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08-02 08:52刘萍
东方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学会传统

刘萍

小学语文课是我国优良文明的最好传播基地,语文课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本人历年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可以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二、在诵读经典诗文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诗文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由简入繁地诵读经典内容。低段学生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三、从诗词寓意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

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再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條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四、在教材中对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长城,山东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在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节日、风俗等许多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查找、搜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也激励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五、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我国四大发明……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教育学生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还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总体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因此,作为语文来时必须利用语文课堂这个阵地,在小学阶段就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力度,在学生幼小的心里埋下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认真地研究,把她与教学、生活相融合,达到永久地弘扬和传承的目的,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学会传统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学会分享
少年力斗传统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