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是互联网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法宝

2017-08-04 13:15邹绍清
中国德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网民培育价值观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青少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价值观的形成深深地打上了网络这一“胎记”。为此,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定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否则就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对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我们必须正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青少年网民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由于网络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内容生动有趣,所以90后、00后、10后几乎都是网民。据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为30.4%,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为20.1%,10岁以下儿童占比正在增加。另据《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达到2.87亿,占青少年总人口的85.3%,远远高于我国整体网民互联网的普及率。可见,我们必须正视青少年这一庞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交友都离不开互联网,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深受网络的影响。

其二,互联网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最大变量”。当下,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新空间,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如何抢占互联网的高地,把握青少年网络学习、生活、交流的主阵地,占领青少年价值观培育的新高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西方一直将思想特别活跃的青少年看作是争夺党心民心“软战争”较量的重点,这对我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互联网现在已经成为“最大变量”,如果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失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动权,失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高点。所以,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是当下青少年工作最为严峻的挑战,如果广大的教师、家长不能及时跟进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不能有“新的制胜武器”,就难以占据主动。

其三,网络是一个影响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复杂环境。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兴媒体、各种终端APP的开发和运用越来越快速和便捷,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顺利获取各种新闻资讯,还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学习、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但是,在我们身边,不乏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心理障碍、人格分裂、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不乏有青少年因为不当的网恋、网贷,导致自杀或他杀;也不乏有青少年在网上涉黄、涉毒、涉赌,这些都说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影响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毒素”。因此,必须加以正视和引领,给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加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培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本身产生了海量数据。利用特定的算法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规律和趋势,是大数据技术的价值所在。大数据技术为解决现代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良好的契机。为此,我们应该根据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思维和手段,促进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其一,迎接大数据新曙光,发掘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蓝海”。大数据被誉为信息时代的“蓝海”“未来社会的石油”“赢得新世纪的曙光”。美、日、英等国近年来纷纷推出大数据国家战略,以期掌握未来国际竞争制胜的“杀手锏”。我国对此也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大数据国家战略,这就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为此,要将大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以增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效。

其二,树立大数据的新思维,开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思路。要树立大數据思维,从整体上动态跟踪和研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改变过去零星研究的状态。大数据思维是一种整体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是以数据收集、跟踪、预测为一体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众所周知,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落实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学习、网络学习、网络娱乐和网络消费等,而这些活动或环节都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数据,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数据流,包括按照时间先后形成的时间流数据、按照空间延展形成的空间流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准确反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痕迹和状况。因此,要把握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状况,就要学会大数据的思维,学会用数据说话。

其三,运用大数据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让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插上科学的翅膀。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和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种技术和方法已经开始运用到教育、医疗和预防犯罪等领域。美国已经率先在预防犯罪、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我国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方面正在起步,虽然在数据搜集、数据融合、数据分析等方面面临诸多难题,但随着我国大数据战略计划的推进,一些核心技术难题必将能够逐步突破。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发展的整体状况,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让青少年真正成长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和接班人。

【邹绍清,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网民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