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利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画风》一课,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富有情趣。教学《画风》一文,我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我力求把阅读与创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与思维的再创作,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能力,达到读写的统一,并进一步获得美的享受。
一、细读课文,品读创意
阅读教学中,我抓住重点:“风是怎么画出来的?”采用導学方式,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读一读,动笔圈一圈,从哪儿可以看出风?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引导学生回答时,我采用填空的方式:“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不一样,为什么都画出了风呢?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风?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有关词句。
2.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赵小艺画风
(1)第一次画风
出示句子: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宋涛提出画风,陈丹觉得很为难,想不出该怎么画!赵小艺最爱动脑筋了,一下子想到了画风的方法!如果你是赵小艺,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带上你的心情来读读。
读着读着,那么你们是从哪儿读明白了赵小艺是在画风呢?为什么她画旗子飘动就是风了呢?(板书:飘)
哦!光画一面旗子是感受不到风的,飘着的旗子,才让我们感受到有风在吹!谁再来读读这句子?
是啊!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练说句式:
风把( )吹( ),
风藏在( )。
(2)第二次画风
赵小艺真的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除了飘动的旗帜,瞧!她又想出一个办法了!真是开心啊!
出示句子: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指名读)
从朗读中,你们发现了吗?找到了吗?风藏在哪儿了?(板书:转)
终于找到风了,风藏在呼呼转的风车里。再请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大家风在哪儿!
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赵小艺画的风车。谁能来说说?
风把( )吹( ),
风藏在( )。
◆陈丹画风
出示句子: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陈丹刚才还在为画风而犯愁呢,现在在赵小艺的启发下,也想到了画风的方法。这时候,她很高兴!是啊,谁来读读陈丹说的话。
她的画也画得那么棒!刚才几位小朋友都读得很棒!那么你们是从哪儿读明白了陈丹是在画风呢?
你们看,老师也来模仿陈丹画风(老师画了几棵直直的小树)。是这样画吗?那谁能告诉我,我哪里画得不对?请你们再去读读陈丹画风的句子,从句子中找出依据哦!(板书:弯)
弯弯的,这多美啊!谁再来读读?
现在你明白陈丹要把小树画成弯弯的原因了吗?(是风把小树吹弯了呀)
我们一起用朗读告诉老师该怎么画,好吗?(生齐读。老师重新画弯弯的小树)
现在,你们就是这画上的小树,起立!请你们读读这句子,适当的时候可要做做动作哦!
出示句式:
风把( )吹( ),
风藏在( )。
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拓展:风还把什么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什么中。
◆宋涛画风
出示句子: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指名读)小朋友,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有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风呢?
宋涛画雨丝,他自己是怎么想的?引读宋涛的话。他是多么细心观察啊!多么会动脑筋的孩子啊!你想怎样来读这一段呢?
你们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谁能说说?
出示句式:
风把( )吹( ),
风藏在( )。
3.课堂小结,化文为诗
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自己编了一首小诗了,大家看看,如果让你给这首诗取个题目的话,你会取个什么题目呀?(可加题目:《起风了》)
我觉得如果把“风来了”放在每一句的开头,读起来更动听一点了。我们试试看,请大家一起读读看。
起风了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动了,
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
风来了,
风把风车吹转了,
风藏在呼呼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
风把小树吹弯了,
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
风把雨丝吹斜了,
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二、读说结合,内化语言
在学完全文的基础上,我安排了说话的训练。我先引导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说说自己将怎样画风,引发孩子之间的思维碰撞。最后让学生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将怎样画风,惊喜于孩子诗一般的语言如火山喷发。要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就必须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并且要在语文课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尽量省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多背、多练。只要我们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上下功夫,就一定会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的学生也就一定会学有所成。
1.激趣引入,调动思维
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画画,那你们想不想来和这三个小朋友比一比,也来画画风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让你当小画家,你打算怎么画风?
(放音乐,赏美图)听!春天的风儿向你们吹拂过来了。在风中呀,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它在高高的天空中,白云、小鸟、风筝;在清澈的小河边,垂柳、桃花;在碧绿的农村,小草、炊烟;它还在小朋友的身上,在家中的阳台上,在我们的教室里。
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
2.发挥想象,学做诗人
用“风来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风来了
风把( )吹( ),
风藏在( )。
总结表扬:小朋友真厉害!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你们动脑筋,学知识,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真棒!
3.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风看不见,摸不着,可是,课文中的小朋友把它画出来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也通过想象,编成了一句句诗意的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喜欢朗读,可以找到有关的文章有感情地朗读;如果喜欢画画,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声音、气味等;如果喜欢写诗,写一首与声音、气味等有关的诗;如果喜欢游戏,就去生活中倾听各种声音,去细闻各种气味……
请欣赏部分小朋友在课堂上的发言吧:
风来了,
风把树叶吹落了,
风藏在飘落的树叶里。
(宋俊炜)
风来了,
风把海浪吹翻了,
风藏在翻滚的海浪里。
(吴益帆)
风来了,
风把蒲公英的种子吹散了,
风藏在旅行的蒲公英里。
(冯晏溶)
风来了,
风把柳枝吹摇了,
风藏在舞动的柳枝里。
(范思睿)
风来了,
风把湖面吹皱了,
风藏在一条条波纹里。
(刘文双)
风来了,
风把皮球吹跑了,
风藏在滚动的圆球里。
(余文健)
风来了,
风把小草吹弯了,
风藏在扭动着身子的小草里。
(张俊成)
风来了,
风把调皮的云吹跑了,
风藏在飘动的云朵中。
(刘依诺)
风来了,
风把电线吹动了,
风藏在摇来摇去的电线里。
(佘启帆)
风来了,
风把花儿吹笑了,
风藏在点头的花朵里。
(吴益帆)
风来了,
风把小姑娘的辫子吹飘了,
风藏在小姑娘摇摆的辫子里。
(曾雅玲)
风来了,
风把小朋友吹冷了,
风藏在小朋友冻红的小脸上。
(罗铁森)
风来了,
风把农民伯伯的汗水吹干了,
風藏在农民伯伯的笑脸上。
(余文健)
风来了,
风把破旧的房屋吹倒了,
风藏在倒塌的房屋里。
(黄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