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霞
摘 要:小學数学教学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校园,小组合作作为重要教学改革成果之一,为数学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探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实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人教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有助于学生共同发展,是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一次呼应,有助于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品质。
一、因人制宜,科学划分小组
划分小组是小组合作教学的第一步,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当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不同小组之间整体水平旗鼓相当,同一小组之间水平呈现梯级排列。小组人数4~6人为宜,同一小组之内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大约维持在1∶2∶1,具体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小组成员确定之后,每一小组之内应当选出组长、记录员、观察员和发言人,以便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保证合作学习质量。在划分小组阶段尤其应当注意的问题在于,数学水平是小组划分的重要依据,但是确定各组成员之前,教师还要与学生有效沟通,了解学生分组意愿,以尽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宜。如果学生不愿意被划分到该组,教师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了解相关原因,千万不能以命令的口吻强制要求学生,那样不仅无法实现共同发展,反而会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精华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小组合作教学是否取得成功,与讨论交流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正式进行讨论交流之前,教师应当考虑小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和合作学习经验有限这一现实问题,主动承担起学习引路人角色,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具体包括: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了解学生讨论交流情况,适时提供学习帮助等。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个关键内容,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了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正式教学之前,考虑到学生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因此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式上课之前,笔者在课件上出示如下问题:(1)回顾三年级分数知识,说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2)分数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结合一个分数例子说明;(3)分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4)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分得的蛋糕个数怎么样表示?以上四个问题难度依次递增,笔者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划分好的6人小组合作讨论,比一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正确答案。在竞争意识的积极推动下,各小组不甘落于人后,纷纷展开积极探讨,课堂气氛热火朝天。不一会儿,陆陆续续有小组举手回答问题。每当发言人表明观点,笔者先不急着对小组合作讨论答案进行评价,而是请其余正在听课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这样一来,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合作讨论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动,数学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回顾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此后再实施相关教学活动学生明显配合得多了。
三、教学反思,增强合作品质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现实意义。小组合作教学强调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丧失。每一次小组合作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之处,以便在下次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改正。
分数的意义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通过观察电子白板设备录制的教学视频,笔者发现请学生互相点评这一环节设计得尤为巧妙,每当有人回答问题,其余学生全部聚精会神,想要了解自己的答案与其他组有什么异同,有效集中了注意力。但是另一方面,笔者同样发现,由于课堂缺乏有效监控,个别学生将讨论交流环节当作说闲话的时间,不认真参与交流,今后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
加强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之间形成结构体系,促进共同发展。除了本文提到的小组合作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提高对这方面课题研究的认识,探索更多更具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凌文根.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7,4(9):123-125.
[2]林巧.论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J].教育界,2016,7(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