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河,有太多的话题、太多词汇了:奔流不息,泥沙淤积,关中平原,黄河九曲……数都数不过来!在此,笔者借着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此后被带动的“诗词热”,向广大朋友们推荐一本好书:《黄河万里行——旅游古体诗五百首》。
作者姜宝昌教授系山东大学博导,他此前的《墨经训释》一书,与赫赫有名的《孔子家语通解》都属于齐鲁书社出版的“齐鲁文化经典文库”。
这次的《黄河万里行》收录513首诗作,作者将学者视角更换为诗人视角,记录下诗人沿万里黄河东下的行迹。除四川以外,沿途各省都单独成章,青、秦、晋、豫各60首,宁、甘、蒙各70首,鲁63首;而具体到每一省,诗人都是把最直观的地理鸟瞰置于首篇,然后将各省历史文化进行总括(唯甘肃历史通览有两首),随后是各处名胜的纪游抒怀。历史战场、宝刹名寺尽被囊括,草原生活、考古遗址浮现眼前,因而当读者掩卷沉思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仿佛也刚从黄河源头一路走来一样。用诗人的话说,这本诗作其实就是“游觀之后对广大读者呈上的一份诗报告”。的确,诗人通过这一实践,向人们阐释了2017年很流行的一句话:“人生不只有梦想,还有诗和远方。”
在这里,笔者与大家一起分享两首诗人佳作。
《阳关怀古》:“即穿时隧迹前汉,大漠抗敌置郡关。三面斥候匈奴骑,八方风沙戈壁滩。王维劝酒辞僚友,岑参领事过营盘。可怜宋元已废弃,惟遗烽燧伴远峦。”
《拜谒颜真卿墓忆事》:“一代名宿擅文武,汤泉千载护冥庐。北依邙山呼匡李,南面洛水看灭胡。悲怆祭侄真君子,慷慨赴死大丈夫。鲁郡开国公魂在,臣仪书法洵双殊。”
有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其一,写黄河的游记,为什么要选古体诗?其二,写古体诗,为什么要选择黄河行?笔者——相信也是作者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黄河和古体诗的共性是“源远流长”。从李白欢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寄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刘禹锡高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往前追溯,《诗经》中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魏武曾挥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往后搜罗,有元好问“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直到气势恢弘的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可以这样讲:一条黄河,承载了半部中国诗词的历史;而中国的诗词,也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这也就是这本书最引人注目、最有价值所在。
黄河万里游,毕竟东流去,九曲十八弯,华夏文明久。
作者简介:王皓淼,籍贯:山东济南,单位:齐鲁书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