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映佩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南通 226006)
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许映佩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 南通 226006)
目的 观察对比经股动脉、挠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均经挠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两种途径介入治疗的观察对比,经挠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股动脉介入相比,经挠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股动脉;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经典途径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但有局部并发症较多及术后限制患者活动等不足。而经挠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近年来,经挠动脉穿刺途径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己成趋势。本研究通过观察对比经股动脉、挠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措施,积极探讨经挠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急慢性心绞痛,发作时向肩背放射,胸部烦闷,气急气促,乏力懒言等症状,经临床检查和医生确诊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8.2±2.7)岁,病程在2~12年,平均(6.5±1.2)年。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3例,女13例,年龄44~70岁,平均(57.6±1.9)岁,病程在3~13年,平均(6.7±1.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股动脉介入治疗组:患者均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保持平卧,应用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穿刺点位置选在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穿刺方法为Seldinger技术,穿刺针为18G穿刺针,按照规范方法将穿刺针置入动脉鞘,并完成左右冠造影、鞘管拔除等操作,术后利用血管缝合器缝合穿刺部位,最后通过绷带压迫比血。挠动脉介入治疗组:患者均经挠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穿刺中患者保持平卧,穿刺点位置选在右臂挠骨茎突近心端一厘米处,穿刺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穿刺针选择21F号穿刺针,按照规范方法完成穿刺,并常规应用硝酸廿油200μg、肝素20mg避免挠动脉痉孪,术后利用血管缝合器缝介穿刺部位,最后通过绷带压迫比血。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术前指导患者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护理计划,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应急准备,同时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给予必要的疏导。同时术前遵医嘱患者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率,防止术后血管急性闭塞。
1.3.2 术中护理 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备好除颤器、临时心脏起搏器及各种急救药品等,术中连续心电及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面色及神志的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心前区疼痛、排尿及其他不适[2]。
1.3.3 术后护理 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后,观察患者有无肢体麻木、肿胀情况,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术后给予绷带加压包扎,8h以内髋关节保持伸直位,穿刺肢体制动并平卧24h,指导并协助患者卧床排便,24h后穿刺部位无不适反应,可解除包扎。
1.3.4 并发症护理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的患者,由于术后肢体处于制动状态,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易出现血栓、渗血等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下肢温度变化、穿刺处有无血肿及皮下瘀血等,防止血栓形成,穿刺部位24h内给予冷敷,减少渗血,如出现渗血或血肿,应及时加压包扎。经桡动脉穿刺进行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无需卧床制动,所以并发症发生较少,护理人员通过正确的康复指导,使患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血管局部栓塞,尿潴留等;临床疗效包含:显效:术后患者全身症状消失,无需服药调节,有效:术后患者全身症状减轻,偶尔需用药缓解,无效:术后与术前的症状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从术后观察结果看,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穿刺点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各1例,而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穿刺点血肿,2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3例出现血管栓塞,4例出现尿潴留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38.9%,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由于介入治疗手术创伤较小,在临床上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经挠动脉途径行是一种常用途径,尤其是经挠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是由于挠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同时也比较表浅,能够更加轻易的成功穿刺,并能够快速止血,完成手术后患者的体位与术后活动都不会受到限制,因此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另一方而,挠动脉穿刺后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无需卧床,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恢复,对护理的要求更低。从本研究结果看,通过对72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及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在冠心病患者中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综上,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贾艳梅.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12):857-859.
[2]韩静.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对比[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46-47.
[3]周全.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623-2625.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23
2095—9559(2017)03—3079—02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