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竞冉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是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与作用而存在的,诸如文学的形象性,音乐的旋律性,舞蹈的形体性等等。同理,新闻摄影艺术的特征在于它的瞬间性,即瞬间捕捉,瞬间记录,瞬间传递,从而使它成为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体系,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尤其是在读图时代,它更成了一种典型瞬间,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活鱼。那么,这种瞬间性其艺术价值就新闻传播而言表现在哪里呢?
一、新闻摄影艺术以瞬间产生震撼
就其与新闻摄影艺术相近的影视艺术、绘画艺术相较,它以瞬间捕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最强烈,最震撼人心的。其原因在于它总是抓住那些最富个性、最有典型性的人、物、景的一瞬加以定格,予以再现并构成新闻画面。故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也最为突出,最有说服力。在那一瞬间,它似乎凸现了该事物的所有灵秀与本质,所有的鲜活与灵动,并采用最显著的即刻状态表现出来,因而它才具有了一种特殊感人的力量。这种感人的力量表現在:通过瞬间捕捉到的现实生活中人、景、物的形象,是零时差,最鲜嫩,栩栩如生,具有辐射感、张力感,撞击感,而震撼感也由此而生。像一束礼花,当它在夜空中开放到最明亮时,才是最灿烂的。而新闻摄影艺术就恰恰是捕捉住了那最灿烂时的一瞬。而震撼感也便在这一瞬间中油然而生。而那活鱼也更加跳跃翻腾了。如《萨缪尔?贝克特头像》(见《诗歌月报》2004年第10期封面) ,贝克特是著名世界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作者,此人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帧头像摄影作者在瞬间抓住了这位作家像秃鹫一样犀利的眼神、似原野一样沟壑分明的脸庞、棱角分明的鼻子和嘴唇、褶皱刀刻般的前额以及他那钢丝般的头发,从而刻画了他饱经风霜、遭受磨难,能洞穿一切的心灵世界,给人一种极强的震撼感。在论及文学的典型形象时,恩格斯主张必须是独特的“这一个”,亦即“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各个文学形象,各具特点,不能雷同。例如,贾宝玉和拉斯蒂涅不同,林黛玉与沙恭达罗也不一样。唯其这种不一样,才造就了文学画廊上各种不同的文学形象,并各自闪光。在新闻摄影中,这一瞬所具有的意义,与文学中的“这一个”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同样是抓面部表情的“一瞬”,《大山里的孩子王》与《贝克特》头像,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突现的是“企盼”,后者突现的是“洞察”,都是震撼,但内容不同。这正说明了此瞬间,又绝不同于彼瞬间。这种不同,是各个活鱼的不同表现,而其震撼性也因此而充分显露出来。
二、新闻摄影艺术以瞬间突现真实
任何艺术都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构成艺术真实的。或换言之,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二者不可或缺。在表现这两种真实方面,新闻摄影艺术更具其长 ,甚至是其他类艺术门类所远远不具备的。这是因为除新闻的时效性与觉性原则之外,其新闻摄影艺术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景、物,同时又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选择,精心构图等等艺术要素,并特别注意那千金难买的“一瞬”而拍摄下来的。于是它也才形成了新闻报道的佳品,而绝不是随便照照所能构成的。这样一来,新闻摄影艺术在取材与艺术化的过程中两种真实也就自然孕育其中了,前者提供了生活真实,后者造就了艺术真实,二者合一而形成了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新闻摄影的这种真实,还比一般的摄影表现得更为鲜明。因为新闻是易碎品,为保护这易碎品,新闻摄影则更加注重其真实。如《天安门上的欢笑》(作者陈勃,选自《中国摄影家》。转见《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封二),这幅新闻作品摄于1950年5月1日。可想而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第二年的“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沈钧儒、李济深等开国领袖们正在面对下面游行庆祝节日的群众展颜微笑,而且笑得那么喜悦开心,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纯真自然,毫无做作。尤其是居画面正中的毛泽东主席,他笑得更为开心,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笑出的声音。这正表现了我们国家开国之初,政通人和,上下和美,万众一心,欣欣向荣的兴旺发达气象。看后令人感到欢欣鼓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国人上下同心同德建设新生活的那种旺盛之情与喜悦胸怀。众所周知,作为人的表情,笑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也是稍纵即逝的。但同时它又是必须发自内心的,是心情和精神状态的自然流露。作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瞬间,其实也就真实表现了当时国人的情怀,这种捕捉真是再妙不过了。
三、新闻摄影艺术以瞬间记录永恒
瞬间是极其短暂的,但无尽的时间长河却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某个瞬间也就既定格了过去,又留住了现在,更展现了未来。一句话,瞬间记录了永恒,成就一种永远的存在。而新闻摄影艺术正是突出这方面意义的佼佼者,也是其他同类艺术所不能替代的。在这方面著名新闻摄影作者沙飞的《保卫国土 保卫家乡》(作者沙飞,选自《中国摄影报》,转见《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封四)是作得非常出色的。这幅作品所刻画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同时又表现出中华民族面对强敌的沉着勇毅,以及必胜的信心。画面居中是一位肩背行李,手握长枪的年轻战士,他脚下蓬草丛生,暗示我们处境的艰难。战士背向人们。他面前的白云汹涌腾起,隐喻着战火纷飞,大敌当前,气势汹汹。尤其是云头高过头顶,说明了敌人的强大和给我们造成的压力之巨大。但战士英勇不屈,傲然持枪面对。这种情境正是当时全中国人民对待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抗击精神的极好写照。此虽为“一瞬”,但它却永存史册,万古辉煌。今天,抗击法西斯战争虽过去七十多年,但这“一瞬”却永存人们心中。于是,由于新闻摄影善于运用“一瞬”的艺术,那么,其永恒的意义也便凝铸在这“一瞬”之中了。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