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生动

2017-08-07 11:15王宾治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王宾治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其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既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又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将其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内容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那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呢?这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而有趣的学习。

一、引导学生巩固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成语,理解这篇文章的架构及其写作特点等。但是大多数的字词教学都是枯燥乏味的,小学生在学习时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这就导致语文字词教学的效率难以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过程,使学习内容充满趣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法学习。如,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草字头“艹”,然后让学生写出有草字头的汉字,学生就会写出“花、草、苗、芳、荷、莲蓬”等;然后教师可以再出示“虫”,并让学生写出“虫”字旁的字,由于在写“艹”字头的字时,学生发现了一些规律,在写“虫”字旁的汉字时就会往小动物的方向思考,从而可以写出“蜻蜓、虾、蛙、蚂蚱、蚯蚓”等,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写出来的小动物逐个展示图片,并将相应的汉字对应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字词,也让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

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仅仅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启迪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种教学题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情趣,为其身心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领略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可以沉浸其中,愉悦身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了这首古诗的内容后,将诗中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从而在恰当的氛围与意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品质,使其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在教学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个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感受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品质情操。

三、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学习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一味地讲授效率极低,长此以往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形式,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地制作教学课件,从而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在提升教学趣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

例如,在教学课文《晏子使楚》时,有些学生对于“五尺来高的洞”很不理解,不知道到底有多高,虽然有些教师会告诉学生,五尺大约有1.67米,但是小学生还是很难直观清楚地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看五尺高的门洞和周围的行人,通過对比,学生就会了解其中的奚落之意,也会明白晏子的聪慧果敢。再如,讲到“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分别出示橘和枳的图片,并为学生介绍橘子大而甜,而枳不仅小,味道还苦。这样直观的讲解既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充满了生机,也帮助学生形象而真切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培养。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丰富而生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桥.札札弄机杼 为何不成章: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思考与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4).

[2]蒋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有效性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