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

2017-08-07 09:02方梅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

方梅芳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新的情趣,它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和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多样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新的情趣,它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没有外部强加的痕迹,成为教学过程有力的支撑。

一、情境创设的有趣性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更爱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课前可创设一些有趣情境,以此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年中秋节吃月饼。妈妈把一大块月饼平均切成6块,家里一人一块。可是,我和哥哥、弟弟都硬要吃两块。妈妈拗不过我们说:好好好,都满足你们。妈妈把饼又补了几刀,平均分成了12块。这样我和哥哥、弟弟分得了兩块。我、哥哥和弟弟都笑了,妈妈笑了。说到这,同学们笑着说道:老师,你也有“傻”的时候。“怎么说呢?说说看”。“原来把一块饼平均切成6块,你吃一块是占其中的,后来平均切成12块,吃两块是占其中的,不是一样吗?”这时,我提高了嗓子说道:“是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当然一样。”看,同学们好像有点摸着“分数的基本性质”意义了。于是,我就直接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从刚才的两个分数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验证这种规律吗?看看谁的策略多。同学们情绪高涨,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二、情境创设的儿化性

儿歌语句简短,读时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农村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我们学校杨业苗老师在一次数学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编儿歌。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请学生先编出5只青蛙的儿歌,学生很快就突破了,接着他又让学生继续编出全世界青蛙的儿歌。这时,学生有点傻了,全世界的青蛙有多少只都不知道,怎么编下去呢?杨老师在一旁提醒:能否联系本节课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学生一听,是哟,我怎么没想到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呢?于是他们眼前一亮,结果出现了以下几种编法:(1)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2)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教师再让学生交流各自编儿歌时的想法,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这样学生明白了用字母表示意义;用字母表示比用数字更简洁。又如郭老师在教学“十的分与合”后编了这样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聪明能干小巧手。”小朋友一边嘴念,一边手动,这样学生一下子把十的分与合记住了,同时又为后面十的加减法以及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三、情境创设富有故事性

小学生对故事最感兴趣,一听老师讲故事就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利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能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先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于骄傲结果输了。可是它很不服气,但是它又碍于面子说:“是我故意输给乌龟的,真的要比呢,我得找一个实力相当的,真正较量一回。这次我不和乌龟赛跑,而是要和小灰兔赛跑。”这时播放课件:小灰兔和小白兔比赛,小白兔跑圆形路线,小灰兔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可是在场的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违反了比赛规则,你认为呢?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看比赛公平不公平,实质上就是看小灰兔和小白兔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要比较它们跑的路线,就必须懂得圆的周长。可是圆的周长我们还没有学过,没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周长”。出于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揭示了课题,从而进入本节课的探索中。

四、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在生活性,应注重“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大田广平中小林青梨老师上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他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我这个人,没有人爱跟我一起坐车。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听到老师提的问题,再看看老师,就想到因为老师长得胖,把别人的位置占了,当然就不爱跟你坐了。从而很自然地导出了这节课要上的内容,老师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

五、创设情境的问题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学习中运用想象、联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习丰富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天生有一种爱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也可以创设一种有效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出一些疑问,诱导出学生由疑升思,這是促使学生由思到知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勇于创新。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如我在本校上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瓶子的容积”时,出示一瓶装满水的圆柱形瓶子后问:“你们有办法求出这个瓶子的容积吗?”学生马上回答:“有。”把水倒入规则的容器里,不就可以了吗?我又说:“可是我今天没有带其他的教具,我想知道这个瓶子的容积,你们有办法吗?”同学们我看你,你看我,都摇了摇头。接着,我把瓶里的水倒到规则圆柱形中。现在你们有办法了吗?有几个学生有思路了,点点头,说:“要是我们能把空气的体积求出来就好了。因为水的体积+空气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可是空气的体积是不规则,你们要怎么求出来呢?现在分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就进入了探索问题之中。

六、情境创设的明确性

创设情境要快速、明确、有效地切入主题。正如小研室陈大荣主任所说的:情境创设要有明确性,要像新郎看新娘瞄一眼,就动之以情。如,吴明卿在广平中小上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大家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曹冲是怎样把大象的重称出来呢?同学们回答说:“在船上称出石头的重量从而间接称出大象的重”,这里运用了“转化”的方法。老师总结出:对,这里运用“转化”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已经接触过很多。从而老师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总之,创设情境的策略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为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习也才能为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7(3).

[3]王文娟,郭彬.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12).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