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
——基于对CNKI文献的统计分析

2017-08-07 18:46袁勤勤
职教通讯 2017年16期
关键词:问卷院校高职

袁勤勤

观察与思考

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
——基于对CNKI文献的统计分析

袁勤勤

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并按照年份筛选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得到的162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论文发表年份与数量、作者所在机构与出版单位、研究方法及研究选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篇文献作为一个研究单元,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162篇文献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内涵阐述、倦怠的测量、研究的问题表征与研究的对策分析等内容进行梳理,指出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成果的不足,并提出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细化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及扩增研究主体参与等建议。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CNKI文献;统计分析;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之大清晰可见,但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质量使其适应新常态的发展仍在不断探索与奋斗中。高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其地位不容忽视。但是众多的研究数据表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发展。这引起了高职院校、普通院校等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整体状况如何,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于此,笔者旨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相关论文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的研究文献进行深入解读,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指出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在数量、作者所在单位及出版单位、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现状,揭示其研究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趋势,也为后来学者有关此主题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丰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理论成果,并为改善学生学习倦怠提供可操作、具体的干预措施。

一、文献收集与分析

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全面检索与高级检索相结合,并将所检索的结果按照每一篇文献的篇名、关键词、摘要等逐一进行筛选,剔除重复的、不符合主题需要的,共得到162篇论文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并对这162篇论文进行研究成果发表年份、作者所在机构及出版单位、作者数量构成、研究方法和选题内容构成等建立数据库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162篇文献的内容就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涵、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等进行整合分析,指出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总体情况、研究的热点领域、前沿及研究中存在的空缺的地方。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研究切入点,以丰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

二、文献统计数据及结果分析

(一)论文发表年份与数量

通过对不同年份有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发表的论文数量的统计,可以从时间维度大体了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而从总体上把握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趋势和未来走向。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视程度,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职教育甚至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态势,有利于进一步推测此主题未来的研究趋势。从所统计的数据来看,时间跨度为2007年—2016年。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时间及论文数量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文献信息(截止2016年3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较早呈现在中国知网的论文是2007年的两篇,分别是范启华和赖建辉(2007)[1],任怡(2007)。[2]笔者按照上表数据及趋势线发展,可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其中2007年到2009年属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起步阶段;而之后的近些年,数量明显增加,属于发展阶段。2010到2015年,其平均每年大约有24篇论文发表,尤其在2014年达到34篇,表明在之后的研究中,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研究不断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总体数量还是不多。仅占“学习倦怠研究”类论文数量(1 042篇)的15%。通过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发现:在中国知网检索中发现较早的文献是鲁正义,万秀梅(1994)[3]以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的190名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研究,并分析他们在入学类型、性别差异方面的倦怠特点。之后,宋德如(1998)[4]发表《转型时期师范生学习倦怠心理成因及调控》,后来断断续续出现了几篇期刊文献,直到莲蓉(2004年)[5]在其硕士论文的研究综述中指出,目前,研究基本是借鉴倦怠在职业领域里的研究成果,且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学习倦怠的结构研究也是借鉴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构成果。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较早在2007年的知网发表,而在此之前,多是对于普通教育中的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这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成熟,其被重视程度及地位低于普通教育。随着近些年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发展也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高职教育在规模化已经形成之后,开始探索内涵式发展。所以,高职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而高职教育的主体之一学生,也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由此可以推测,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也应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总体而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且对高职教育质量的关注也将促进学者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这方面的研究有望呈现上升趋势。

(二)作者所在机构及出版单位的统计分析

1.作者所在机构分析。通过对作者所在机构的统计分析,可以从空间上大体了解近年来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队伍分布情况,找出有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主力军及背后的可能原因。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作者所在机构分布情况

表1数据显示,研究主体主要分布在138个工作单位,但首先有一定的集中趋势,即高职(专科)院校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主力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一线的从事于高职院校工作的学者,对这方面问题的关注比较敏感,而且研究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便于操作,更能结合具体院校反映实际情况。这也间接地表明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不容忽视,引起教师群体的强烈关注。其次,是本科院校的教师群体,他们对这一问题研究也比较多。其原因多是由于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是从对普通教育中的大学生、初中生的研究开始的,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最后,是高职教育或者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人员和其他人员,但其总体参与数量较少。学生学习倦怠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值得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并在研究中有所突破。

总体而言,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以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教师为主体,研究所的研究员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数量较少,研究主体比较集中,但结构比较单一。

2.文献出版单位统计与分析。对出版单位的整理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关此类研究的质量水平。这162篇文献共13篇硕士论文,分布于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各一篇,华东师范大学2篇,山东师范大学4篇。余下151篇文献刊载于150种期刊类型中,其中学报占50篇,共44类学报。笔者在对文献种类分类之后,统计出刊载量在两篇及以上的期刊类型。以下是不同类型期刊的具体刊载量,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类型期刊的刊载量

从各类期刊载文数量来看,期刊类型较多,且较分散。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此类论文数量较少,一般而言,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一般权威性和质量都是公认比较高的。某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的出版单位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整体研究的质量。但从统计的数据可以得知,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论文多是发表在学报上,只有少量的发表在了核心期刊,还有一些发表在与职业教育紧密度不是很高的企业或科学杂志上。

综上,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论文发表期刊的种类较多,但核心期刊的占比较少,整体质量水平有差异。

(三)研究方法的分析

1.研究方法的使用是为了展示研究成果,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其实证研究占据总研究数量的72%,纯理论研究占18%。经过统计发现,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量表测试、实验法、访谈法等。其中的13篇硕士论文基本上采用了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学习、访谈法等。在对论文内容分析中发现,理论研究方法多是从分析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在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中,大部分学者都采用了调查问卷。也有一部分学者兼用调查问卷与访谈同步进行研究。比如,肖雪莲(2013)[6]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在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BTLVTC)展开针对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调查,发现该校文理科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的倦怠现象。学生内在和外在因素都对倦怠现象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内在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失动机,从而形成倦怠。而英语课程设计没有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也导致学习倦怠。也有较少的学者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研究。闻晓岚(2001)[7]运用实验法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学习倦怠的干预实验,干预内容主要有:提高课堂效率,避免不当行为;多渠道创建运用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加强情绪管理,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健全人格,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并将干预前后实验组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倦怠状态与对比组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的效果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学习倦怠干预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3.理论研究方法多是从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在针对某一专业的研究,柏依彤(2012)[8]通过分析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原因: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有误、社会认可度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也有学者运用发展心理学理论基础的焦点解决模式,结合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解决高职生学习倦怠这一心理问题。

4.以上研究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大部分研究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问卷与访谈法,但研究的深度还是不够,只是做简单的分析与数据的罗列,没有研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另外,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研究没有走在实践的前列,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而且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其解决途径也应多处着手。因而,今后应运用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提出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指导实践。实证研究虽然已经成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流,但是有些研究只是运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之后,只是从总体上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而未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显得研究深度不够。只有较少部分研究混合采用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有一篇是用实验法的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进行干预,以得出结论。在采用调查法的研究中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调查法也多是以某一职业院校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以地区或省份研究的较少。由于生活不同省份或地区的文化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其学习倦怠的因素与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不高。

综上,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方法多是实证研究方法,其中以调查问卷法为最多,实验法与比较研究或者行动研究的内容较少。而理论研究方法的使用多是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出发,结合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引起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出发,提出相对应措施的研究。但有些研究内容过于简单,深度不足,只是对常见的学习倦怠现象的表面上的描述,缺乏理论和数据支撑。

(四)研究选题分布的分析

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开,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或者措施,解决相应的问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这16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找出他们研究的选题内容与关键点,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有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内容的总体情况、研究热点与研究不足的方面,从而为将来进行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角度,也为我们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提供借鉴与指导,从而真正以实际行动指导教学实践。

对将检索到的162篇论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内容分析法一一分析,按照论文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将论文分为五大纬度进行归类汇总。结论如表2所示。

表2 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以现状及归因研究为最,次之是对不同专业或不同内容的研究,再次是相关因素的研究。其中,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归因研究主要是采用实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一方面,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设计问卷或者访谈对高职生进行调查,得到数据进行分析现状,并对此进行归因。比如,王翠荣(2008)[9]通过抽样调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另一方面,采用理论研究,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拖延现实情况的描述,指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背后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比如,顾月琴,吴涛(2008)[10]指出,由于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高职生群体受关注度增加,因此,研究高职生学习倦怠尤为迫切。受社会环境(主要是高职教育地位低下、教师教学管理不善等)、学业压力(技能考核及培训)及自身因素(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自己所在学校的认可度低)的影响,高职生产生学习倦怠的现象。这一分析主要结合高职教育在学生及家长甚至社会整个对职业教育的观念、认可度及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自身出发进行理论分析的。

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这里的相关因素指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相关联的某些因素)主要从核心自我评价、专业承诺、自我效能感等因素考虑,探索其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相关性并作出分析,说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改变高职生学习倦怠的不良表现。比如,王翠荣(2008)[11]通过分层整群抽取河南省3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二年级高职学生,采用自编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其进行测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指出,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并且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存在极显著相关。由此提出,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增加其社会支持,可以预防和减轻学习倦怠。对不同专业或不同学习内容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性别或者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甚至是不同性别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研究,更加体现出研究的具体化与针对性,也便于研究中提出有效措施。

总体上来看,对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呈现出研究的多样化,研究朝着更加针对性、更加具体的方面进行。这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但不足之处是,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的细化与内容的丰富性都有待提高,即对交叉研究和不同性别或时期研究应当增加,使研究更加成熟与完善。

三、研究内容分析

笔者对162篇文献一一解读,提炼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内涵的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测量的研究、成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行汇总,揭示有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内容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内涵的研究

提到学习倦怠,不得不提职业倦怠,最早对职业倦怠提出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卢登伯格(在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研究中)最先提出“职业倦怠”。在对职业倦怠的不断研究中,人们发现,学生学习中同样也有倦怠的倾向,开始转向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可见,对学习倦怠研究来源于职业倦怠,甚至有学者指出,学习倦怠研究是职业倦怠研究的延伸产物。[12]但对于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佩恩斯(Pines)和卡弗雷(Kafry)认为,学习倦怠是类似于工作倦怠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情绪被消耗尽的疲软状态和消极怠学的态度,他们对此给出的学习倦怠的概念是:“由于长期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学生表现出对课程或其他学习活动丧失热情,与同学关系冷淡和疏离,对学业持消极否定的负面态度和采取不积极的行动,甚至不采取行动。”国内较早研究学习倦怠的台湾学者杨丽娴、连格提出的概念是:“由于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以而为之,从而产生的生理上的疲意和心理上的懈怠等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该结论主要是针对我国文化教育背景和大学生目前的普遍情况研究所得出的,这里所强调的学习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提不起兴趣,而不是因为课业压力过重而导致的学习倦怠,这在概念上比较适合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普遍采取这个概念来定义学习倦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概念界定的不一,也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这类问题提供了条件。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对于学习倦怠成因的研究,早期研究者以多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在让学生产生疲惫感的主要因素中,学业负担过重是首要的影响因素。也有研究学者在职业倦怠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职业倦怠的结构即三个维度,提出针对我国的学习倦怠的成因划分即: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进行分析。也有从自身、学校、专业、自我效能、学习压力和社会因素五个维度,亦或者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鲁孝飞(2014)[13]从三维结构分析,提出对策是兴趣,实际意义(增加机会成本)与心理辅导。张庆华(2009)[14]通过编制成因量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父母情况、学习情况、所学专业、)个体内在因素、外在情境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学习倦怠程度的五大主因:应对策略、自我效能感(主因)、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王小芳(2012)[15]指出,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包含:(1)自身主观因素:自身成就感、缺乏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2)社会客观因素:良好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竞争激烈、社会认可度低),并就此提出对策:从思想上增加对高职教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综上所述,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有学者从人口学、内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进行分析。

(三)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对象的研究

对高职学生群体研究为主,又分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研究。比如,对90后学生的研究,分析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性别、年级、单亲、学生干部、专业、父母工作、父母关心和收入、课时数和院校满意度等角度出发,拟定了学生的基本资料情况,利用连榕的学习倦怠量表,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5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上,采用了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比较检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一年级、非单亲学生的成就感低维度倦怠显著较高;父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和院校满意度较好的学生倦怠情况较轻;父母务农、父母关心较差、家庭收入较低和周课时数超过20课时的学生倦怠程度高;是否干部的学生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没有差异。也有学者通过对高职生与本科生一定范围的调查测试,对比两个群体学习倦怠程度和三个纬度方面的差异比较,凸显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情况。[16]

(四)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测量研究

目前,对于学生学习倦怠的测量表由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三个维度组成,这三个维度推动着彼此的前进和发展。有学者在三维度理论的基础上,选取连格、杨丽娴、吴兰花三位学者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根据山西医科大学张丁香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研究编制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并采用该问卷及《社会支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成就目标定向问卷》等对高职学生进行测试。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做出了相应的量表。台湾学者杨惠贞编制出适用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倦怠测量表并加以实证,该量表侧重研究学习倦怠与学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杨丽娴、连榕等根据假设大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照职业倦怠的量表,编制了针对大学生学习现状研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中包括了三个测量学习倦怠的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该量表得到普遍测量和验证,信效度良好,成为国内学习倦怠研究的主要量表之一。另外,许清鹏编制出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卷,包括学习疏离、学习疲倦和低效能学习三个测量维度,该问卷实证结论显示,中职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存在较大相关性。国内学者胡俏、戴春林根据倦怠理论编制了中学生的学习倦怠问卷,与以往量表有所区别的是,该量表增加“师生梳理”这一维度,将教师教学风格、授课方法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具体的研究上,很多学者选取了各种相关性因素进行分类。也有学者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中,采用各种测量表与调查问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四、结论

有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从数量和内容上来看,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无止境,有关此研究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1.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细化到不同专业或者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及各类因素综合的交叉性研究。由于处于不同学习时期对于学习倦怠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应该怎样就此提出相关的措施值得关注。

2.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测评研究方面,适合于我国高职学生的结构合理、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具有本土化、适用性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的编制研究也可以继续探索。

3.在研究范围方面,大部分研究是以某一高职院校为个案,再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对所选取的对象进行研究。此后的研究可以扩大到对某一地区或某几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倦怠情况进行探索。

4.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理论研究数量较少,而且研究范式比较单一。使得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略显单薄。因此,可以加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理论分析。

5.在研究主体方面,因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涉及管理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因此,可以扩大主体范围。相对于我国1 300多所高职院校的庞大数量来说,以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为主要的研究力量,其研究主体的参与范围还是匮乏的。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主体或者学科背景更加多样化的研究人员参与到这一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更加多样化的观点和解决措施。

[1]范启华,赖建辉.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

[2]任怡.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在高职院校的试测[J].理论与现代化,2007(3).

[3]鲁正义,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1):31-33.

[4]宋德茹.转型时期师范生学习倦怠心理成因及调控[J].社会心理科学,1998(1).

[5]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6]肖雪莲.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闻晓岚.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干预及效果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41-43.

[8]柏依彤.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倦怠问题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1):85-86.

[9]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顾月琴,吴涛.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78-80.

[11]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743-744.

[12]王梦娜.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13]鲁孝飞.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与解决对策[J].科技展望,2014(14):92.

[14]张庆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85-87.

[15]王小芳,王艳.试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成因与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1-32.

[16]龚芸,曾芝梅,贺建新.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学习状况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9):23-24.

[责任编辑 曹 稳]

袁勤勤,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G715

A

1674-7747(2017)16-0012-07

猜你喜欢
问卷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