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去你万遍也不厌倦的地方

2017-08-07 12:39文周军
侨园 2017年7期
关键词:嘉义阿里山火车

文周军

阿里山:去你万遍也不厌倦的地方

文周军

阿里山宾馆

阿里山站月台

阿里山是一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是台湾最高峰玉山西峰延伸支脉众山之总称,主峰塔山海拔2600米左右。以“日出、云海、森林、晚霞、铁路”五奇及“塔山、流瀑、巨木、原山”等八景和深厚的林业底蕴享誉世界。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大陆游客无论是乘坐森林小火车还是旅游大巴上阿里山,往往是伴随着车里播放的《高山青》歌声开始行程的。

大陆人对阿里山的知晓与想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这首收录于音乐课本的歌曲,也因此从一开始就对这一台湾知名景点有了“美丽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以为《高山青》的歌名叫《阿里山的姑娘》,是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歌谣。其实,《高山青》创作于1947年,填词者为知名的知识分子邓禹平,作曲者为电影人张彻,是台湾光复后在台湾拍摄的第一部“国语电影”《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曲,主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

第二个误解,把阿里山想象成黄山、九寨沟一样的“人间仙山”,拥有绝佳的风景,还有“美如水”的姑娘在山涧边载歌载舞……以至于有些人到阿里山游览一番后,发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慨。

阿里山美不美?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阿里山很美,因为有“日出、云海、森林、晚霞、铁路”这“五奇”,但要从整体上看,确实稍逊于安徽黄山——毕竟,“黄山归来不看岳”。

现在,上阿里山通常的方式,一是自驾或从高铁嘉义站或到台铁嘉义站搭乘“台湾好行”阿里山A、B线大巴沿盘山公路而上,二是先在嘉义火车站乘坐森林小火车前往奋起湖站下车后,转搭“台湾好行”阿里山B线或7322号公车前往。前者仅需两个多小时,相对灵活,后者的“阿里山号”每天9:00发车,逢周六、日及假日上午10:00增加一趟班车,总共耗时近四个小时。车厢内采用三排式的座椅,一节车有33个座位,5车共有165个座位;听森铁的工作人员说:此车厢在森铁交由台铁接管前,原本的座位是在一百个左右而已。

阿里山的学校

奋起湖站铁轨

开通于1912年的阿里山森林铁路,与印度大吉岭至喜马拉雅铁路、智利至阿根廷安第斯山铁路,并称世界上仅存的三条窄轨登山铁路。由海拔30米的嘉义站到2216米的阿里山站,独立山路段约5公里的螺旋环绕登山行驶,设计极为独特,与“之字形”轨道一起闻名全球。因铁路蜿蜒于山峰之间,坡度大、曲线半径小、隧道桥梁多,再加上海拔落差超过两公里,对于平均时速25公里的小火车来说,可谓“超级大难题”。为了让火车顺利行进,火车将以“螺旋环绕”与“之字盘绕”爬升,完全不用齿轮辅助。有趣的是上山时是车厢在前面,车头在后面“助推”。沿途可观赏到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森林带的植物种类变化和山脉、溪谷的美丽景观,绝对让人不虚此行。

从嘉义站到奋起湖站转到阿里山,再分别至祝山、沼平、神木站,都算是阿里山森林铁路。只不过,奋起湖站到阿里山站区间因2008年8月莫拉克飓风造成停驶至今;多数游客选择搭乘的就是阿里山站到祝山的观日列车,以及往返沼平、神木等园区内的车次。

在森林小火车正常全程运转时期,小火车从嘉义出发穿山越岭,如置身绿野仙境,经北门、竹崎、樟脑寮、独立山、梨园寮、交力坪、水社寮等抵达奋起湖站。尽管车厢摇摇晃晃,但游客们大多只顾欣赏沿途美景而不觉心慌。火车抵终点阿里山站,走出车厢,迎面扑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微微的凉意。即便是夏日,这里气温只有10℃左右。出了车站,就是面积约有1400公顷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入口。关于“阿里山”一名的由来,相传250多年前,台湾14个原住少数民族中的邹族有一位酋长名叫“阿巴里”,勇敢善猎。他带领族人翻山越岭到这里打猎,常常满载而归,族人为纪念他,将这里命名为“阿里山”。

阿里山地跨嘉义、南投两县。实际上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知名景观包括神木群、姊妹潭、受镇宫、神怡桥等。

除了晚霞,日出、云海这“两奇”也是多数高山必有的景象。而且特别的是看祝山日出,要摸黑乘坐阿里山站到祝山站全程25分钟的列车。近年来,阿里山新增了乘坐汽车到玉山公园“好望角”观日出的新线路。2008年7月9日凌晨4时多,我就乘坐汽车从宾馆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抵达“好望角”。由于当天云雾过多,未能观赏到日出,但略为宽慰的是眺望到了东亚最高峰的“台湾屋脊”——海拔3952米的玉山主峰的雄姿。据说,看到阿里山日出的几率是20%。纵是台湾本岛人,几次上山,看不到日出也算不得稀奇事。

为了看阿里山日出,2016年深秋,我们提前一天从南投县日月潭水社游客中心搭乘“台湾好行”往返阿里山的大巴,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颠簸了3个小时,方才抵达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大门口,这里与游客中心停车场仍有一段距离,每人花150元台币购票后再上车,很快到站了。据旅友杨菲介绍:我们的住处海拔已达2000多米,离观日出的地方,尚有1000余米的高度距离。

下车的地方,台湾最大连锁便利店——7-ELEVEN前的公车总站附近散落着一些卖旅游工艺品和高山茶的商户,一些店主遗憾地对我们说:“你们明天上山,或许见不到日出。”几位旅友听信了他们的话,萌生退意。第二天清晨5:30分,预定的包车来“青山别馆”接我们向山顶进发时,果然,真有两位旅友放弃上山。

开车带我们上山的师傅姓洪,是阿里山当地人,他为人风趣幽默,一路上跟我们开着玩笑。上山途中,一棵大树从车窗旁一掠而过,洪师傅介绍那就是阿里山特有的十分珍贵的红桧木,当地人把这种树称为“神树”。刚才,掠过车窗的那棵红桧,已历经上千年的风雨。

车行约20分钟后,洪师傅在一处平台停了车,那里有一棵2600多年的红桧树,树杆粗壮,枝叶繁茂,峭立阿里山脉,凌霜傲雪,煞是威武。

大约6时许,我们抵达了观看日出的最佳点南投和嘉义的交界处,放眼远眺玉山,远处的山峦清晰地呈现眼前,向山下俯瞰,脚下翻腾着雾海云浪,置身其中,不由得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我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涛起云飞的大海边。

据说已连续3个星期看不到日出了,今天见到日出的几率相当高。太阳还没从远处的山顶出来,但金黄色的光芒已渐次点染了群山,被霞光照到的山影显出了浅绿,没有照到的山影依然是黛黑一片。我们在等待日出的当口,身边的树上突然摇动起来,抬眼一看,原来是几只阿里山弥猴也赶来看热闹,它们对我们一点也没有陌生的感觉,在树丛上观看了我们一阵后,有只胆大的弥猴竟从树上下来,走近我们,向我们讨要吃的,还摆着各种pose,做起了我们镜头里的模特。

6点20分左右,远山上的霞光越来越炽烈,光芒使我们再次注入强大的力量,今天肯定是幸运的一天。又过了7分钟,太阳开始向山顶冲刺了。远山恍若镀了一层金,肉眼已经不能承受那强烈的日光。洪师傅给我们发了涂了墨的玻璃片,架在眼前,再没有灼眼之扰。

出来了,6点27分25秒,太阳终于出来了。它像个淘气的孩子,是一下子从山那边跳出来的,开始时,我们还看不到它的脸,可倏忽之间,它整个身子就跳到我们面前,那瞬间的变化,几乎使人晕眩。在海上看日出,太阳都是从海里冉冉升起来,而在阿里山看日出,那太阳似乎是个急性子,冷不丁跳到你的面前,那瞬间爆发的光芒,把远山、近山,云海、雾海,青的叶子、红的花朵尽皆镀上一层金色,好像舞台上的幕布,陡然拉开,现出幕后的眩目和惊艳……

阿里山日出太壮观了,我们所有观看的人都欢呼雀跃发出惊叹。下山后,在餐厅早餐时,遇到一位从高雄赶来看日出的青年,他十分兴奋,为了看阿里山日出,他已经驱车来过3次了,这一次才看到,他连称幸运。闻得此言,我心里不禁莞尔,与他比起来,我不知要幸运多少倍哩!

阿里山蕴藏丰富的森林资源,尤以桧木和樱花名闻中外。每次上山,我都会在阿里山站乘坐小火车上到沼平车站,然后穿过步道向西北方向沿着巨木群栈道,体验阿里山森林之美。栈道全长600多米,沿途可以观赏到20多棵巨木,树龄从数百年至数千年不等,有的树身要十几人才能环抱。栈道终点是神木火车站,著名的“阿里山神木”躺卧于车站一侧。它身姿伟岸,曾是阿里山的标志,可惜于1997年被雷电摧毁并于次年被放倒。尽管林务局又选定了新的“神木”,但许多游客仍会慕名前往凭吊。而山林之间一些触目惊心的神木树墩,则是日本殖民者疯狂掠夺台湾林木留下的罪证。

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和华山松,被称为阿里山“五木”,是共同造就阿里山郁郁苍苍的林木景观的功臣。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吉野樱、重瓣樱、山樱花漫山开花,转瞬即逝,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包括日本游客不远千里而来。樱花季之后,高山杜鹃紧接着开放,又会招来新一波的赏花人流。若是此时搭乘阿里山森林火车将会有非常舒心的体验。

阿里山上有邹人聚居的特富野、达邦两个部落。邹族原称“曹族”,1999年更为现名,主要分布于南投县、嘉义县和高雄县境内,人口6000多人。阿里山上的邹人以山地耕作为主,副业则是狩猎、捕鱼和饲养家畜;重要祭奠有小米祭(即丰年祭)、马雅斯比祭、粟收获祭、年终大祭、成年礼等,主要为祭战神。

邹人原本担心游客会破坏祭典的神圣性,拒绝被参观,但现在为了增加观光收入,会欢迎游客参与,在歌舞表演中还会邀请游客同乐。大批游客的到来,使歌舞天赋与生俱来的邹人,利用擅长的歌舞表演发展当地经济,改善了原本艰苦的生活。据我了解,台湾的旅游业发展得比较成熟,导游、司机、饭店、旅行餐的水平几乎无可挑剔,旅游纪念品商店也少有强卖宰客现象发生。

说到“阿里山姑娘”,就会想到1984年登上央视春晚的香港歌手奚秀兰或台湾著名影星汤兰花(族名:优路那那·丹妮芙),后者就出生于阿里山来吉村邹族,曾因主演《一代佳人》、《蓝与黑》、《唐明皇外传》等影片而红极一时,是最为出名的“阿里山姑娘”。不过,如果以为邹族女孩都像汤兰花一样美艳,那可就错了。

我第一次上阿里山,住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外观一点也不觉得陈旧的阿里山宾馆,6楼有观景台,不但可以看到阿里山的风景,还可以看到宾馆的全貌。蒋氏家族和外国政要很多都入住过阿里山宾馆。夜雨无聊,我站在宾馆大门前与一个宾馆的邹族服务员聊天。那个女孩肤色较重,四肢粗壮,实在沾不上“美如水”的边,反倒像“少年壮如山”。

2010年6月,再去阿里山,住在毗邻台湾最高的山上邮局“阿里山邮局”旁边的一个小旅馆——万国别馆。第二天中午结账时,一位中年女服务员听说我来了多次,问我对阿里山的印象。我说:“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且问阿里山的姑娘躲在哪里?”她笑着说:“山上又冷又无聊,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都下山去了。这里没有‘阿里山姑娘’,只有‘阿里山姥姥’。”

尽管这两位邹族女同胞和我后来遇见的一些邹族女同胞相貌并不出众,但她们的淳朴、乐观与直爽,却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

奋起湖也叫湖非湖,它藏在阿里山山麓一处洼地的小村,大名是嘉义县竹崎乡中和村。因东、西、北三面环山,形如畚箕,故而旧称“畚箕湖”,后取其谐音改为“奋起湖”,历有“南台湾九份”之称。

奋起湖依火车站而建,老街、便当(盒饭)和四方竹是它的标签。我们是从阿里山坐公车去的奋起湖,这条百年老街就位于火车站下方,是一条不足500米长的狭窄街道,尤其是一阶一阶的阶梯全都以石子堆砌而成,发思古之幽情,见证着这个绿野仙踪般小山城的美丽与哀愁。

来到奋起湖,当然不能错过风靡本地超过半世纪的特产“奋起湖便当”。阿里山森林铁路开始营运时,主要运送阿里山的木材及山上所需的民生物资,奋起湖成了铁道中转站,每次一停,就是一个半小时,每天有20班往返列车。所以,聚居于此吃“火车饭”的人越来越多,这里亦成为附近村落赶集聚散之地,阿里山森林铁路的货物、人群最大集散中心。

大约是在1961年,奋起湖开始卖便当。以前,游客所吃的便当都是从嘉义买的,可是,嘉义天气热,早上装的便当,到中午早已发酸,许多游客不得不忍着。一开始,奋起湖站售票处旁的“登山食堂”只卖零散便当,在食客“吃好道相报”后,渐渐打出名号。

1967年以后,“登山食堂”的名号越打越响,便当的销量也越来越多,一列列车来,最高纪录可多达2000多个。上阿里山,没吃过奋起湖的便当,就不算是完整的行程。1982年,阿里山公路通车,由于铁路的重要性下降,这里亦一度没落萧条,便当业更是惨淡经营。

直到2000年,台湾重新整合旅游资源,“奋起湖大饭店”的林金坤先生为使“便当王国”的称号永续留存于游客心中,决定将奋起湖便当依循传统作法重新制作,让搭乘铁路上山的旅客仍旧可以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铁路便当。2004年,更与7-ELEVEN合作,无偿提供自己的配方,将奋起湖便当推广到7-ELEVEN在台湾的各个门店,这一便当小站才又重新焕发生机。当然,他家的便当还是有留一手,以环保铁盒盛装,复古味浓厚,一(鸡)腿一(大)排双主菜搭配,笋丝、时蔬保持营养均衡,再加上卤得够味的卤蛋,若是堂吃还能无限畅饮笋丝汤呢!

这里的便当店还真不少,每家的口味、价格不尽相同,“兰香铁路便当”的卤排十分入味;“阿良铁支路便当”则推出红糟排骨;“登山食堂”以铁道主题来装潢,美味更是可想而知。

奋起湖老街称得上是台湾海拔最高的老街,两旁林立着古早杂货铺、百货行、传统饼店,漫步狭窄巷弄,耳边不时传来熟悉叫卖声,让游客仿佛穿梭时光隧道回到过往。有些人游览归来,在桧木和竹篾“包”起来的“奋起湖大饭店”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古早味”的便当,在桧木香和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一夜好眠。

偏居一隅的奋起湖文史陈列室,名字叫得似乎太大了。精巧寂静的日式小木房,很像一位深居简出、闲庭独处之良家闺秀,无论是建筑、装饰还是展品,都是那么玲珑可爱;就连屋檐墙角吊挂的各种绿植,都是那么的小家碧玉,叫人好生怜惜。

奋起湖车站旁的木造房子就是林务局车库展示馆,一如既往的小巧。功成身退的18号和29号蒸汽车头静静地躺卧在此,里头还保存着早期车站的老旧照片,似在倾述着爬升之艰险和精彩。既往兮,山城小站昔日之繁华已成追忆……

不要以为真的到了世外桃源,奋起湖站不时提醒着,这里也是现代化年代。与嘉义之间每天往来小火车,定时定刻带来了山外的喧哗。当地特产除了火车便当,还有位于老街142号、创立于1943年拥有“畚箕湖火车饼”专利的天美珍食品店。

“天美珍”不仅仅是奋起湖第一家饼店,同时也是三代人梦想的传承。目前,最受欢迎的是“火车饼”和“黑糖麻薯”。此间,我去采访现在的掌柜刘家荣等当地名人,听他们讲奋起湖的故事。“80后”的刘家荣戴着眼镜,清秀儒雅,他在山下读完大学后,回到“火车拉来的山城”继承家业,把小饼店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产品供不应求。平日里,一天能卖出数百盒,逢节假日多达上千盒。一些慕名而来的大陆游客还整箱整箱地邮寄过海峡,让亲朋好友品尝。

刘家荣介绍说:“‘火车饼’实际上就是带有火车头图案的普通饼。他家之所以能创出名号,关键在于坚持纯手工制作,现做现卖,并根据现代人的口味不断创新。”天美珍的第一代创始人刘通仁先生早期经营的“山合成”杂货店以做喜饼和面包、糕点为主,贩卖给当地搭火车的旅客和当地居民做点心。约在1931年左右改名为“天美珍食品店”。第二代传承人刘义吉先生特地以传统手艺和山城口味研发印有早期蒸汽火车图案的火车饼,一炮而红,成为必买的伴手礼。

如今,除了继续贩卖传统招牌汉饼之外,也融合了不少新的构想与创意。随着每年的樱花季,“天美珍”推出限定版的浪漫樱花饼,原本的大饼缩小了体积,成了比50元硬币大一点的樱花饼,里头包着樱花、芋头、抹茶、高山茶等内馅,颠覆早期的大饼想法,酥酥脆脆的一口酥,加上小巧浪漫的樱花造型,可是樱花季限定款呢!

阿里山,仍是我去你万遍也不厌倦的地方!

猜你喜欢
嘉义阿里山火车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悬崖上的箱子
悬崖上的箱子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