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摘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其中把绿色发展理念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初中是人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00后初中生,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们更应该关注科学发展,利用学科优势,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环保意识;00后初中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0005401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很多知识与环保有关,如光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核污染等,不少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一次次触目惊心的教训启迪我们,环保教育是广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具备相应的环保知识与技能。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悟,望同仁多多指教。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几个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言传身教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如不随地乱扔垃圾,实验的废旧品要分类回收,鼓励学生践行低碳行动等。如在“声音的特性”教学中,探究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上课前我会让学生将门窗全部关上,防止噪音影响校园秩序。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讲解环保知识,传授科学知识。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电路初探,电路设计”教学中用到的小灯泡,而在相关的实验教学中,小灯泡经常会烧坏,导线会弄断,很多教师会把这些坏灯泡、废导线扔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演说,甚至辩论怎样处理坏灯泡、废导线,才是最环保的。小灯泡的金属部分加热时电阻会明显改变,是很好的热敏材料,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提供了免费的“材料”。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灵动个体,引领他们体验环保的乐趣,把课堂变成学生环保意识、习惯养成的沃土。
2.在实验设计和教学中灌输意识,层层内化
实验是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乐于操作,兴趣极大。例如在学习光学内容时,光给了我们照明和能量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光污染,提示学生激光灯不能对着人眼。在做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实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等,分组实验中造成很多浪费。如果在操作时将蜡烛换成LED灯,这样即节能又能让资源重复利用,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亮度、颜色可调节,实验效果好。
3.在课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多尝试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内容比较新颖,活动的方式更为开放,学习的手段更新鲜刺激。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如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教学中,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如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风能发电机、回力“魔罐”、瓶中喷泉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实践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物理教学内容,使物理教学活动更完备。
总之,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有意识地渗透,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环保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特约编辑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