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浅谈民生新闻演变

2017-08-02 09:34李健宏
活力 2017年5期
关键词:选题民生变化

李健宏

电视民生新闻从其诞生到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前后不到十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新闻类型,也正是这样快速的发展,让民生新闻的变化轨迹,更显得清晰而有规律性。本文以黑龙江省创办最早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夜航》为例,以它的发展历程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变化。

创建于1999年的《新闻夜航》节目,是中国开办的最早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一,当时在黑龙江卫视播出,那时,省级卫视还没有民生新闻,但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都已经如日中天了,夜航向这两位老大哥学习和借鉴了很多,也很快就有了“黑龙江的焦点访谈”之称,这也是当时很多民生新闻的起步模式——学习《焦点访谈》,以监督报道起家,迅速得到百姓认可。

一、报道内容的变化

我记得2002年,我大学毕业那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么真切的冲突:一名拖欠工资的老板,面对前来讨薪的农民工,几个巴掌扇了上去,连踢带骂,把工人赶进了寒风里。巧合的是,这篇报道,后来成了我参加电视台招考的一道论述题。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这样冲突激烈的讨薪类型报道,一直占据着每年春节前的一两个月中节目的重要时段。可是现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不可能有了,不是拍不到,而是很少存在。因为这几年,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越来越完善的法规制度,比如审批项目时必须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签订农民工劳动合同等等。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样的题材,现在采制的新闻是另外一个样子:公安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执行回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乐呵呵的农民工们捧着一沓沓人民币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十几年间,我觉得这就是民生新闻的重要变化之一——报道内容的变化,曾经不可调和的矛盾,曾经的对立关系,被日渐完善的制度所取代。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不作为、不完善、不科学等等,都在改善着,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着。

二、选题标准的变化

在经历了最初的风光和百姓的拍手称赞后,很多民生新闻进入了瓶颈期,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不像早些年那么集中和激烈了,能监督到的,只剩下了跑冒滴漏,能成为突发事件的,只有火灾和车祸,于是,出现了很多漏水记者、马葫芦记者、车祸记者等等。在社会、在业界,也有人提出,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已经成了民生新闻的代名词。观众看着觉得不过瘾、没意思,政府也觉得可有可无,助不上什么力,有些实力不强的、转变不够快的民生新闻就死在了这个时候。那段时间,《新闻夜航》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同质化节目的竞争越来越大,观众的满意度有所下降,选题的标准越来越不明确。于是,节目重新探讨了到底什么是民生:民生的民,不用说了,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了,民生的生,被分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生活,生活里的大事小事;第二层意思是生命,讲的是情,第三层意思是生存,它说的是理,道理的理。选题也确定了“三有”标准,有用、有趣、有情。夜航曾经的一位制片人提出过“花篮工具箱”的理论:早期的夜航是一把匕首,见血封喉、一招毙命,后来发展出了鲜花,代表表扬,再后来鲜花分为了多种多样,不同的花语代表着不同的感情,匕首也变成了工具箱,多出了钳子、镊子、扳手等等。一句话,观众需要什么,节目就给出什么。这其实就是民生新闻变化的第二个方面——选题标准的变化,从选题生活化到公共化。

三、多样性变化

民生新闻走在今天,其实又对民生有了新的注解,那就是大民生,国计民生。曾經的理论认为,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是反义词,民生新闻是给老百姓看的,时政新闻是给领导看的。其实不然,老百姓最关心的正是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到底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经济的发展变化,落到实处是什么样的,新闻怎么好看,他们该如何发声。于是,民生新闻再次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这次的变化不再单一,而是多样性的。这一次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四个“动起来”。

第一动是互动——借势新媒体实现互动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7.1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以前说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现在甚至可以夸张地说,互联网成了生活。新媒体年轻化、传播快、受众广、互动强、易回看等特点被广泛接受,传统媒体受冲击是必然的,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用全媒体、融媒体的思维去做节目,去做影响力成了新的命题。

第二动是活动——主题性策划与活动结合

从前的民生新闻往往因为视角的局限,更多关注于平面化、微观的社会民生,这也就把民生新闻做小了,这几年,《新闻夜航》也一直在回归新闻本位的道路上重新树立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的大民生视角,提升节目品质,将报道与活动结合,让报道更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如将年度推广活动《夜航社区行》与系列报道《走读黑龙江》相结合,实现“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效果,让健康理念和绿色体验融入百姓生活中去,同时也在保证活动有内容、有品质的基础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到兼顾。

第三是联动——部门合作联动改进监督方法

监督报道可以说是民生新闻的一把双刃的利剑,使用不当伤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实现合理化、科学化的监督必须加强记者战线建设,实现媒体与监管部门的联动效应。

第四个动是生动——贴近百姓加强服务意识

新闻的权威不是冰冷生硬的,需要有趣的价值和生动表现。《新闻夜航》节目的新板块——《周三试验田》,定位就是在新闻的框架内做生动有用的新闻。它将新闻的热度、调查的深度、实验的生动性和生活的服务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内容上由社会热点+新闻调查+实验现场+生活服务四个部分组成,以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为线索,以有料、有趣、有用为新闻选题标准,增强了信息的有用性和服务性,受众更容易接受。

最后,民生新闻虽然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以民为本”。我们所关注和所服务的对象,始终是人民大众,民生新闻的变化,也是随着百姓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说到底,最核心的关注内容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变化走向。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选题民生变化
新年刊
这五年的变化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选题有误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