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营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临沂 276006)
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分析
李兆营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临沂 276006)
东昆仑乌妥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和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该文对其内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褶皱等构造行迹进行了研究,从局部特征推演至整体特征,达到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变质变形的再认识。结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事件、同位素年龄值及区域资料等,确定各构造群落形成的相对时代,进而比较合理地建立起测区的构造变形序列,认为区内自吕梁期-燕山期-喜山期,至少经历了7期12世代的构造变形,期间任一时期构造体制的变更,造山作用类型的变化、盆地类型的转化,都遵循伸展和压缩交替进行这一普遍的地壳演化规律。将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的构造演化划分为古元古代基底的形成阶段、多旋回的洋陆转换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及高原隆升阶段。
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构造演化;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
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位于东昆中大断裂带上。很多学者对东昆中断裂的特征及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开展了研究[1-6]。由于资料和研究程度的差异,对东昆仑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其中以姜春发等[1-2]和殷鸿福等[6]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姜春发等[1-2]将东昆仑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概括为“两开两碰一叠覆”,就是古中国板块经两次开裂成洋(早古生代祁漫塔格洋以及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阿尼玛卿洋),两次俯冲碰撞,一次叠覆造山而形成东昆仑造山带。殷鸿福等[6]则认为东昆仑造山带的演化是“非威尔逊旋回”,表现为东昆仑前造山阶段的特点是多岛小洋盆;东昆仑造陆—造山阶段的特点是软碰撞、构造迁移和多旋回。罗照华等[3-5]认为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奠定了东昆仑造山带的基本构造格局;其构造岩浆旋回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的俯冲造山阶段形成的火山岩类和弧火成岩类;晚期的大洋闭合和碰撞造山阶段则形成了钾玄岩系列火山岩。莫宣学等[7]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幔源岩浆的广泛出现是该区软流圈—岩石圈系统对特提斯洋闭合的响应,是在加厚陆壳的底部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依据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笔者在乌妥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昆中断裂带上乌妥地区的构造行迹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区域上的构造演化史进行了再认识和重新厘定。
东昆仑乌妥地区属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管辖,属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和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图1)。研究区构造线为NNW向,整体受NW向东昆中断裂、NNW及NE向走滑断裂和近EW向断层控制。区内出露的地质体有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古元古代超基性—基性岩、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等,以及三叠纪火山岩组合不整合于三叠纪花岗岩之上。其中,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和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8-10]。古元古代超基性—基性岩呈孤岛状、线状分布于东昆中断裂带内。晚古生代—中生代(晚华力西—印支期)花岗岩多呈大型线状复式岩基产出,其内部可以解体出若干岩性单元,岩石由中性向酸性变化,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等,多含一定量中基性暗色微粒包体。晚中生代火成岩主要为正长花岗岩,暗色矿物含量较少,几乎不含包体。三叠纪火山岩主要为流纹质火山岩、集块岩、凝灰岩等。研究区还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就变形特点而言,有变形层次较深、形成时间较早的韧性变形组合,以及变形层次较浅、形成时间较晚的脆性变形组合;在构造线方向来说,有EW向构造、NE向构造、NW向构造等。该次构造演化特征以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褶皱等构造行迹为主要讨论点,从局部特征推演个体至整体特征,达到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变质变形的再认识。
图1 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 (据潘桂堂,2009)
2.1 断裂构造及其特征
断裂构造是研究区最发育的构造形迹,也是控制了研究区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构造。区内构造线总体呈NW—NWW向,与昆仑山脉走向一致。以逆断层、走滑断层为主。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影响,加之后期造山作用的叠加影响,NE—NEE向平移及性质不明的次级断裂十分发育。
(1)东昆中断裂带(F1):为一区域性大断裂,在西侧为近EW向,至研究区中部向南侧突转,以NW向延出研究区,总体而言略带弧形。研究区西侧断层线展向290°~270°交替过渡,总走向280°。断面N倾,倾角60°~80°,出露长度38km。在乌妥沟东侧,除主干断裂东延外,同时向南东方向分支,分支断裂走向110°,断面产状20°∠70°,仍为压扭性断层,于莫可日沟脑延出研究区,控制了研究区地层、岩浆的展布。断裂带主体发育于长城纪小庙组之上,在研究区中南部构成小庙组与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分界线,可见北盘小庙组绿片岩逆冲于南盘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片麻岩之上,为压扭性逆冲断层。断裂带内糜棱岩类构造岩、破碎岩、断层角砾岩、擦痕、阶步、断层崖、各种矿物定性、挤压片理等构造现象发育。地层受强烈挤压,产状多近于直立或倒转,挤压破碎宽度带宽10~200m。无论通过岩体或地层,两侧数百米宽都有成串的各类岩脉侵入,特别在恩木—三岔口—乌妥沟30km长范围内,存在多个由蛇绿混杂岩、基性、超基性岩组成的断续蛇绿岩岩石组合带。集中于两盘离断面宽约1km内,多为近EW向,少数为SN向和NW向。
(2)科尔-江各断层(F5):位于研究区北缘,自西而东贯穿研究区,可见长度约60km。断面主体N倾,倾角50°~75°,西段科尔幅可见北侧逆掩于南盘之上,东侧局部表现为S倾。西段NE向,东段近EW向,形成一个中部近似凸起的弧形断层。西段被F9断层错断,东段被F13,F14错断,不连续发育,且在西段发育有2条伴生断层F31,F32,近乎平行于F5西段。穿越不同时期的侵入体,带内岩石破碎,为断层两侧岩石挤压形成,局部断层三角面、擦痕、阶步等构造现象发育,切割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通过岩体时则发育钾长石化的破裂花岗岩带。沿带后期紫红色花岗斑岩、伟晶岩广泛发育,地貌上亦表现为横贯水系的线性负地貌,末动期应为燕山期或更晚时期。区内还发育一些NW向和NE向走滑断裂,如乌兰哈达-淘克图-查汗哈达断层(F9)、大柏木沟断层(F10)、小柏木沟断层(F11)、牙勒哈特-艾力特肯尕熊断层(F13)、莫布鲁沟-霞拉喝特里断层(F14)、乌查汗断层(F15),这些断层在野外观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断层面像刀切一样平直,陡崖、断层三角面发育,岩石破碎,挤压作用留下的挤压破碎带明显,野外小倍数放大镜观察,破碎带内岩石中石英被明显错开,而长石则压碎呈粉末状。其中F9,F10,F11为一组右行走滑断层;F13,F14,F15为一组左行走滑断层。根据该组断层走滑性质分析来看,应为研究区在造山作用过程中受北侧“柴达木盆地”及南侧“巴颜喀拉山系”双重挤压所形成,研究区断层的这种表现形式也为东昆仑地区造山运动提供了重要证据。
2.2 韧性剪切带及其特征
由于研究区所处造山带构造位置的特殊性,遭受多期次叠加作用,变质变形强烈,带内韧性变形较发育,主要韧性剪切构造变形带见表1。研究区剪切带的变质环境主要为绿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构造层次以中浅—中深部层次为主。由于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早期的构造变形相要被较新的构造变形相叠加改造,较深的构造变形抬升—隆升到地表后,肯定会叠加较浅构造层次变形的烙印,该次构造层次的划分体现的是其主期构造变形。
现主要对巴尕木鲁-益克木鲁韧性剪切带(DSZ1)进行叙述。该剪切带位于研究区东部,由于遭受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韧性剪切呈现多期次性,之间相互叠加,且剪切带连续性好、规模大,野外观测明显。主体发育于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内,构造层次以中深层次为主,叠加浅层次变形。该剪切带西起大日德本山北部,沿南东向往东经巴尕木鲁沟变为近EW向,在波洛喝特里地区以2条近NW向剪切带向南东方向延伸,于沟里江各南部交会,全长约15km,出露宽度200~750m不等,在香日德河南侧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同样出露该剪切带的分支。该剪切带构造岩主要为花岗质糜棱岩、黑云石英糜棱岩、斜长角闪质糜棱岩等,发育透入性面理构造-糜棱岩面理,明显叠加了前期形成的构造面理,强变形带与弱变形域置换,总体构成似网络状,糜棱面理倾向倾角相对稳定,在350°~20°∠75°~85°间,总体走向以NW—SE向为主,与区域性构造线走向一致,且于近EW向东昆中断裂近于平行。露头尺度的布丁构造、S-C组构、鞘褶皱、“N,W”型褶皱以及紧闭剪切褶皱、大理岩的无根勾状褶皱和矿物生长线理、拉伸线理等发育,尤以塑性揉皱、鞘褶皱、“N,A”型叠加褶皱最为发育,石香肠细颈化明显,剪切带总体表现为塑性状态下的连续变形(图2、图3)。
表1 研究区主要韧性剪切流动构造变形带特征
注:发育时代依据参见《青海省都兰县哈图-托素湖一带三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图2 巴尕木鲁沟中大理岩“A”型褶皱(左)及倾竖 褶皱(中)和布丁构造(右)素描图
图3 益克木鲁剪切带内“N”型褶皱(左)、大理岩内 塑性流动褶皱(示左旋)及多米诺骨牌(右)构造素描图
该剪切带的构造岩具有强烈的定向流动构造。定向组构主要有动态重结晶的石英颗粒,长石旋转碎斑系,长石破碎及鳞片状的云母等构成的“δ,σ”型形态组构、尾部尚有石英条带拖尾,亚颗粒化的新生石英细粒颗粒与剪切面理小角度斜交定向组成的“S-C”组构。变质矿物组合显示变质相为低角闪岩相,为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构造。
剪切带发育于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内,结合区域资料,推测该剪切带形成时代为晋宁期,后期经加里东期以及华力西期叠加作用。综合宏观及微观构造特征,指示该韧性剪切带为右旋走滑韧性剪切的活动性质,其中晋宁期剪切作用应以右行为主,加里东及华力西期作用表现为左行,各个时期的剪切作用相互叠加于研究区出露的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之上。
2.3 褶皱构造及其特征
研究区褶皱构造并不十分发育,主要分布在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小庙组。其中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中常常可见到韧性变形褶皱,此类褶皱规模较小,主要发育在韧性剪切带内部,褶皱翼端往往被韧性剪切带所截,褶皱形态十分复杂,面理置换强烈。露头域收集的该类褶皱形态见图3,另一类褶皱即由片理片麻理组成的向形或背形,这类褶皱规模较大,形态相对单一,褶皱轴迹线在平面上有一定的延伸,如图4香日德背斜。
图4 研究区香日德-沟里简易公路附近古元古代金水 口岩群中倒转平卧褶皱素描图
研究区自元古代早期沉积发育了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小庙组后,在长期的地质变革过程中,经历了自吕梁—燕山期多期多次构造活动事件的演化和改造,呈现出以新元古代为界限,其前后时期的变形类型由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变形转变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变形,由伸展机制下的韧塑性构造变形转变为挤压机制下的脆性构造变形,变形强度由强转弱的特征。由于各期构造运动的活动方式、性质、强度不同,导致发生明显有差异的变形作用,并在不同情况形成的地质体中保留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变形形迹。依据测区不同尺度上观察到的具有共同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变形场、构造层次的构造要素,可将其组合成若干个不同的构造形迹群,并根据各个构造群落之间的叠换、叠加、复合、包容、转化和改造等关系,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事件、同位素年龄值及区域资料等,确定各构造群落形成的相对时代,进而比较合理地建立起测区的构造变形序列(表2)。
综合前人及此次工作发现,区内自吕梁期—燕山—喜山期,至少经历了7期12世代的构造变形,期间任一时期构造体制的变更,造山作用类型的变化、盆地类型的转化,都遵循伸展和压缩交替进行这一普遍的地壳演化规律。伸展变形往往以横向置换占主导,并常伴有岩浆喷发为特征。压缩变形表现在以纵向置换为主导,多伴有同造山期花岗侵位的过程[11]。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事件时空关系、演化阶段的分析,特别是东昆仑造山带的资料,探讨研究区构造环境的变迁及构造演化的历程。研究区在元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古元古代基底的形成阶段、多旋回的洋陆转换阶段和陆内造山阶段及高原隆升阶段(图5)。
表2 研究区构造变形序列及其地质事件
4.1 基底形成阶段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之内,不同的学者对于东昆中造山带的基底有不同的认识。姜春发[1]等用构造开合的观点研究了昆中造山带的形成与发展演化史,认为东昆仑造山带的分布范围内存在2个基底,大体以昆中断裂为界,以南为软基底(昆南型),以北为硬基底(昆北型)。邓晋福[12]等认为柴达木地块与东昆仑曾是一个完整的大陆块,在早古生代拉开形成小洋盆,在其末期又碰撞拼合在一起,因此把在昆中断裂带附近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看作出露的柴达木地块的基底。该文讨论的基底主要与姜春发所称的硬基底相当。
研究区基底演化过程主要涉及白沙河(岩)组及小庙组,为柴达木地块基底南部边缘的一部分,具有固结较早,在稳定的变质岩系中呈孤岛零散分布的特点。测区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岩性组合主要为黑云变粒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堇青石矽线石斜长片麻岩夹白云石大理岩、橄榄石大理岩。原岩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为活动类型的沉积建造。小庙组是以石英质岩石为主的变质岩系,岩性组合为灰白色石英岩、二云石英岩、黑云长石石英岩、白云石英片岩夹白云石大理岩,下部夹条带混合岩,含石榴石二云石英片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一套相对稳定的分异程度和成熟度均较高的陆缘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王云山等[13]认为金水口(岩)群是一套变质程度高的变质岩系,具有由高绿片岩相—麻粒岩相递增变质特点,变质类型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测区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和小庙组变质程度主要出露低角闪岩相。
白沙河(岩)组已有同位素年龄有1∶20万塔鹤托坂幅中获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1922±33)Ma,片麻岩锆石U-Pb测定年龄值1850Ma;1∶5万赛什塘牧场幅基性岩墙中获Sm-Nd同位素年龄值(2313±10)Ma;1∶5万茶汗河等幅黑云斜长片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2539±400)Ma;都兰县沙柳河1∶5万野马滩幅黑云斜长片麻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2489±63)Ma,斜长角闪岩Sm-Nd同位素年龄值(2355±7)Ma;陆松年等[14]测得变质基性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468±46)Ma。从以上对金水口(岩)群不同的分布地段,不同岩性,以不同的方法测定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来看,大部分在1800~2500Ma,该年龄基本代表了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沉积年龄,属古元古代,部分同位素年龄值在1500~1800Ma,可能反映了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较晚时期的变质年龄。小庙组变质碎屑岩系中锆石U-Pb及Pb-Pb年龄测试,获得源区碎屑岩锆石年龄为2400~2500Ma和1900~2000Ma,而小庙组遭受区域变质热事件的年龄为1000Ma左右[15],因此认为小庙组形成年龄应该在1000~1900Ma。综上判断,主体基底岩系,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形成年龄一般不应老于2500Ma,而且在1900~2500Ma,属古元古代。以上同位素信息还反映,1900Ma左右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遭受了一次较强烈的变质作用,该时间与吕梁运动的时间相符,因此反映吕梁运动在测区的存在。吕梁运动使测区发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测区以低角闪岩相为主的多相变质岩系,同时,下地壳内部的拆离滑脱推覆,使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中发生顺层固态流变变形及顺层剪切作用,形成无根褶皱、构造透镜体、鞘褶皱等组成的顺层固态流变构造群落以及各种透入性片理、片麻理。
Chx—长城纪小庙组;Pt2-3W—中新元古代万宝沟群;O3δο—石英闪长岩单元;O3ηδο—石英二长闪长岩单元;C2γδ—花岗闪长岩单元;P2δ—闪长岩单元;P2γδο—英云闪长岩单元;P3γδ—花岗闪长岩单元;T1δο—石英闪长岩单元;T1γδο—英云闪长岩单元;T1γδ—花岗闪长岩单元;T2γδ—花岗闪长岩单元;T2ηγ—二长花岗岩单元;T2πηγ—斑状二长花岗岩单元;T3γδ—花岗闪长岩单元;T3ηγ—二长花岗岩单元;T3πηγ—斑状二长花岗岩单元;T3e—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J1πηο— 斑状石英二长岩单元;J1ξγ—正长花岗岩单元 图5 研究区中元古代到侏罗纪构造演化示意图
4.2 洋陆转换阶段
前人对东昆仑造山带多期蛇绿岩的厘定及多期碰撞构造变形的确定,表明存在多期的洋陆转化,综合前述特征,将东昆仑造山带的洋陆转换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中元古代晚期洋陆转换。中新元古代的地层组合特征表明,东昆仑地区中新元古代时期在古元古代变质基底上由伸展裂陷发展成陆间裂谷—小洋盆—小洋盆闭合—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研究区由于处于柴南缘的东昆仑北部,地质记录仅反映出早期伸展裂陷及后期碰撞造山,小洋盆推测位于研究区以南。研究区乌妥蛇绿岩代表了该区最早一期陆块裂解时间。洋壳形成于距今约13亿年左右,相当于中元古代晚期,裂解基底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及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裂解形成了有限的小洋盆,裂解过程中于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之上发育DSZ3,DSZ1滑脱型中深层次韧性剪切带,晚期面理与后期面理相交,发生面理置换现象。乌妥小洋盆于约10亿年前的早晋宁运动闭合(Pt2末),地壳由活动进入稳定阶段,碰撞过程中形成背向形构造,鞘褶皱等,使研究区小庙组及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遭受一次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2)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期洋陆转换。该阶段裂解从新元古代开始并一直延续到早古生代晚期,此次裂解作为有限的小洋盆扩张,使研究区南侧从昆北陆块中列离出多个小型陆块,从而形成洋中多岛格局。岛弧之间的沉积建造在研究区表现为出露于东昆中断裂带内的小庙组群以及沟里江各地区的早-中三叠世火山岩组。洋盆扩张至加里东中后期转为收缩环境,在昆中断裂两侧可见发育有较多岛弧型的闪长岩(晚奥陶世石英闪长岩)[6]。殷鸿福等[6]指出不同构造单元中新生代-早古生代地层的变形格式,反映俯冲碰撞的运动矢量为近SN向,由于运动矢量与块体边界夹角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型的俯冲碰撞构造变形型式,如研究区发育的DSZ2韧性剪切带。
(3)晚古生代洋陆转换(泥盆纪-中三叠世)。加里东运动使东昆仑造山带再一次焊接在一起,莫宣学等[7]认为东昆仑地区缺失早、中泥盆世地层,晚泥盆世陆相磨拉石的广泛发育及其在区域上不整合于早古生代及更早的地层和地质体之上,可视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泥盆世已进入造山后崩塌阶段和另一个造山旋回开始的间接标志。从石炭纪—中二叠世由于研究区南侧的塔妥-拉玛托洛胡裂解为一较大的洋盆[6],东昆仑地区在整体上表现为伸展运动,中二叠世末的晚海西运动使塔妥-拉玛托洛胡洋盆由扩张转变为收缩运动,中-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是主要的俯冲造山期,研究区也同样经历了伸展再收缩的过程。在此洋陆转换过程中,研究区相伴生了晚石炭世到中三叠世的中酸性大陆弧类花岗岩。至中三叠世,昆南跟昆中板块又一次焊接为一体,区内多旋回洋陆转化阶段结束,进入陆内调整-陆内造山阶段[16-19]。
4.3 陆内造山阶段(晚三叠纪至今)
研究区自三叠纪进入陆内造山阶段,南北两侧陆块沿昆中断裂持续挤压,逆冲发育,挤压造山(图6)。区内印支期发育大陆碰撞花岗岩,指示了研究区遭受的陆内造山运动,同时早三叠世鄂拉山组为代表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样显示为挤压构造背景下喷发的产物。印支期碰撞后的壳源花岗岩的广泛分布,燕山期晚侏罗世发育的浅成—超浅成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大陆碰撞花岗岩(CCG),说明研究区在燕山期进入较强烈的收缩挤压阶段。
图6 研究区挤压造山构造示意图
中侏罗世-古近纪研究区没有物质记录,因此构造活动特点不太清晰。从研究区零星分布的燕山期陆内正长花岗岩来看,燕山期应处于挤压的构造环境。新近纪开始,研究区随青藏高原一起进入高原隆升的构造体制,挤压-逆冲构造的发育因应该是研究区山脉剧烈隆升的主要原因。全新世开始,研究区构造体制发生转换,形成近EW向、NW向、NE向的走滑运动(左旋为主)并一直延续至今[20-23]。
(1)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断裂、韧性剪切带和褶皱等构造行迹。
(2)由于研究区所处造山带构造位置的特殊性,先后遭受多期次叠加作用,变质变形强烈,带内韧性变形较发育,主要发育3条韧性剪切带。由于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早期的构造变形相要被较新的构造变形相叠加改造,较深的构造变形抬升—隆升到地表后肯定会叠加较浅构造层次变形的烙印。
(3)通过对研究区地质事件时空关系、演化阶段的分析,特别是东昆仑造山带的资料,探讨研究区构造环境的变迁及构造演化的历程。研究区在元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古元古代基底的形成阶段、多旋回的洋陆转换阶段和陆内造山阶段及高原隆升阶段。
[1] 姜春发,杨经绥,冯秉贵,等.昆仑开合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2] 姜春发.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3] 罗照华,邓晋福,曹永清,等.青海省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J].现代地质,1999,13(1):51-56.
[4] 罗照华,柯珊,曹永清,等.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J].地质通报,2002,21(6):292-297.
[5] 罗照华,柯珊,谌宏伟.埃达克岩的特征、成因及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2,21(7):436-440.
[6] 殷鸿福,张克信.1∶25万冬给措纳湖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7] 莫宣学,罗照华,邓晋福,等.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高校地质学报[J],2007,13(3):403-414.
[8] 路晓平,李兆营,刘卫东,等.东昆仑乌妥一带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9):16-21.
[9] 刘卫东.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香日德地区早三叠世侵入岩岩石时代及形成机制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12):1-7.
[10] 刘卫东.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坑德地区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8):1-7.
[11] 刘江峰,李彦强,代岩石,等.菜挤河后造山盆地构造演化特征[J].青海大学学报,2013,31(6):53-60.
[12] 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等.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1995,(S2):130-144.
[13] 王云山,陈基娘.青海省及毗邻地区变质地带与变质作用[M].地矿部地质专报(三).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14] 陆松年,王惠初,李怀坤,等.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群”的再厘定[J]. 地质通报,2002,(1):19-23.
[15] 王国灿,王青海,简平,等. 东昆仑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的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地学前缘,2004,(4):481-490.
[16] 王国灿,魏启荣,贾春兴,等.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J].地质通报,2007,26(8):929-937.
[17] 刘卫东.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块构造演化特征[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11):1-6.
[18] 王德滋,舒良树.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J].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362-370.
[19] 伍跃中,王战.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花岗岩类时空变化的构造控制——来自钾钠含量变化的证据.地质学报[J].2009,83(7):964-981.
[20] 肖庆辉,邓晋福.花岗岩类与大陆地壳生长初探——以中国典型造山带花岗岩类岩石的形成为例[J].中国地质,2009,26(3):594-622.
[21] 肖庆辉,邱瑞照.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方式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2005,32(3):343-352.
[22] 徐夕生,邱检生.火成岩岩石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3] 袁万明,莫宣学.东昆仑印支期区域构造背景的花岗岩记录[J].地质评论,2000,46(2):203-211.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Analysisin Wutuo Area in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
LI Zhaoying
(No.7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Shandong Linyi 276006, China)
Wutuo area in east Kunlun area goes across north Kunlun arc basin system and southeast Kunlun magmatic arc subduction accretionary complex in east Kunlun.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s, fractures in different levels,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folds have been studied. Inference from local feature to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arried out.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etamorphic deformation research have been recognized again. Combining with the sedimentary formation, magmatic activity and metamorphism, isotope age values and regional data, relative age form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community has been determined, and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sequence of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reasonably established. During Lvliang - Yanshan - Himalayan tectonic period, this area has experienced at least seven periods and twelve generations deformation. Tectonic regime change in any period, change of orogenic typ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basin types all follow the extension and compression alternate evolution of this general crus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 is divided into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multi-cycle ocean continent conversion stage,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stage and the plateau uplift stage.
Ductile shear zone;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tectonic evolution; orogenic belt; Wutuo area; east Kunlun
2017-02-09;
2017-03-06;编辑:曹丽丽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青国土资矿[2008]33号文)资助成果
李兆营(1972—),男,山东蒙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E-mail:sdlylzy@163.com
P631
A
李兆营.东昆仑造山带乌妥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7,33(8):1-8. LI Zhaoying.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Analysis in Wutuo Area in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7,3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