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会说话,学生才会爱说话

2017-08-07 21:32陆小英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提问评价

陆小英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不爱说话,教师独撑门面,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的问题。而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有责任改变这一现状,从课堂中和学生的对话角度入手,让自己会问,问出学生心中的疑问,问开学生的思路,问起学生的兴趣;让自己会答,把有价值的意外问题变成教学资源,把无价值的问题思维拉回课堂;还要让自己会评价,给予学生直接或间接的评价,树立学生说话的信心。让课堂因为教师的会说话而变得活跃,让学生因为教师的会说话而变得爱说话,改变语文课堂的沉闷,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提问;回答;评价;说话艺术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学生不愿发表见解,无论教师怎样激发,都“咬定牙关不松口”。教师只能站那儿干着急,实在没办法,只好直呼名字,“逼”出几个“英雄好汉”。甚至有教师自己提问后又很无奈地自己作答。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初中生“要面子”,怕回答不对引来耻笑。但这绝不能成为课堂沉闷的理由,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说话技巧才是根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说话能力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功底固然能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吸引学生认真地听,但教师能“问”好、“答”好、“评价”好,却能让整个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会问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布鲁纳认为课堂就是一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精心设计疑问

我们已经习惯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无“疑”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极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让课堂上爱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少了。事实上,课堂上尽管是教师提的问题,但它们更应该是学生心头的疑问,是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而产生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疑问而提问,不能信口开问或为问而问。

(二)倡导发散性提问

活跃的思维是我们希望在语文课堂上看到的,新课改要求我们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发散性提问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观点,让每个学生站起来都有话说。这样的问题问多了、答多了,学生的话也就多了,更不会怕回答了。可千万别让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学生觉得枯燥没劲,总答不上老师的参考答案,不想答了,话自然就少了。

例如,在教授著名的童话剧《皇帝的新装》时,有教师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又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就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让其七嘴八舌地说开来,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三)创设情境提问

语文课堂很小,外面的世界却很大,学生往往对外面他们未知或半知的世界有着无比的兴趣。那就让我们动用我们的见识和阅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为赢得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营造一种诱人的氛围。

比如,教学《云南的歌会》中山路漫歌时,作者笔下云南独特的风景美、风俗美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云南的相关风景图片,使学生进入情境当中,这时可提问“你们认为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唱歌的人会是怎样的人,这歌会是怎样的歌呢?”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自然有话要说。

当然,还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目的一定要明确,对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提这个问题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应该非常清楚。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设计更深层的问题,略高于学生又不能远离学生,要让学生跳一下够得着,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此外提问还得适时适度。什么时候提问要和整堂课的进度相契合,要在学生心存疑惑又难以表达清楚时,帮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会问的语文教师一定能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会提问的老师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会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提问,更要鼓励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多提问。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增多,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学生提问总不会按着教师的思路,于是课堂上教师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尴尬局面:

(一)手足无措,无从招架

一位教师执教《小石潭记》,他想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上课,于是他就让学生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哪八记?永州在哪里啊?现在还有小石潭这个地方吗?柳宗元做着官怎么这么有空老出去玩啊?怎么能这么当官呢?……几分钟学生提出了一大堆问题,那位老师根本没想到学生竟会提出这么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他根本无法回答,也打乱了他课堂教学的进度。

(二)取而代之

“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然而很多教师也许是为了节省时间,也可能是不想打乱计划,赶快把答案“奉送”给了学生,让学生听写答案,教学就演变成了一种“告诉”,学生表面上记下来了,实际上却还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

例:某教师执教《致女儿的信》一课,读到最后两段时,一位学生便发问:为什么说做一个幸福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教师没想到学生急着问,沉思片刻后,告诉学生:就本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才行。懂吗?学生似懂非懂地说:“哦……”

(三)回避问题,不了了之

学生提出意料外的问题,为了不打乱精心准备的教案,有的教师会选择回避问题,不允许学生的提问来破坏。于是“下课后再讨论”几乎成了教师挡住学生突然问题的口头禅。学生好不容易激起的提问兴趣就这样被抹杀了。学生满怀激情提的问题(也许是百思而不得其解)就这么被我们“处理”掉了。

例:某教师执教《外国诗两首》一课,这是两首优美的诗歌。学着学着,突然有学生问:老师,蛐蛐就是蟋蟀,蝈蝈我没见过,是怎样的啊?教师似乎没料到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于是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课后去考证一下。教学接着便转入下一个环节,事后没人再提起。

(四)临场发挥,不计对错

也有些教师过分苛求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而大大忽视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对学生一些没什么价值的问题也大肆回答。他们觉得自己如果不这样,就体现不出教师的权威,就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

这些都是教师在应答学生提问时出的问题,充耳不闻肯定不行,全部解决也不切实际,那么应该怎么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呢?这就要考验教师的应答艺术了。一般而言,学生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有效、无效、一般三类。对待前一类问题可以灵活地把他们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面对后两类问题,教师应迅速作出判断,聪明机智地运用语言让其回到教学的正常轨道上来。

1.把有价值的意外问题变成教学资源

教师要学会倾听,捕捉住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把有价值的意外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进程,却也给课堂带来了精彩,带动了课堂气氛,也激起了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

例:一次,我在刚开始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罗布泊到底是怎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啊?”我稍稍一愣,意识到这个问题具有的价值,于是我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思考:罗布泊现在是怎么样的,过去又是怎么样的?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认识到对水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带来了罗布泊的巨变。短短的五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

2.把无价值的问题思维拉回课堂

对学生消极的、价值低的意外问题,教师应毫不犹豫地运用机智的语言,让其思维回到之前的教学安排上来,避免教学的失控。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当学生问“站在20多米高的地方看星星是不是很美啊?”这个问题时,完全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轻轻带过:哈哈,那个时候可没这样的雅兴啊!然后迅速进入下一个问题。

三、会评价

以往我们较多关注讲授、提问,而对评价语言却注意不多。而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还得在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上下工夫。课堂中,教师每一句自认为可能无意义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这正印证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

(一)直接评价

对于学生正确或合理的回答,富有创造性的看法、意见,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给予热情洋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能营造光明的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爱思考和回答。如“回答得不錯!”“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评价,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鼓励仅是原则,并不是全部。有时候无原则的鼓励,会适得其反。其次肯定的评价一定要带有感情,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只能让初中学生感到老师的粗俗和浅薄,在心理上疏远老师。

(二)间接评价

平时当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我们往往会对其忽略不计,不作点评并另请其他学生回答,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假如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和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肯定会有新发现!”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们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

对于学生太离谱的回答,老师甚至会出现简单粗暴的指责。这时候如果换成委婉的间接评价,如“是这样吗?请再仔细想想题目!”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评价否定了学生的回答,但否定并不意味着批评。教师不应该和怒气冲天、痛声呵斥或语言尖酸、讽刺挖苦等场面联系起来。套用现在的流行说法,我们提倡的是“绿色批评”。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儒师,拥有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也应该是一位哲师,在思考和创新中教学;还应该是一位匠师,有着高超的语文教学手段,更应该是一位艺师,有着丰富的语言艺术细胞,挖掘语文课堂上语言的艺术魅力。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竭尽全力,提高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说话艺术,带动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说话!

参考文献:

[1]傅惠鈞.教师口语艺术[M].1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72-207.

[2]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1-279.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68.

猜你喜欢
提问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