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李慧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教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多元化教学法组)和对照组(系统讲授教学法组),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藏象学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多元化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学生普遍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藏象学说”知识,并在平时作业和考查成绩中得以体现;多元化教学法组平时作业和考查成绩明显优于系统讲授教学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以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对诊治疾病和养生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清·王清任曰:“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医林改错·医林改错脏腑记叙》),因此,“藏象学说”历来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重点内容,探索其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无疑成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开展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中医学、针推学专业学生,首先进行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血津液神)考查,然后将成绩最为接近的二者先配对,后分组,具体分为研究组(多元化教学法组)和对照组(系统讲授教学法组)。最终符合研究要求(能完成问卷调查、平时作业和成绩考查等各项评估指标)的学生数分别为研究组30人,对照组29人。其中研究组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考查平均成绩为(80.52±6.83)分,对照组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考查平均成绩为(79.67±7.1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内容包括藏象学说概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等。
1.3 实施方法
1.3.1 研究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3.1.1 受古代解剖学认识影响的教学内容 主要选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运用图像、模型、实物等方式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形象化的教学。例如“藏象学说”对胃为“水谷之海”的认识是在形态学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因而,通过运用胃的图像、模型、实物等方式表明胃是一个大的中空脏器,饮食入口,通过食管进入胃,胃接受、容纳之,从而形象地说明胃为“水谷之海”。
1.3.1.2 受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教学内容 主要选用讲授教学法,通过语言讲述、讲解、讲读、讲演,以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例如“藏象学说”认为肝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此显然受古代哲学五行学说的影响。通过系统讲述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其中水生木),并讲解事物的五行归类(其中肾属水,肝属木),从而阐明肾水生肝木(肾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的理论。
1.3.1.3 从长期生活实践观察或医疗实践经验积累所获得的教学内容 主要选用案例教学法,通过选择案例、分析案例、总结案例,从而推导或佐证“藏象学说”的相关理论。例如在已知“脾主运化水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人体脾失健运,胃纳欠佳日久,可见肌肉消瘦、肢体乏力等表现的案例”,从而推导出“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而通过分析、总结“医疗实践发现健脾助运可有效地改善上述现象的案例”,进而佐证了“脾主四肢肌肉”之说。
1.3.2 对照组采用系统讲授教学法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讲解;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说明;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复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首先概括性地提出“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接着对“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进行具体的说明:全身的肌肉,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才能丰满壮实;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才能维持生理活动。然后进行概括性复述:故“脾在体合肉,主四肢”。最后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4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藏象学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教学质量评定涉及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师生交流和平时作业等指标。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由学生根据自我感受做出评判(肯定或否定);师生交流通过学生主动提问率评估;平时作业以每次作业最后折算的平均成绩进行评价;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相关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具体询问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或系统讲授教学法的意见);学习成绩考查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脏腑之间关系等内容,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和分析题,答题要求以及各知识点的分值安排由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并形成书面文字,试题由2位教师盲审,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分值。
1.5 统计学方法 学生平时作业和考查成绩采用百分数表示,总分为100分;学生主动提问率和问卷调查情况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教学质量评定 多元化教学法组93.33%学生感觉有学习兴趣,系统讲授法组82.76%学生感觉有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法组83.33%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系统讲授法组72.41%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多元化教学法组学生主动提问率为66.67%,系统讲授法组学生主动提问率为51.72%,两组比较多元化教学法组稍优于系统讲授法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多元化教学法组平均分为(86.73±7.16)分,系统讲授法组平均分为(77.65±6.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学生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多元化教学法组学生普遍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藏象学说”知识,对其认可率为86.67%,系统讲授法组学生对系统讲授教学法的认可率为79.31%,两组比较多元化教学法组稍优于系统讲授法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教学质量评定情况
表2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考查情况(±s)
表2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考查情况(±s)
注:与系统讲授法组比较,*P<0.05。
82.93±6.87*75.71±7.25“藏象学说”考试成绩(分)多元化教学法组系统讲授法组组别n 30 29
2.3 学习成绩考查 多元化教学法组学生的“藏象学说”成绩考查平均分为(82.93±6.87)分,系统讲授法组学生的“藏象学说”成绩考查平均分为(75.71±7.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众所周知,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追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近年来,中医药院校虽然开展了一些《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关系重视不够,多选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2];而“藏象学说”各部分内容的形成基础各不相同,有些受古代解剖学认识的影响,有些受古代哲学思想渗透的影响,有些为长期生活实践观察或医疗实践经验积累所获得[3]。由于“藏象学说”各部分理论的形成基础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相应的教学内容。有鉴于此,本课题根据“藏象学说”各部分的形成基础和内容特点,对其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首先由课题组成员对“藏象学说”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究、讨论,明确其形成的基础和特点,并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受古代解剖学认识影响的教学内容,主要选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图像、模型、实物等方式传递教学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受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教学内容,主要选用讲授教学法,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以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为长期生活实践观察或医疗实践经验积累所获得的教学内容,主要选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总结案例,从而推导或佐证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编写具体的讲稿,要求直观教学法所选用的图像、模型、实物等具备形象、明了的特点,讲授教学法所讲授的内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案例教学法所选用的案例具有代表性、真实性、简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从而充分体现出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和优势,并得以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其中讲授教学法约占多元化教学法的1/3比例。近来,中医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4]。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中医获取“藏象学说”的知识是多途径的,此也正是“藏象学说”的特色所在,从而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藏象学说”。课题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多元化教学法在“藏象学说”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教学法组93.33%学生感觉有学习兴趣,83.33%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提问率为66.67%。由于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藏象学说”。多元化教学法组学生平时作业成绩的平均分为(86.73±7.16)分,“藏象学说”成绩考查平均分为(82.93±6.87)分,明显优于系统讲授教学法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多元化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之“藏象学说”教学模式,建立与“藏象学说”各部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藏象学说”的教学质量。
[1] 高思华,王键.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4.
[2] 李慧.《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导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5):573-574.
[3] 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5-96.
[4] 冯健,万福铭.论中医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J].中医教育,2017,36(1):19-2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to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in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Hui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teaching of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in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Research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the multiple teaching group)and control group(the systematic instruction group),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teaching of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in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students'questionnaire and the test of learning achievement.[Results]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activate the atmosphere of classroom,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students generally think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knowledge of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and is reflected in the homeworks and the test of learning achievement,the homeworks and the test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ystematic instruction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on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in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enhance the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bility of cognition,so that students can ful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ctrine of viscera state;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research and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G420
A
1005-5509(2017)07-0632-03
10.16466/j.issn1005-5509.2017.07.020
2017-02-28)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16022)
Fund project: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 item in 2016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YB1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