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闭碧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要求,但是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理念与要求实行得并不顺利。农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难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上的教学氛围沉闷乏味,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足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想彻底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无疑是主要的手段。
关键词:兴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理念,旨在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身学习动机的激发下进行积极高效的学习,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精彩纷呈,充满活力与生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得到切实的保证。
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采用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手段。在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时,为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积极地发展思维,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进行高效学习。这样,也使得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充满实效性。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并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由于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很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任意地画两条直线,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此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直线和射线、线段是有区别的”,从而让学生得到更为准确的答案。在学生的画图实践中,探究欲望更强烈,在积极性的激发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营造氛围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教师不能立即为学生讲解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而应该让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后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交流将问题解决,自信心就会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分析的思路与解题的方法,他们分析思考的过程也锻炼了思维,经过教师的讲解后,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知会更加深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掌握了计算的基本规则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出示多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让学生做题后先在小组内核对答案,对于有歧义、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统一的讲解。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他们的成绩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积极性,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很少参与其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形成“一帮一”“一帮多”或者“多帮一”的学习模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游戏教学调动情绪
将数学游戏引入到课堂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农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经常做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在轻松而愉快的活动情境中,学生可以真正地做到在“玩中学”,从而在学生积极情绪的启发与调动下,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在教学了整数的乘法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拍七令”的游戏,即班级内的学生从1~99开始报数,但凡学生要报的数中含有“7”或者是“7”的倍数时,学生就不能报数,而要拍一下手,然后下一个学生继续报数。如果有学生报错数或者拍错则认定为输,由错的人从1开始重新报数。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这个游戏的形式很简单,计算也很简单,但是在游戏中,即使学生都十分投入,他们也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出错。在游戏与犯错中学生会变得兴奋,他们也能在参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总之,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合作、组织游戏等多种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让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精彩,让学生的学习成效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
[2]王忠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