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华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说话、回答问题时口齿不清,语句不连贯的情况,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个体,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
关键词:平等 民主 表达 自由
一张小嘴嗫嚅着想回答又说不来,一个问题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语言表达中时常出现一些“嗯”“这个”“那个”的口头禅……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常常出现。那么,教师是急躁地打断,还是给学生一些动脑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呢?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过程,答疑解惑是一种“句号式”的教学,即学生没有问题了,教学就结束了。尤其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急于听到学生正确的回答,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就会急于打断学生的回答,取而代之的是换成绩好一点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得到所谓的“正确回答”。这样的教学完全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表达的自由,更谈不上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大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束缚,把自由还给学生,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在自由表达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潜能。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倡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索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索求新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实现语言系统的构建、运用与表达。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蚁国英雄》这一课时,学生初读故事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故事脉络。有位学生说:“故事的结果就是最后,蚂蚁获救了。”当时,听着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蚂蚁抱成一团,迅速突围,最后获救了。但就在我进行总结时,听到两位学生不约而同地嘀咕道:“怎么能说是获救呢?获救是别人来救蚂蚁,而这里是蚂蚁自己救自己,应该说‘自救比较恰当吧。”顿时,笔者感觉这两位学生说得太对了,他们的表述更精准、更贴切。笔者马上引领学生比较“获救”与“自救”两个词语的区别。事实上,从学生头头是道的理由、娓娓而来的表述,笔者发现正是学生质疑的声音唤醒了全班学生的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那么,像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质疑,教师是不是应该积极鼓励呢?
二、允许插话
当课堂上教师正饶有兴趣地授课,学生突然插话,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有的教师就会一脸严肃或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是上课,不要乱说,有问题我们下课再讨论。”其实,课上插话的学生往往都是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所以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插话,打断教师的教学。而这个“不由自主”恰恰就是学生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插话,并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一课时,有的学生自言自语道:“这课文真有意思,你们看第三小节里老人点了点头说的话,怎么只有前引号,却没有后引号呢?更奇怪的是,第四、五、六自然段里面都是这样的,而到了第七自然段才有后引号。”经这位学生这么一说,很多学生也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立马投向笔者,希望笔者能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此时,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讨论、交流,得出他们满意的答案,即使答案不正确,但笔者的目的是让他们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让他们明白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向教师求救,也不要一味地迷信教师,一定要自己独立进行思考,主动进行探究。于是,笔者提示学生:“同学们,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则故事,是一则关于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你们读一读课文,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有什么不一样呢?”细心的学生就会再次阅读课文,仔细思考。果然,有的学生发现了,课文同样是故事,但是这个天鹅的故事是由斯杰潘老人讲述的,而《三顾茅庐》《祁黄羊》等故事都是直接叙述的。还有的学生发现,因为斯杰潘老人讲述的故事包含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所以故事要分自然段,但是故事又没有结束,所以四、五、六自然段只有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到第七小节故事结束时候才加上了后引号。笔者觉得学生的分析很有道理,于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巩固学生的认识。那么,学生偶尔、随意地插话,不正是课堂精彩纷呈的好资源吗?
三、鼓励争论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比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而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争论,足够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观点,再适时地指导他们争议,教会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用上“我认为……”“我觉得……”这类友好、平等的语言,会使学生兴趣高涨,精神振奋,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笔者总结课文,深化明理后,学生领悟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乌鸦喜欢听好话,上了狐狸的当。这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乌鸦怎么样?”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这只乌鸦太笨了,对狐狸说的那些好话,不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就相信了,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叼来的肉被狐狸给骗走了。”这时,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觉得乌鸦很笨,以前我们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那里面的乌鸦不是很聪明吗?我觉得乌鸦只不过是喜欢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喜欢听好话是它的一个缺点,人都有缺点,何况它只是一只乌鸦呢。”此时,全班学生激烈地争论着,课堂气氛热闹非凡。笔者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争论,认真倾听每一方的辩词,然后对他们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本节课的深刻道理。
四、可以标新
没有标新,就没有创造。别林斯基说:“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是作为一个对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自由,绝不仅仅是重复教师的思想,重现教师的思维,而应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认识,哪怕这些认知幼稚可笑或者漏洞百出。
五、允许失言
学生思考问题没有成人思考的那么全面,但学生肯想、愿意说,这是他们的天性和优势。虽然他们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张冠李戴的情况,或者一句话说了一半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还会挠耳朵、摸鼻子地做思考状,有的学生甚至会把问题回答地莫名其妙、漏洞百出。面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为学生着想,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幼稚可笑、漏洞百出,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把想要说的话讲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维,才能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活跃思维,提升意识。教师千万不能强行打断学生的思考,否则就把学生肯想、愿意说的天性和富有創造性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了。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当一名智慧型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