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开20年

2017-08-02 15:04
人民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香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一天,香港重回祖国怀抱。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

蟬联23年“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质量、社会法治、贪腐控制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之前,特别是法治水平的提升最为引人瞩目,香港在全球的排名从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比不少西方大国排名都要靠前。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表示,在各个世界机构评定中,香港法治表现都是名列前茅的,司法独立在全球约140个司法管辖中排名第四。这足以说明特区的法治情况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基本法维护了香港中外经济交融、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色,香港始终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连续多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

在相关机构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香港自1995年起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在12项评估因素中,香港在其中8项取得90分或以上,在“财政健康”“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更获评世界首位。司法制度优质、社会风气廉洁、监管制度高效以及市场开放也获得好评。

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年均增长3.2%。专家认为,香港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每年保持3%以上GDP增速表现非常不错。尤其是在人均GDP指标上,香港仍处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前列。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

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

回归20年来,香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区域金融中心和转口贸易港,变成物流管理中心,又逐渐发展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

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达248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集资中心之首。与此同时,香港不仅仍是内地最大的外商投资直接来源地和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还日益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

为国家助力提升香港国际金融地位写下最新注脚的是,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广为期待的“债券通”近日也获批,将连通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业界认为,“债券通”是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会进一步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事实上,回归20年来,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保持不变,其特殊作用更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产生新内涵。

香港资深评论员纪硕鸣表示,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是内地与世界联络的最佳平台,是内地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内地也是香港产业转移以及产业发展的腹地。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香港的国际化地位更加凸显,有利于引领、协助内地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香港未来发展可期

回归以来,借助“一国两制”优势,香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企业选择在港设立机构。对此,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感触颇深。“20年来比较多的模式是,许多中国的企业先到香港,通过香港进入全球,因为这有人才优势,有制度保障,有金融实力。国外许多公司开始也是先在香港设立远东亚太的总部,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尤其是回归以后,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金融支持,还是开放上的支持,所以许多境外企业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就觉得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

目前,内地已经是香港第二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而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内地企业首要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及国际融资中心。

香港海产大王、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称,随着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自己的生意发展得越发快速,不仅投资地区从珠三角经济带延伸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营范围也从原来的海产品拓展到房地产、金融、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我们以前是海产品公司,在香港来讲,做得还算是可以的了,人家叫我海产大王。可是在回归以后,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我们可以上,金融也可以,传媒文化、科技等等,我们都有很多的机遇,不光是一个行业,全国全片都可以投资合作,给我们非常大的一个机遇。”

经济发展为香港积攒了雄厚的“家底”,特区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施政方针,努力为香港市民谋福祉。目前,政府的经常开支超过一半投放在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和公共房屋上。而未来,除了让香港市民能够安居乐业,为青年人提供各展所长的机会也是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特别是在鼓励科技创新和发展创意产业方面。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介绍说:“第一是硬件,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硬件,现在香港有一个科学园,我们与深圳签署了一个协议,打造另外一个港深创新科技园区,现在我们本身已有的科学园也在扩建。另外我们有几个以前传统的工业圈,也要活化,配合现在创新科技发展的土地需求。第二是人才,希望本地培养,也要吸引更多海外、海内的人才到香港来,需要税务等支持。第三是教育,必须从小孩子做起,小孩子在学校学的时候要更多创意和掌握科技的能力。当然,财政的配合还是重要的。”

猜你喜欢
香港
“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香港故宫
香港妇联访京团到访全国妇联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香港