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平
(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沙湾 83470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分析
李庆平
(沙湾县人民医院,新疆 沙湾 834700)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方法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移位或脱出、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积极的采取防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的特点,可长时间留置,减轻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1],但存在多种相关并发症。为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本次研究以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其中男86例,女6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63±7.97)岁;留置时间17~325d,平均留置时间(131.51±28.91)d;置管位置:贵要静脉118例,正中静脉18例,头静脉12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穿刺部位渗血、血肿的护理:穿刺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穿刺后1d内叮嘱患者尽量不要活动穿刺臂,穿刺点无菌纱布覆盖并用绷带加压固定。(2)静脉炎的护理:尽量选用硅胶细孔径的PICC,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送管动作要轻柔。置管后1d内换药1次,之后2次/周;导管脱出不要再送入血管内,避免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2]。(3)导管堵塞的护理:在对导管冲洗时使用20ml生理盐水并采用脉冲式动作,输注完成后要认真封管。采用尿激酶或生理盐水冲管1次/周,更换肝素帽,使用正压封管。(4)导管移位或脱出的护理:对于导管要予以妥善固定,详细、准确记录导管长度及外露长度;加强对患者日常活动的指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换药或输液接头连接时要小心、仔细,动作轻柔。(5)感染的护理:在置管时及置管后输液、封管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予以消毒处理,减少暴露时间、次数;定期换药,选择弹性大、粘性大、透气性好的敷贴;保持导管的畅通;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移位或脱出、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PICC为肿瘤或需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无痛、反复使用的治疗方式,虽然具有简便、安全等特点,但存在多种并发症,需对患者予以细致全面的优质护理,防治相关并发症。
穿刺前的评估、适当的限制手臂活动、绷带加压固定可有效降低穿刺部位出血。穿刺一次成功、送管时动作轻柔可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定期换药、导管脱出不再送入血管内可有效避免细菌的侵入而引起静脉炎。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进行换药或输液接头连接操作时要小心、仔细,动作要轻柔,妥善固定导管。护理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暴露时间、次数,选择合适的敷贴,保持导管畅通降低感染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移位或脱出、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积极的采取防治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张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2,10(2):126-127.
[2]赖海燕.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12-113.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39
2095—9559(2017)03—3099—02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