。
教师采用学生自批自改和交换批改的方法,能够化解上述矛盾。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一般要在下课前几分钟全部完成),让学生自行完成。此时,教师巡视,一方面辅导“学困生”,使之能够按时完成;另一方面,发现特殊解题方法(或者说创造性的解题方法)。在批改前,先由一名学生说出一般的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让其他学生按照该生说的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去判断自己的解法是否正确。然后,再由有特殊解法的学生说出其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供大家讨论、评价、借鉴。学生通过再听一遍这种同学说出的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使错误的思维得到及时纠正,使模糊的认识得到澄清。这样,问题当场得到解决,不留遗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产生“欠债”现象,不再成为学习上的“债务人”,从而有效地当堂转化“学困生”,并预防了“学困生”的产生。
二、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
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法,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据调查,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一般每周任课都在20课时以上,平均每天4课时以上,还有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担任2个班的数学课。也就是说,有时1天上3节数学课。如果每课时一次课堂书面作业,每班按45人计算,即一位数学教师每天至少批改90人次以上的作业;批改每人次的作业按1.5分钟计算,则可知,每天至少要花2小時以上的时间来批改作业。
这样,光是上课和批改作业,就使数学教师忙得不可开交了。而采用学生自批自改和交换批改,就有力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调动积极性
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法,是学生做完了作业后,把作业本交给教师。至于自己做得如何,教师给自己的作业一个什么样的评价,而为什么如此评价等,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思考。第二天,教师把批改后的作业本发放给学生,学生也只是看看教师给了自己的这次作业一个什么样的评价,而为什么给这样一个评价,根本就不会想它。像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没有一点主动权,心理颇受压抑。做作业,对学生而言,就会只是完成任务而已,管它做得对不对,只要白纸上面写上了黑字,算是给老师完成了任务。毋庸多想,这样完成,其质量哪里能够达到作业的目的呢?而采用了自批自改和交换批改的方法,学生不光要对自己的作业做出正确的评价,有时还得要对他人的作业做出正确的评价(如交换批改)。因此,学生就会努力避免“以己之昏昏,示人以昭昭”。也就是说,学生在批改作业后,就在思考应该给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才是正确的、合理的。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掌握了怎样做作业才会得到较好的评价,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其学习积极性便大大提高。同时,自我评价能力也到了培养,还在此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课堂书面作业由学生自批自改和互批互改,确实能够一举多得,师生双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能够转化“学困生”,预防“学困生”的产生;能够便于教师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为教而研,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设计教案与习题、研究学生……进而由自我的成长转为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勇.谈数学活动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01(3).
[2]胡亚男.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理导航,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