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亚军+宋来光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多次被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从教二十几年来,对这篇文章的教读已有很多次,每次教学都有很深的心得和体会,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已有的资料的考证,对涉及本文的几个问题表明我自己的观点。
一、《木蘭诗》的年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民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南北朝的时间跨度太大,这种笼统的说法不能让人满意。就当时北方的文学状况,还是可以将其确定一个大致的上限的,在北魏前期,它是民间以及宫廷内盛行的一种乐曲。这一类歌曲经过翻译,也可以大致看出原来的痕迹。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木兰诗中君主称可汗或天子,木兰家在黄河以南,出征地点在北边,看来这首诗是当魏迁都洛阳以后,六镇起事以前的作品。由此可见,木兰的事迹发在北魏建国以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而《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会更晚一些,这也是没有疑问的。所以,若把《木兰诗》说成是北朝的一首民歌,确实有待商榷。
二、关于诗中人物的姓氏
关于诗中木兰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小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另外,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的真实姓氏呢?基于此,我觉得,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
三、木兰的形象及主题
现行语文教材对木兰形象的定位,既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更是一个爱家乡、敬父母的孝女。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当时朝代民歌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是创作《木兰诗》的写作意图。
其次,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既不是木兰“思什么”也不是因为木兰“忆什么”,而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要出征打仗。所以她毅然从军,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再次,从征路上,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而不是什么英雄。因为英雄不会儿女情长,因为他们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最后,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细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要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一个孝女,在木兰归家的喜悦和欣喜中,完全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奇女子。
由此可以得出:作者大概是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相应的责任。
四、《木兰诗》教学时的几点建议
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在教学时把其当成一首古代诗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朗读
全诗共330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恰当的语调,读出它的韵律来,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疏通文义,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三)要让学生注意这首诗铺排的手法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铺排式的语句,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可让学生体会木兰的思想感情,例如家人喜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出郭相迎时的情景,细细地琢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幅完整的图画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木兰诗》一文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驰骋沙场的英姿,她以英武、机智赢得每一位读者的心,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当一个国家败到用一个弱女子的双肩为统治阶级粉饰太平的时候,这时再用理性的思维去看木兰头上的光环,它留给后人的思考也就耐人寻味了。
参考文献: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渭.徐渭集[M].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