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欢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离开了语言,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也不会得以演进和流传。
关键词:完全否定;不完全否定;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现代汉语极具魅力,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是息息相关。大学的时候我学习了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以及逻辑学等课程,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代汉语。
在接触语言学之前,虽然汉语作为母语,没有理论的加持,所以对于现代汉语并没有什么敏感度。在学习了语言学方法论之后,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前经常说的一些话,只是颠倒了几个词的顺序,最终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千差万别。虽然在日常的生活和交际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现代汉语,但语言的排列组合、语音语调以及语义等对我来说还是新鲜得很。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学知识,每每到了下课还是意犹未尽,试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只有把平常的东西看得不平常,培养自己一种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语言学来说更是如此。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同样的两个句子,只是因为个别词的位置发现了颠倒,最后所表示的意思却是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他三天没学习。”和“他没学习三天。”虽然这两个句子的字数和用字完全是一样的,但是所表达的含义却完全不同。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就会发现,这两个句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数量短语的位置不同。在第一个句子中,数量短语位于动词之前,这个句子表示的是完全否定;而在第二个句子中,数量短语位于动词之后,这个句子表示的含义就是不完全否定。“他三天没学习。”这句话是说他在这三天当中都没有学习,是在对三天这个范围之内,他没有学习这个事实的完全否定。而“他没有学习三天。”这句话的含义则是他学习了,只是学习的时间没有达到三天而已,这是一个不完全否定的句子。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他三顿饭没吃”和“他没吃三顿饭”;“他两天没健身”和“他没健身两天”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否定句中,数量短语位于动词之前和动词之后最终所表达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也是同样的句型,在下面这个例子当中,数量短语的位置并不影响整句话所要表达的含义。比如说:“他一件事没做。”和“他没做一件事。”所最终表达的都是他什么事也没做,是完全的否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他一点水果没吃”和“他没吃一点水果。”所表达的都是他什么水果都没吃的意思。通过以上这两个例子,可见数量短语位于动词之前和位于动词之后对句意没有丝毫的影响。
这两组例子都是完全否定结构“主语+数量成分+没+动词”和不完全否定结构“主语+没+动词+数量成分”,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发生呢?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在这两组例子当中,“主语+没+动词”这一部分都是完全一样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数量成分是不一样的。“一点、一件”等表示的是最小数量成分,而“三天、两顿、两天、两节”则表示的是一般数量成分。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得出:在否定句中,数量成分在动词前表示的是完全否定,数量成分在动词之后表示的是不完全否定,但是当数量成分为最小时,二者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再进一步解释就是,在甲比乙重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可以举起甲,那么根据常理我们经过推断可以得出他也可以举起乙。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白了学术界对于这种语言现象给出了一个专门的学术用语—全量肯定否定规律,之前不解的地方运用全量肯定否定规律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全量肯定否定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对一个极大量的肯定就意味着对全量的肯定,对一个最小量的否定就意味着对全量的否定。例如:“他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就等于“他在比赛中击败了所有人。”和“他在比赛中得了最后一名。”等于“他在比赛中输给了所有人。”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例如:“他一字不识”就是说它所有的字都不认识,相当于“他不识一字”。“一个字”这是一个最小的数量成分,否定这个最小的数量成分,就相当于是否定了全部,因此无论怎样变换形式,数量成分位于动词之前还是动词之后,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相反,由于“三天、两顿、两天、两节”这几个所表示的是一般数量成分,所以当数量成分位于动词之前或是动词之后,就会出现表示完全否定和不完全否定这两种情况。如:“他一块钱都不给家里寄。”就等于“他不给家里寄一块钱。”任何一个结论的成立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成立来作为基础的,对于所推导出的这个结论,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否定句当中。今后无论研究任何语言问题,都应该时刻谨记语言是特定时代和社会的产物,研究任何语言问题都应该放到特定的语境中来研究,多举一些例子反复论证。
在生活中有很多未知的语言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学习一些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更要对语言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898.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1991.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M].中华书局,19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